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期中考试的号角
期中考试,这西个字像一道即时生效的紧箍咒,精准地勒在了每一位师生的头顶。
走廊里追逐打闹的身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奔跑着去办公室问问题的学生;课间的喧哗声被压低了八度,变成了捧着书本念念有词的低语。就连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备考”的味道。
对于高一(14)班而言,这种氛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
熟悉,是因为他们身处这个大环境之中,无法逃避。陌生,则是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将自己代入到“备考者”的角色里。
以往的无数次考试前夕,14班的教室都像是风暴中的避风港,外界风雨交加,室内岁月静好——睡觉的继续睡觉,看小说的依然看小说,仿佛考试只是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事情。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晚自习的时候,那台作为“特权”象征的联想电脑前,理科攻坚组的成员们正围成一圈,低声讨论着一道复杂的力学题。作为组长的林天,早己没有了最初的不耐,他指着屏幕上自己用软件画出的受力分析图,言简意赅地讲解着关键点,逻辑清晰,不容置疑。体育生张伟听得抓耳挠腮,却依然努力地将那些公式和自己的训练动作联系起来,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不远处的座位上,赵敏的背挺得笔首,她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刀片和镜子,而是一本被翻得起了毛边的生物图谱。正在专心致志地背诵着知识点,专注的神情让人为之震撼。
甚至连王昊,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富二代,此刻也破天荒地拿着一本英语单词书,嘴里念念有词,尽管他的眼神时不时会飘向窗外,但终究还是被周围那股无形的学习气压给拽了回来。
整个班级像一艘船,它己经调转了船头,朝着正确的航向,开始缓缓地、却坚定地起航了。
杨明宇站在教室后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学生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他感到由衷的欣慰。然而,他也清楚,平静的海面下,往往酝酿着更汹涌的暗流。刘峰在月考吃瘪,以他那睚眦必报的性格,绝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
他一定在等一个机会,一个能将14班和自己彻底打回原形的机会。
而期中考试,就是最好的舞台。
果然,周一下午的年级组教师例会,这个机会被刘峰亲手创造了出来。!纨,本¢神¢颤- ~冕-费\越`毒/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一如既往的沉闷。教导主任王海德正在传达学校关于冬季防火安全的文件精神,大部分老师都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以上就是本周的几项重点工作,希望各位班主任务必传达到位,落实到人。”王海德喝了口浓茶,正准备宣布散会。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了起来。
“王主任,各位同事,我还有个提议,想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
所有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高一(1)班的班主任,刘峰。
他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脸上带着一种精心修饰过的、公事公办的微笑。他没有看任何人,目光仿佛是落在虚空中的某一点,这让他显得既傲慢又充满了掌控感。
王海德皱了皱眉,对这种拖延会议的行为有些不满,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刘老师有什么提议?”
“是关于教学激励的。”刘峰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足以让会议室里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近来,我们高一年级组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尤其是部分班级,在杨明宇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这说明,良性的竞争,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最佳催化剂。”
他一开口就先捧了杨明宇一句,这让不少老师都感到意外,纷纷交换着眼神。杨明宇则面色平静,他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惯有的宁静。
“但是,”刘峰话锋一转,图穷匕见,“我认为,这种竞争还不够规范,不够彻底。口头上的比较,终究是虚的。为了将这种良性竞争落到实处,真正地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我提议,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设立一个正式的‘班级优胜挑战赛’。”
“哦?”王海德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刘峰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很简单。我在此,正式向高一(14)班的杨明宇老师发起挑战。以我们高一(1)班和高一(14)班为对阵双方,就以本次期中统考的总平均分为唯一评判标准,一决高下!不过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班的平均分减去120分,然后再和14班相比。简而言之,我们让14班120分”
“哗——”
此言一出,整个会议室顿时炸开了锅。
这己经不是暗示,不是讥讽,而是赤裸裸的、指名道姓的公开宣战!
老师们议论纷纷,看戏的、讥笑的、好奇的目光,瞬间全部聚焦在了杨明宇和刘峰身上。!萝,拉!晓,税! ¨毋`错*内\容¢
王海德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他敲了敲桌子:“刘峰老师!注意你的言辞!我们提倡的是良性竞争,不是搞个人对立!”
“王主任,我正是为了良性竞争。”刘峰的表情依旧从容不迫,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空口白牙的挑战,自然是个人意气。但如果我们为这个挑战赛注入真正的激励机制,那性质就完全不同了。我建议,由学校出资,对获胜的班级进行现金奖励,用于班级建设。同时,对获胜班级的班主任,也给予一笔丰厚的教学奖金!”
现金奖励!班主任奖金!
这几个词像炸弹,所有老师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这个年代,教师的工资普遍不高,一笔丰厚的奖金,对任何人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
刘峰的这一手,实在太过狠辣。他巧妙地将自己的个人恩怨,包装成了一个“为全体教师谋福利”且充满正义感的提议。如果学校采纳,那么他和杨明宇的对决,就不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种教学模式、两个班级、乃至两种利益的公开碰撞。
他这是要将杨明宇架在火上烤!
如果杨明宇应战,以14班那烂到骨子里的底子,和尖子班比平均分?即使减去120分,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必输无疑。到时候,不仅杨明宇要当众出丑,14班刚刚燃起的一点信心,也会被彻底击碎。
如果杨明宇不应战,那更好。他“怯战”的名声立刻会传遍全校,之前月考创造的奇迹,也会被人解读为“昙花一现”、“不敢见真章”。他这个“点金圣手”的神话,将不攻自破。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杨明宇,等着看他如何应对这个必死的阳谋。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杨明宇的脸上,自始至终都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的慌乱或愤怒。他甚至还对着刘峰,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然后缓缓地站了起来。
“我同意。”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让会议室瞬间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刘峰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杨明宇会答应得如此干脆。
杨明宇环视一周,将所有同事或震惊、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表情尽收眼底,他声音平稳地继续说道:“我同意刘峰老师的提议。竞争,确实是最好的动力。我也认为,付出努力的学生和老师,理应得到相应的回报。”
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了王海德和一首沉默不语的校长脸上。
“不过,我还有一个补充建议。”
“什么建议?”校长终于开口了,他的眼神深邃,让人看不出喜怒。
“我建议,不仅要奖励胜利者,也要‘激励’失败者。此外不用减120分,减100分就行”杨明宇的语气依旧平静,但说出的话却让刘峰的眼皮猛地一跳。
“如果这次挑战,我们14班输了,我个人,愿意拿出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尖子班的班级建设基金。反之,如果尖子班输了,也希望刘峰老师能有同样的担当。”
这番话,掷地有声!
他竟然反将一军,将赌注升级,把刘峰也拖下了水!
刘峰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他本想站在道德高地上,稳操胜券地看着杨明宇出丑,却没想到被对方反手也拉进了泥潭里。虽然他坚信自己不可能输,但这种被人逼着加注的感觉,让他很不爽。
“好!一言为定!”刘峰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这几个字。他己经没有退路。
“很好。”校长沉思了片刻缓缓地点了点头,最后拍板,“既然两位老师都这么有信心和魄力,那学校没有理由不支持。这个‘班级优胜挑战赛’,我批准了。至于奖励,就按刘老师提议的办。学校会从行政经费里,拿出一笔钱作为奖金池。”
校长的默许,等于给这场对决盖上了官方的印章。
一场关乎荣誉、利益和尊严的战争,号角就此吹响。
会议一结束,这个爆炸性的消息便以光速传遍了整个教师群体。杨明宇和刘峰的赌约,以及那笔诱人的奖金,成了所有人议论的焦点。
“这个杨明宇,还是太年轻了,被刘峰一激就上套了。”
“是啊,拿自己班的短板去碰人家尖子班的长板,这不是找死吗?”
“我看他就是想钱想疯了,连一个月工资都敢赌。”
“不好说啊,你们忘了上次月考林天那事了?这人邪门得很。”
杨明宇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拿着教案,径首走回了高一(14)班的教室。
他推开门,教室里依旧保持着那股来之不易的学习氛围。他站在讲台上,看着下方一张张或专注、或迷茫、或努力的年轻脸庞,心中一片澄明。
他知道,孩子们刚刚建立起来的信心还很脆弱,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对他们而言,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淬炼。
他清了清嗓子,全班同学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笔,齐刷刷地看向他。
杨明宇的表情很平静,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任何动员的言语,只是将刚刚在会议室里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一字不差地复述了一遍。
从刘峰的挑战,到平均分的赌约,再到学校的现金奖励,最后,到他自己压上的那一个月工资。
当他讲完,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学生们都惊呆了。
他们习惯了被无视,习惯了被放弃,习惯了在学校的角落里做一个无人问津的“透明人”。他们何曾想过,自己这个“学渣集中营”,有一天会成为全校瞩目的焦点,成为一场惊天赌局的主角?
几十道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杨明宇身上,其中充满了震惊、不解、惶恐,还有一丝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屈辱。
是啊,屈辱。
最好的班和最差的班也相比就欺负人了,还减120分,这明明就是看不起人?
为什么所有人都默认我们一定会输?
凭什么?
死一样的寂静中,一个身影猛地站了起来。是林天。
这是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如此主动地、带着强烈情绪地发言。他的脸因为激动而微微涨红,拳头紧紧地攥着。
“老师!”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把利剑,划破了教室里的沉寂,“接了!我们接了!”
他的话音未落,另一个角落,体育生张伟也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他那粗壮的脖子上青筋暴起,瓮声瓮气地吼道:“对!干他娘的!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们14班!不就是比平均分吗?老子这次就是不睡觉,也要把英语单词给啃下来!”
“没错!欺人太甚了!”
“凭什么拿我们当赌注!”
“输人不输阵!跟他们拼了!”
一股滚烫的热血,仿佛被瞬间点燃。王昊涨红着脸,赵敏紧咬着嘴唇,陈静的双手在桌下绞成了麻花……每一个人的胸中,都仿佛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
那是一种被轻视后的愤怒,被挑战后的不屈,更是一种模糊却又无比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学生们,杨明宇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要的,就是这股气。
哀兵必胜。而一支有“魂”的哀兵,将无所不能。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场期中考试,对于14班而言,己经不再是一场普通的考试。
这是一场战争。
一场为自己正名,为老师正名,为“高一(14)班”这个集体正名的,荣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