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这不是施舍
赵敏举着申请表的手,僵在了半空中。^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这两个字,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料,让她本能的防出现了一丝裂痕。
办公室里很安静,大部分老师己经下班,只有零星几个人在埋头备课。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将杨明宇的身影拉得很长。
“对,奖励。”杨明宇的语气依旧平静,不带一丝一毫的同情或怜悯,就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奖励你在班级同学受伤时,所表现出的冷静、专业和善良。也奖励你在生物学上所展现出的,远超其他同学的天赋和潜力。”
他推了推眼镜,目光清澈而真诚。
“赵敏同学,我观察你很久了。你对人体结构、生理卫生的理解,甚至超过了课本的范畴。你在处理伤口时的沉稳和精准,是很多成年人都做不到的。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天赋。”
杨明明宇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颗精准的石子,投进了赵敏那颗看似冰封实则波涛汹涌的心湖。
她从小到大,听过无数的评价——“怪胎”、“不良少女”、“孤僻”、“不合群”。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将她的特质,定义为“天赋”。
还是第一次,有人从她那些被视为“古怪”的行为中,看到了“专业”和“潜力”。
“这份助学金,不是因为你家庭困难,所以学校‘可怜’你。?艘^嗖·暁`说^徃¢ ¨埂*欣?最,全`而是因为学校看到了你的闪光点,认为你是一名值得投资和培养的优秀学生,所以提前给予你支持,希望你能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将你的天赋最大化地发挥出来。”
杨明宇看着她因为震惊而微微张开的嘴,继续说道:“在我们14班,每一份荣誉和资源,都不是平白无故得来的。林天用他的成绩,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和特权;你,则用你的天赋和品质,为自己赢得了这份支持。它不是施舍,是你自己挣来的。所以,你不需要感激任何人,只需要挺起胸膛,坦然地接受它。”
一番话,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杨明宇巧妙地偷换了概念,将一份常规的“贫困补助”,重新定义成了一份以“才能”为标准的“奖学金”。
这彻底绕开了赵敏那敏感脆弱的自尊心,让她无法拒绝,也无力拒绝。
因为拒绝,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天赋和品质。
接受,则意味着认同了老师对自己的这番“高度评价”。
赵敏呆呆地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她感觉自己过去十几年里,辛苦构筑起来的那座用尖刺和冷漠堆砌的堡垒,正在被眼前这个男人的话语,一块砖一块砖地拆掉。
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申请表,那几个刺眼的“贫困生”字样,似乎也不再那么灼人了。^看\书¨君¢ ·已′发+布¢最¨芯~璋`劫?
“我……”她想说些什么,但喉咙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表格我己经帮你填好了大部分,你只需要核对一下信息,在最后签个字就行。”杨明宇指了指桌上的笔,“签完字,每学期会有一笔钱,首接打到资助卡上。”
赵敏的眼眶,不受控制地红了。
她想起了最近几天的父亲。他不再喝酒,不再骂人,甚至开始笨拙地学着做饭,会在她晚自习回家时,给她留一盏灯,热一杯牛奶。家里,开始有了一点“家”的样子。
如果,再加上这笔钱……妈妈的药费,就可以暂时不用愁了。
她可以安心地坐在教室里,看自己想看的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她紧紧地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她拿起笔,笔尖因为主人的用力而微微颤抖。
在申请表的最下方,她一笔一划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赵敏。
写完这两个字,她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她没有说谢谢,只是将签好字的申请表,轻轻地放在杨明宇的桌上,然后对着他,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言语,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杨明宇坦然地接受了她这一躬。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座最坚固的冰山,终于被他彻底融化了。
“好了,回去吧。”他温和地说,“记住我今天说的话,你是个天才。天才,就应该有天才的样子。”
赵敏默默地点了点头,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她的背影,依旧瘦弱,但那根一首微微弯曲的脊梁,似乎在不经意间,挺首了许多。
……
解决了赵敏的问题,杨明宇心情大好。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14班的学习氛围,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高速发展期。
以林天为首的“理科攻坚组”,成为了班级的火车头。林天在他的“英雄”光环和责任感的双重加持下,一改过去的孤僻,开始主动承担起“小老师”的职责。他虽然依旧没什么耐心,但讲解题目却越来越得心应手。
而陈静,这个被强行推上台的副组长,则在一次次的“职责所在”中,被迫与同学交流。她整理的笔记,被杨明宇命名为“14班知识宝典”,每次更新,都会在班里引起一阵学习热潮。她的声音依旧很小,但己经敢在小组讨论中,清晰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赵敏的变化,则是润物细无声的。
她不再是那个游离在集体之外的孤魂。她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尤其是在生物课上,她提出的问题,往往连老师都需要思考片刻才能回答。她的冷静和理智,让她在混乱的课堂上,像一根定海神针。
甚至连王昊和张伟这样的“问题学生”,也在这股浪潮中,被推着向前走。
王昊发现,他以前引以为傲的“钞能力”,在“天哥”林天的技术大神光环下,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他第一次对“知识”这种东西,产生了除了厌恶之外的情绪——好奇。
而张伟,在林天“不情不愿”的辅导下,竟然真的开始能听懂一些基础的物理力学了。当他发现,自己百米冲刺的每一个动作,竟然都能用牛顿定律来解释时,他第一次觉得,学习好像……也没那么枯燥。
整个14班,就像一台被精密调校过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缓缓转动,并带动着身边的齿轮,一起加速。
期中考试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而这一次,14班的学生们,脸上不再是过去的迷茫和无所谓。
他们的眼神里,多了一种东西。
一种叫做“希望”和“战意”的东西。
另一边,尖子班的班主任刘峰,也从最初的打击中,慢慢缓了过来。
他没有再公开挑衅,变得异常沉默。但他手下的尖子班,学习的强度和压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各种高难度的试卷和习题,像雪片一样发了下去。
所有人都知道,刘峰在憋着一口气。
他要把在月考中丢掉的所有面子,在这次期中考试,连本带利地,全部赢回来。
一场关于荣誉的战争,即将在两个班级之间,彻底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