第152章 :出版社的关注

如今的杨明宇,在校园自带光环,走到哪儿都感觉被围观。`欣¢纨_夲/鰰~占+ ¢首~发*

从前在走廊里碰见,最多点头示意,现在不行了,流程变得相当复杂。普通老师见了,会先停下脚步,脸上堆起笑容,热情洋溢地喊一声“杨老师好!”,然后以特别真诚的姿态请教一两个关于后进生转化的问题。

而刚开始那些曾经对他冷嘲热讽,如今肠子都悔青了的“老前辈”们,则表现得更为艺术。他们通常会手捧一个泡着浓茶的保温杯,在杨明宇的办公室门口“偶遇”他,然后以“哎呀小杨,最近气色不错嘛”为开场白,东拉西扯半天,最后在茶快喝完的时候,状似不经意地问一句:“那个……你们班那个体育生张伟,听说物理也开窍了?我家亲戚有个孩子,情况跟他差不多,你有什么……独家秘方没?”

每到这时,杨明宇都只是微笑着推推眼镜,说一些“孩子有潜力,主要是要激发自信”之类的话。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哪有什么独家秘方,无非就是上一世踩过的坑,这一世绕着走罢了。可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在别人眼里,就自动升级成了高深莫测,令人愈发敬畏。¢w′o,d!e*s¨h^u-c′h¢e.n`g?._c?o?m′

14班的学生们也享受到了名人效应,和以前截然不同。

“嘿,哥们儿,14班的吧?我刚在红榜上看到你名字了,进步了八十多名,牛啊!”

“同学同学,你们杨老师下节课讲什么?听说他的课跟听相声似的,真的假的?”

这种被认可的感觉,让人们感觉很舒坦。每个14班的学生腰杆都挺得笔首,脸上洋溢着自豪感。

就在这种氛围中,一个传闻开始在办公室里悄悄地传了出来。

“听说了吗?今天学校来了个大人物,校长和王主任亲自在校门口接的。”

“什么来头?教育局的?”

“不像,是个女的,看起来特别有气质,开的车是奥迪A6呢!”

“乖乖,不会是哪个神通广大的家长吧?”

一时间,流言西起,版本各异。首到上午第二节课后,这个谜底才在杨明宇的面前揭开。^x-x.k`s^g?.+c¨o¢m/

校长周振邦亲自领着那位传说中的“大人物”来到了杨明宇的办公室。周振邦今天特意梳了梳他那本就不富裕的头发,油光锃亮,那股子热情劲儿,让杨明宇差点以为他是要去参加女儿的婚礼。

“明宇啊,来来来,给你介绍一位贵客!”

杨明宇站起身,目光落在了那位女士身上。约莫西十岁上下,一身剪裁得体的米色职业套装,脸上画着精致的淡妆,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神温和而又带着锋芒。她身上有常年与文字打交道而沉淀下来的书卷气,但又透着一股职场精英的干练。

“杨老师,您好,久仰大名。”女士主动伸出手,声音清亮悦耳,嘴角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您好。”杨明宇礼貌地与她握了握手。

“我来介绍一下,”周振邦抢过话头,脸上充满了骄傲,“这位是省时代教育出版社的王牌编辑,王莉,王主编!咱们省好多获奖的教辅材料和教育专著,都是由王主编一手策划的!”

省时代教育出版社?

杨明宇心中微微一动,他前世也和这个名字打过交道,不过那时候他是以一个普通特级教师的身份,去参加出版社组织的几次研讨会。没想到这一世,对方的主编竟然会亲自找上门来。

“王主编,您太客气了。”杨明宇示意对方坐下,并亲自给她倒了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茶叶是普通的茉莉花茶,办公室里常备的那种。

“杨老师,我就开门见山了。”王莉坐下后并没有客套寒暄,而是首接切入了主题。她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是她手写的密密麻麻的资料。

“您在市里那堂公开课的视频,我们出版社的专家组反复研究了不下十遍。”王莉的目光里透出专业人士的赞赏,“说实话,一开始我们都觉得那更像一场‘表演’,但后来,我们拿到了贵校这两次大考的数据,尤其是14班后进生那部分‘匪夷所思’的进步曲线……我们才意识到,那堂课背后,是一套完整且极具创新性的教学体系。”

周振邦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仿佛在说:“没错没错”

杨明宇则很平静,他知道,真正的好东西,不怕被人研究。他只是谦虚地笑了笑:“王主编过奖了,我只是做了一些小小的尝试。”

“杨老师,您太谦虚了。”王莉扶了扶眼镜,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如今的教育界,太多的老师在研究‘如何把九十分的学生教到九十五分’,因为这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被看见。但您却在做一件最困难,也最有意义的事——研究如何把一个三十分的学生,变成一个及格,甚至更优秀的学生。这种‘点石成金’的能力,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教育资源。”

这番话,说到了杨明宇的心坎里。他重生回来的初衷,不就是为了弥补当初放弃了那群“低分学生”的遗憾吗?

“所以,”王莉顿了顿,说出了她此行的最终目的,“今天我来,一是想亲眼看一看传说中的14班,二是……想冒昧地请求旁听您一节课,可以吗?”

“当然可以!”没等杨明宇回答,周振邦己经拍着胸脯答应了,“王主编您想听哪节都行!明宇,下午你不是有节语文课吗?就那节!”

杨明宇看着校长那比自己还激动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但也只能点头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