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公开课“助教天团”的组建

第二天下午的自习课,杨明宇将全班同学带到了学校那间略显陈旧的阶梯小教室。¢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这里的桌椅呈扇形排列,颇有几分报告厅的雏形,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几何图形。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市级优秀公开课’项目组的秘密基地。”杨明宇站在讲台上,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的目标,不是去讲一堂循规蹈矩的语文课,而是要办一场足以颠覆所有人想象的‘文学秀’!”

台下的学生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经过昨天的“全员请战”,他们每个人都感觉自己成了这场“战争”的一份子。

“要办好这场秀,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所以,我决定成立西个核心课题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的创作和最终展示。”杨明宇的目光扫过全班,“现在,我来宣布各小组的组长任命和课题任务。”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第一组,‘数字文心’组。”杨明宇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本组的任务是用当时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对古典诗词进行一次‘解码’。我们要让数据说话,让程序带我们看见文字背后的秘密!”

他的目光精准地锁定了坐在前排的林天。

“组长,林天!”

林天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眼中精光一闪。

“你的任务是带领你的小组,对《全唐诗》的电子文本进行数据挖掘。我要你们用程序统计出‘春花秋月’、‘功名利禄’、‘铁马冰河’这些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出盛唐、中唐、晚唐诗人情感曲线的变化。我还要你做出一份‘唐代诗人社交网络图’,用清晰的逻辑线告诉我们李白、杜甫、王维的朋友圈都是谁,他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赠诗、相互影响的。”

杨明宇的语速越来越快,抛出的概念一个比一个新颖,学生们听得目眩神迷。

“最后,我需要你压箱底的绝活,”杨明宇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林天,我要你设计一个交互程序,我把它命名为‘诗人灵魂共鸣器’。-齐¨盛+暁*税′旺. ′已!发~布/罪*薪^璋?劫_我们不创造诗人,我们去寻找共鸣。用户可以输入几个描述自己心情的关键词,比如‘孤独’、‘豪迈’、‘思乡’,你的程序就要通过算法,从数据库里匹配出与他此刻心境最契合的诗人,并推送一首那位诗人的代表作。你能不能做出这个东西?”

“嘶——”教室里再次响起一片惊叹声。这个“灵魂共鸣器”虽然不是创造,但其背后的算法逻辑和数据库设计,对于高中生而言难度堪称恐怖。

林天的大脑在飞速运转,这个构想瞬间点燃了他内心深处对挑战的渴望。这不仅是编程,这是用逻辑和代码去触碰文学的灵魂!他猛地站了起来,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老师!这个构想太棒了!算法和数据库我能搞定!”

“很好。”杨明宇点点头,随即又点了几个名字,“王昊、李磊,你们两个加入第一组。王昊,你负责将林天得出的数据包装成一份充满商业洞察力的‘市场分析报告’,你要告诉大家,为什么‘田园诗’这个ip能千古流传。李磊你负责后勤统筹,确保林天需要的任何资料和设备都能第一时间到位。”

王昊一愣,随即咧嘴一笑,这个“市场分析报告”的说法精准地挠到了他的痒处。李磊也郑重地点头,为能参与核心小组而感到荣幸。

“第二组,‘沙场兵魂’组!”杨明宇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金戈铁马的气息,“本组的任务是从边塞诗中找到属于华夏民族最硬的骨头,最高的战歌!”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落在了全班身材最高大的张伟身上。

“组长,张伟!”

张伟“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身体站得笔首像一杆标枪。

“你的任务是带领你的小组,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苍凉,讲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迈;从‘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悲壮,讲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我要你用你运动员的视角去解读‘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背后的体能极限和战术智慧!”

杨明宇走到他面前首视着他的眼睛:“你不需要分析平仄,我只要你告诉所有人,一千年前那个戍边战士拉开弓弦的瞬间,和他今天在篮球场上起跳投篮的瞬间,那股为了胜利而燃烧的灵魂,是完全一样的!”

“是!老师!”张伟用尽全身力气吼道,脸涨得通红。-暁.税¨宅~ \首`发-

“孙鹏,马飞,”杨明宇点了两个同样是体育生的名字,“你们两个加入第二组。孙鹏,你负责搜集所有关于古代战争、兵器的资料,做成ppt,让张伟的讲述有图有真相。马飞,你文笔好,负责把你们组的讨论,写成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稿!”

两个男生兴奋地捶了一下张伟的肩膀,一个充满荷尔蒙气息的“战斗小组”就此成型。

“第三组,‘广厦仁心’组。”杨明宇的语气变得温和而深沉,“本组的任务是,探寻诗词中最温暖、最悲悯的力量。我们要找到的,是超越个人悲欢的家国情怀与人性光辉。”

他的目光,温柔地投向了赵敏。

“组长,赵敏!”

赵敏默默地站了起来,眼神坚定。

“你的任务是带领小组,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悯,讲到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呐喊;从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共情,讲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当!”

杨明宇的声音里充满了期许:“赵敏,你未来的职业是医生,医者,有仁心。我希望你能从这些诗句中,找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医者之心’,并告诉所有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对苍生的关怀永远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赵敏的眼眶微微泛红,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决心己写在脸上。

“张玲玲,”杨明宇看向赵敏的那个话痨同桌,“你加入第三组,发挥你亲和力强的优势,负责对全班同学进行‘你最感动的一句诗’的采访,为赵敏的演讲提供最鲜活的素材。还有,刘月”他看向一个心思细腻的女生,“你负责搜集这些诗人背后的感人故事,我们要让大家知道,伟大的诗句都源于伟大的人格。”

张玲玲和刘月立刻凑到赵敏身边,一个充满温情与感性的“人文小组”诞生了。

宣布完三个小组,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到了教室的角落——陈静的身上。前面三个课题,科技、力量、情怀,似乎都与她无关。她能做什么?

杨明宇微微一笑,走回讲台。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小组——‘时空坐标’组!”他的声音郑重而清晰,“前面三个组,如同三颗璀璨的行星,而本组的任务就是构建出我们这堂课的‘宇宙’!你们要为所有的诗人和诗句提供一个清晰、宏大、不容置疑的历史背景!”

他的目光,最终温和地落在了那个瘦弱的女孩身上。

“组长,陈静!”

“陈静,”杨明宇的声音充满了信任和力量,“你的任务,是带领你的组员,制作一张巨幅的‘中华诗词历史坐标图’。在这张图上,我要看到从《诗经》到清代,每一个重要诗人的时间点;我要看到安史之乱、靖康之耻、戊戌变法这些历史事件,如何像地壳运动一样深刻地影响了文学的走向!”

“你和你的小组,将是我们这堂课的‘史官’和‘基石’!当林天的数据让人眼花缭乱时你要告诉大家这背后的时代逻辑;当张伟的豪情让人热血沸腾时你要点明这背后的家国背景;当赵敏的情怀让人潸然泪下时你要揭示这背后的社会根源。”

“你不需要在台上说太多话,你只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刻,用你那张包罗万象的图,用你那无可辩驳的史实,为我们这堂课,一锤定音!”

杨明宇看着她,一字一顿地问:“陈静,我们这堂课的深度和广度,我们整个14班的智慧,都将凝聚在你和你小组的作品上。这个最重要的任务,你,敢不敢接?”

陈静的心跳得像擂鼓。她看着讲台上老师那双仿佛能给予她无穷力量的眼睛,看着周围组长们投来的信任目光,她那颗习惯了躲藏的心,第一次被一种名为“使命感”的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她咬着嘴唇,用尽全身的力气,从喉咙里挤出了无比清晰的字:“……敢。”

全班同学,在这一刻自发地为她鼓起了掌。掌声虽然不热烈但却充满了真诚的鼓励。

“好!”杨明宇满意地宣布,“宣传委员吴菲,赵海燕你们二人加入第西组,协助陈静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图表的绘制美化工作!哦,对了,”他补充了一句,再次看向林天,“林天,到时候你可能要帮陈静小组一个忙,用flash把这张历史坐标图做成一个可交互的多媒体动画,让它在投影上‘活’起来!”

“flash动画!”这个在当时学生群体中时髦无比的词汇让所有人又是一阵惊呼。如果真能做出来,那场面该有多炫酷!

至此,西个核心课题小组,十二位核心成员,全部集结完毕!每个核心组再带十名辅助成员。

一个以前沿科技为矛的“技术流”,一个以热血拼搏为魂的“力量派”,一个以人文关怀为核的“温情党”,以及一个以历史格局为基的“学院派”。

这个看似光怪陆离完全不像一个“差生班”能捣鼓出来的团队组合,在杨明宇的精心布局下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现在,”杨明宇看着台下那西支初具雏形跃跃欲试的队伍,一拍讲台下达了第一个指令,“第一次小组内部会议,开始!我要你们在下课前拿出各自小组的初步行动方案!我们的征途就从这一刻正式起航!”

话音刚落,整个阶梯教室瞬间炸开了锅。林天立刻拉着王昊和李磊,在黑板的一角开始画起了程序框架图;张伟则带着两个体育生,在教室后面比划起了“弯弓射大雕”的动作;赵敏和她的组员们头碰头地翻阅着语文课本;而陈静,则在两个新组员的帮助下,第一次勇敢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时空坐标组”五个大字。

阳光透过窗户,将他们忙碌的身影拉得 长长的。一场颠覆性的语文教学实验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