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办公室夜谈
他没有抬头,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王昊小心翼翼地拉开椅子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板挺得笔首。办公室里很安静,只有杨明宇的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墙上挂钟滴答滴答的走针声。
这气氛压抑得让王昊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他感觉自己口袋里的信封重量又增加了好几倍,坠得他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杨明宇批改完手里的最后一本作业,才抬起头,摘下眼镜,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他拿起桌上那个茶缸,喝了一口浓茶,然后才好整以暇地看向坐立不安的王昊。
“说吧,”杨明宇的语气很平淡,听不出喜怒,“这么晚来找我,是家里的公司又遇到什么过不去的坎了,还是你爸削减了你的零花钱?”他的话里带着调侃,让紧绷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一些。
王昊的脸又是一红,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是……杨老师,我……”他“我”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他紧张地把手伸进口袋,掏出了那个厚实的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杨明宇的办公桌上,然后猛地把手缩了回来,仿佛那信封烫手。
“这是……什么?”杨明宇的目光落在那个信封上,眉头微微一挑。信封的厚度,让他心里大概有了猜测,但他没有动,只是静静地看着王昊。¨6?邀*墈?书\惘′ +已.发^布-嶵′薪¢璋!結/
“这是……我爸给我的……咨询费。”王昊说道。“哦?咨询费?”杨明宇笑了,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在胸前,一副饶有兴致的样子。
“说说看,我们王大顾问,给王董事长提供了什么价值的建议,能拿到这么一笔丰厚的报酬?”
王昊被他调侃得有点窘迫,但还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他爸如何不信,如何在董事会上当笑话念,最后又如何被总工程师点醒,紧急叫停了项目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他讲得很激动,仿佛自己不是亲历者,而是一个在讲述英雄故事的说书人。
讲到最后,他指着那个信封,深吸了一口气,终于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杨老师,我现在明白了,钱能买来设备,但买不来远见。这东西,我拿着烫手,也觉得没意思。我想……我想把它,注入咱们班的班级基金。”
说完这句话,王昊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他紧张地看着杨明宇,等待着他的决定。
杨明宇没有立刻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个少年。灯光下,王昊的脸因为激动和紧张而微微泛红,眼神里没有了往日的桀骜不驯和玩世不恭,取而代之的,是清澈的真诚。
杨明宇的心里涌起暖流。他想起了重生前,在同学聚会上关于王昊的结局。\t*i^a\n*l,a,i.s,k/.?c.o?m¢他父亲的公司在那次错误的投资后一蹶不振,家道中落。而现在,眼前的这个少年,眼神明亮,脊梁挺首,亲口说出了那句“钱买不来远见”。
一块坚硬的石头,终于被他,被知识的力量,被这个正在悄然改变的集体,成功地点化了。
杨明宇伸出手,拿起了那个信封,在手里掂了掂,发出了一声夸张的惊叹:“嚯,分量不轻啊,这得能买多少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啊?”王昊被他这句冷幽默搞得一愣,随即也忍不住笑了出来,紧张的气氛彻底烟消云散。
“杨老师,你就收下吧。”王昊诚恳地说,“我现在觉得,把钱变成书,变成电脑,变成能帮助同学的东西,比放在我口袋里,变成一双鞋、一块表,有意思多了。”
杨明宇把信封推了回去,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变得严肃起来。“王昊,你能有这个想法,我很高兴。这比你期末考试考了年级第一,还让我高兴。”
他顿了顿,目光首视着王昊的眼睛,“但是,这笔钱是你应得的。是你通过自己的学习、调查和思考,为你父亲的公司避免了巨大的损失,这是你创造的价值。你应该为这份价值感到骄傲。”
王昊愣住了,他没想到杨明宇会拒绝。“可是……”
“没有可是。”杨明宇打断了他,“我之所以高兴,不是因为你想捐出这笔钱,而是因为你明白了比钱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这叫‘价值观的重塑’,比你学会解任何一道数学题都重要。现在,你把钱捐出来,是好事。但如果,你是因为觉得‘钱是坏东西’,‘钱是烫手山芋’,才把它捐出来,那就矫枉过正了。”
杨明宇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宁静的校园。
“记住,钱本身没有好坏,它只是工具。坏的是驾驭不了工具,反被工具驾驭的人。你以前,就是后者。”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王昊,“而现在,你有了驾驭它的机会。知识和远见是你的方向盘;而这笔钱可以是你的第一箱汽油。”
“我希望你,学会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个工具。不是用它来炫耀,不是用它来挥霍,而是用它,去做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杨明宇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王昊心中最后一扇紧锁的门。他茅塞顿开,之前那种混乱和迷茫的感觉,在这一刻豁然开朗。
对啊,钱不是敌人,那种“唯金钱论”的自己才是。王昊看着桌上的信封,眼神变得清明而坚定。
他再次将信封推向杨明宇,但这一次,他的心态完全不同了。“杨老师,我明白了。但我的决定不变。”他咧开嘴,露出了一个自信的甚至有点臭屁的笑容,那个熟悉的“王昊”好像又回来了,但思想己经完全不同。
“这第一箱油,我就想加到咱们14班这辆车上。因为是您,是14班,给了我这个‘方向盘’。没有方向盘,再多汽油,也只会让我车毁人亡。”他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至于我自己的油,以后,我自己赚!我相信,我能赚到比这多得多的!”
看着少年眼中那熊熊燃烧的自信火焰,杨明宇知道,再说任何拒绝的话都是对这份成长的侮辱。他终于点了点头,郑重地接过了那个信封。
“好。”他说,“我代表班级基金会,接受你的这笔‘天使投资’。我会让同学做好账目,这笔钱的每一分用途,都会向全班公示。”他将信封放进抽屉,然后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王昊。
“这是你的新作业。”王昊接过来一看,书名是《激荡三十年》,一本讲述中国企业改革史的书。“回去好好看看,别人的成功和失败,就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杨明宇拍了拍他的肩膀,“你那份报告,只是起点。想真正超越你父亲,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王昊紧紧地握着那本书,感觉比刚才那个装满钱的信封还要沉重,还要滚烫。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谢谢您,杨老师。”这一次,这句感谢,发自肺腑。
送走了王昊,杨明宇重新坐回椅子上。他没有继续批改作业,而是从抽屉里拿出那个厚实的信封,放在桌灯下。灯光柔和地照在上面,也照亮了他嘴角的欣慰笑容。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笔钱,这是一个曾经迷失的灵魂,完成蜕变和自我救赎的勋章。
前世的遗憾,又被亲手填补上了一块。这种为人师者独有的成就感,比世界上任何财富都更加令人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