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决战的考场
期中考试,正式拉开帷幕。
与上次月考时那种混乱且紧张甚至有些绝望的气氛截然不同,今天的高一(14)班,弥漫着一种近乎悲壮的肃穆。他们没有像其他班级那样聚在一起大声地对答案、互相打气,而是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做着最后的复习。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前所未有的专注。
这不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这是一场战争。一场为了洗刷“学渣”污名、为了回应老师的信任、为了证明自己的尊严之战。
“好了,同学们,距离考试还有20分钟,最后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不要出现遗漏,想上厕所的抓紧先上个厕所,然后准备进考场了。”
杨明宇的声音打破了教室的宁静。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仿佛即将开始的只是一场随堂测验。但他越是平静,学生们的心就越是安定。杨明宇的主心骨作用发挥得特别的好。
学生们陆陆续续地站起来,走向被分配到不同考场的命运之地。
经过杨明宇身边时,林天与他对视一眼,眼神如刀,充满了昂扬的战意。赵敏则微微颔首,步履坚定。张伟更是挺起了胸膛,像一个即将踏上战场的士兵。
当所有学生都离开后,杨明宇并没有回办公室。他缓步走上空无一人的讲台,目光扫过那些被主人暂时遗弃的课桌。有的桌上刻着稚嫩的座右铭,有的桌角贴着偶像的贴纸,有的桌肚里塞满了零食……这里承载着一群少年人最真实最鲜活的青春。
“孩子们,”他轻声自语,声音里带着只有自己能听懂的期盼,“去吧,去给所有看轻你们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第一考场。尖子生云集之地。
林天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正好打在他身上。他闭着眼睛,深呼吸,将杨明宇讲过的所有关键知识点在脑海中如电影般过了一遍。昨晚杨老师那句“你们己经赢了”,像一剂强效镇定剂,让他此刻心如止水。
“发卷!”
监考老师一声令下,印着油墨臭气的试卷被分发下来。
林天拿到试卷,没有立刻动笔。他快速地将整张卷子浏览了一遍,眉头微微一挑。
果然,和杨老师预测的一样,这次的语文卷,古诗文默写和文言文阅读的难度都拔高了一个档次。那几首看似偏僻的送别诗,杨老师前两天才带着他们逐字逐句地分析过意象和情感。
他拿起笔,不再有任何犹豫。
“沙沙沙……”
笔尖在卷面上流淌,留下一个个清晰而自信的字迹。默写题,一字不差;阅读题,引经据典,分析得丝丝入扣。作文题目是你认为谁是英雄?,许多学生都在写历史伟人或时代楷模,而林天的大脑里,却清晰地浮现出杨明宇站在讲台上,掷地有声地说出“我的学生,没有一个是废物”的场景。
他文思泉涌,下笔如飞。
坐在他斜后方的,正是上次在14班门口挑衅的那个尖子班优等生。他看到林天几乎没有停顿的答题速度,心中不禁冷笑:‘装模作样,肯定是碰到不会的乱写,看你能得意多久。’
然而,当考试进行到一半,他卡在一道文言文翻译题上苦思冥想时,却瞥见林天己经开始从容地检查前面的答卷。那一刻,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第一次爬上了这位优等生的心头。/卡?卡~小^税?惘` ?已_发?布`最_辛\蟑-踕_
第十五考场。中等生与后进生的交汇处。
体育生张伟正襟危坐,后背挺得像一杆标枪。他盯着眼前的英语试卷,感觉像在看天书。冷汗,从他的额角渗出。
但他没有放弃。他想起了杨明宇教给他的“肌肉记忆法”,想起了自己在操场上一边做俯卧撑一边嘶吼着背诵单词的傻样,想起了杨老师在门口对他说的“加油”。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跳过了完全看不懂的阅读理解,首接翻到后面的任务型写作。当他看到题目要求写一封关于“如何保持健康”的建议信时,眼睛猛地一亮。
这个他会!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give some advi how to keep fit…”
他开始笨拙地拼凑着句子。虽然语法错误百出,单词也用得极其简单,但他写得异常认真。他把他从杨老师那里听来的“运动科学”知识,用自己蹩脚的英语,一点点地表达出来——“you should do sports three times a week.” “dooo much junk food.” “sleeping well is also important.”
写完之后,他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万米长跑,浑身都被汗水湿透了,但心里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他第一次,不是在试卷上胡乱涂鸦,而是真正地、努力地完成了“答题”这件事。他知道,自己的分数可能依旧很难看,但他没有再交白卷。
这就是他的胜利。
第五考场。
赵敏提前半小时,就答完了生物试卷。
试卷的难度确实比月考时大了很多,最后一道遗传学大题,更是绕了好几个弯,显然是为了拉开顶尖学生的差距。
但赵敏在看到这道题时,嘴角却微微上扬。
因为这道题所考验的核心知识点——基因的连锁与互换,正是她前不久拿着那本大学教材去请教杨老师时,杨老师特意给她“加餐”讲解过的内容。当时杨老师说:“高中的知识点到此为止,但如果你想走得更远,就必须理解它在大学里更深层的应用……”
那些“超纲”的知识,此刻成为了她手中最锋利的剑。
她冷静地检查着每一道题,手指划过卷面,稳定而有力。她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拿到新工作录用通知时那张喜悦的脸,浮现出母亲日益好转的气色,浮现出杨老师递给她那本《基础解剖学图谱》时鼓励的眼神。
所有的后顾之忧都己扫除,所有的奋斗目标都己明确。
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以赴?
她将成为继林天之后,14班的第二匹黑马。不,她要做的,是和林天并驾齐驱的领头羊!
第二十考场。这里是全校基础最差的学生聚集地。
王昊烦躁地转着笔。
大部分题目他都不会。这种无力感,让他又想起了那个晚自习被林天“一语点醒”的瞬间。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引以为傲的“钞能力”,在这些黑白分明的知识壁垒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他叹了口气,正准备像往常一样,随便填几个选择题就趴下睡觉。
但就在他即将放弃的瞬间,他的目光,落在了黑板上方的班级标语上——“高一(8)班”。
他的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另一块黑板,上面写着——“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你们,己经赢了。”
王昊的心,猛地一颤。
他想起了杨老师。想起了那个看似温和、却能一语道破他父亲公司危机的神秘男人。想起了他将自己的“作弊”行为,巧妙地转化为“为班级做贡献”的高超手段。想起了他为班级设立基金,让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一种莫名的滚烫情绪,从心底升起。
‘不能就这么算了!’
他重新拿起笔,翻回到试卷的第一页。他看不懂难题,但他认识单词。他不会做完形填空,但他可以从头到尾,把自己认识的、确定会的题目,一道一道地做出来。
“abandon”,放弃,这个我会。
“apple”,苹果,这个我也会。
……
他就像一个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努力地,将自己能捡到的每一枚贝壳,都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篮子里。
过程虽然艰辛,得分也许寥靡,但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分数,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
当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王昊放下笔,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他看着自己那张虽然填得满满当当、却可能没几分对的试卷,第一次没有感到羞耻,反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走出考场,阳光灿烂得有些刺眼。
14班的学生们,从各个考场里汇集而来。他们或许神情疲惫,或许表情凝重,但每一个人的眼神里,都闪烁着战斗之后独有的光芒。
他们不知道自己能考多少分,不知道能否战胜尖子班。
但他们知道,这一战,他们拼尽了全力。
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