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特权与责任
如果说,之前的学习动力还仅仅停留在“不能被嘲笑”的集体荣誉感层面,那么现在,它就变成了一个极具诱惑力并且与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的“私人奖励”。
放学铃声响起,教室里破天荒地没有在第一时间作鸟兽散。
十几个学生,主要是班里中下游的男生,竟然主动围到了“理科攻坚组”的桌子旁。他们不再是看热闹,而是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谄媚的热情。
“伟哥,伟哥,你跟林天关系好,帮我问问,怎么才能进步快点啊?”
“天哥,天哥,我数学选择题全是蒙的,有没有什么技巧啊?”
“那个……陈静同学,你的笔记能借我抄抄吗?我保证明天就还你!”
这幅景象,让林天、张伟和陈静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尤其是陈静,被几个高大的男生围在中间,吓得脸都白了,求助似的看向林天。
林天皱了皱眉,他天性不喜喧闹,更不习惯应付这种场面。他正要不耐烦地把人赶走,但话到嘴边,却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想起了父亲的信,想起了杨老师信任的眼神,想起了中午马超那张嚣张的脸。他知道,现在不是耍酷的时候。这些人,是14班的“底盘”,他们的分数多一分,班级的平均分就能往前挪一寸。
他深吸一口气,用依旧冷淡但不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对围上来的同学说道:“想进步,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比¨奇\中,蚊?王! /庚′歆*罪+全!今天晚自习,我把上次月考的数学卷子再讲一遍,愿意听的,就自己搬凳子过来。”
说完,他便不再理会众人,开始默默地收拾东西,准备和张伟一起,去办公室“迎接”他们的新装备。
这番话,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啊?还讲月考卷子啊?我都忘哪儿去了。”
“讲了也听不懂吧……”
但也有几个头脑活泛的学生,眼睛一亮,立刻跑回座位,翻箱倒柜地找起了那张早己被揉成一团的月考卷子。
另一边,杨明宇己经和林天、张伟一起,将那台宝贝电脑搬进了办公室,安放在他办公桌旁的一个空位上。
办公室里还有其他老师在,他们看着这师生三人小心翼翼、如同对待稀世珍宝般的模样,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不解。
当杨明宇亲自插上电源,按下开机键,伴随着一阵轻微的风扇声,那块15寸的Crt显示器上,经典的windows xp开机画面亮起时,张伟激动得差点叫出声来。
林天的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他的手指在崭新的键盘上空悬着,像是一位即将触摸圣物的朝圣者。
杨明宇没有急着让他们上手,而是拉过两把椅子,示意他们坐下。
“林天,”杨明宇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从今天起,这台电脑,交给你管理。但你记住,伴随这项‘特权’的,是更大的‘责任’。”
“责任?”林天抬起头,有些不解。
“对,责任。”杨明宇点了点桌面,“第一,你要负责它的日常维护,保证它能正常运行,不能因为你们使用不当而损坏。/6`妖`墈′书?罔? .首-发′第二,你要负责制定一个合理的使用计划,确保每个组员都能有上机操作的机会,而不是你一个人独占。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杨明宇的目光变得锐利,“你要保证,你们每一次开机,都是为了学习,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玩游戏或者聊天。”
他看着林天,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给了你信任,给了你特权,但如果你滥用它,我会毫不犹豫地收回。你,能做到吗?”
林天迎着杨明宇的目光,从那里面,他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郑重和期待。这不再是老师对学生的普通要求,更像是一种权力的交接和契约的签订。
他挺首了背脊,重重地点了点头:“杨老师,我能做到。”
“好。”杨明宇满意地笑了。他又转向张伟,“张伟,你负责监督。如果林天用这台电脑干了与学习无关的事,你要第一时间向我报告。这同样是你的责任。”
“啊?我监督他?”张伟指了指自己,又看了看林天,一脸的难以置信。让他这个“学渣”去监督“学神”,这……这太魔幻了。
“没错,就是你。”杨明宇的安排,自然有他的深意。他要用这种方式,建立起小组内部的制衡机制,同时也要赋予张伟这样的“后进生”一份责任感和归属感,让他明白,自己也是这个核心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安排好这一切,杨明宇便不再多管,留给他们自己探索的时间。
晚自习的铃声响起。
14班的教室里,出现了自开学以来最奇特的一幕。
在教室的右前方,以林天为中心,自发地形成了一个临时的“大课堂”。十几个学生搬着凳子,挤在一起,人手一张皱巴巴的数学卷。林天就坐在中间,用他那独特的、简洁到近乎粗暴的语言,从第一道选择题开始,剖析着题目背后的知识点。
“这道题,考的是集合,送分题。看不懂韦恩图的,自己去翻书第一章,我只讲一遍……”
而在教室的另一边,富二代王昊,正一脸不屑地看着那群“打了鸡血”的同学。
“切,装什么蒜啊。”他小声地对自己的同桌嘀咕道,“不就是一台破电脑吗?我家书房里那台,配置比这高多了,我都不稀得玩。为了这点东西,至于吗?”
他的同桌,一个瘦小的男生,附和着笑了笑,但眼神却忍不住地往那台电脑的方向瞟。
王昊的心里,其实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平静。
今天发生的一切,都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被边缘化的失落感。
曾几何时,他才是这个班级的中心。他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人,听他吹嘘他新买的限量版球鞋,听他讲述周末又去了哪个高档娱乐场所。他用金钱和物质,轻易地就能构筑起自己的优越感。
但现在,风向全变了。
班级的中心,变成了那个他曾经最看不起的“网瘾少年”林天。
同学们讨论的话题,从明星八卦、网络游戏,变成了他完全听不懂的“函数”、“力矩”。
大家追捧的,不再是他脚上的耐克,而是林天手上那台他眼中的“破电脑”。
他那套用金钱建立起来的价值观,第一次在这个小小的集体里,失灵了。
更让他感到烦躁的是,他发现自己好像插不上话了。他想凑过去,却发现自己连他们在讨论什么都听不懂。那种感觉,就像是一群人正在用一种他完全陌生的语言,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一个他被排除在外的秘密。
“有什么了不起的。”王昊把腿翘到桌子上,从书包里拿出一部最新的诺基亚音乐手机,插上耳机,把音量开到最大,试图用震耳的摇滚乐,来掩盖内心的那份烦躁和不安。
杨明宇站在教室后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他看着王昊那副玩世不恭、却又明显色厉内荏的模样,心中暗自点头。
很好,鱼儿己经开始感到不安了。
对于王昊这样的学生,简单的说教和激励是无效的。他什么都不缺,所以什么都无所谓。要攻克他,就必须先打碎他引以为傲的东西,让他产生“危机感”,让他意识到,有一种“财富”,是他用钱也买不到的。
现在,第一步己经完成了。
林天的崛起和班级氛围的改变,己经成功地动摇了王昊的“物质优越感”。
接下来,就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他亲身体会到“知识和远见”的价值,远在金钱之上的契机。
他记得很清楚,就在这个月底,王昊的父亲,那位在本市小有名气的房地产老板王建国,将会做出一个让他后来追悔莫及的投资决定。
一个足以让他公司元气大伤的决定。
杨明宇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深邃的笑容。
他知道,送给王昊父子的那份“大礼”,是时候开始准备了。而这份“大礼”的送出者,不能是自己这个老师。
必须是,王昊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