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你们会打卡吗?
水门被玖辛奈说服了,他大概比了一下他和长门的纸面数据,二人不分上下,加油啊,那路头!爸爸会帮你扫清一切障碍!
玖辛奈冲水门挑了挑眉,然后看向鸣人,鸣人也懵懂的看过来。
儿子,妈妈后半生能不能用上几十万两乃至几百万两一个的包包就看你的了。
“妈妈,你眼睛里进虫子了吗?”鸣人见玖辛奈眼睛一眨一眨的不解道。
玖辛奈无语的捂住额头,不过正是这样呆呆的鸣人才能引发她的斗志!事情变得有趣起来了!她跟水门直接跳过了追人,暧昧,直接谈起了恋爱,她在书上看了好多追人的方式都没用过呢。
“行啦行啦,鸣人你好好去看台上表演吧。”玖辛奈指了指台上,她心里已经有了计划,江湖人称三浪真言,浪漫,浪费,浪叫......
这一家人的小心思都被桌子上的九尾收入眼帘。
有意思!
他看看鸣人,在看看香磷,又看看纲旦。
不得不说,春晚很适合合家欢,过年时候一家人团圆的时候,一边打牌一边观看。
如果没有武打节目,那今晚真是他们过的最开心一个年,有专人给他们说唱、讲笑话、演小品、说故事、变魔术......
嗯!明年他们也要把自家村子的人送进春晚,输出自家的文化,悄悄弘扬自村的企业,给自村的企业打广子。
十二点的钟声准时敲响,伴随着烟花特效和春晚的谢幕,辞旧迎新,新的一年到来了。
大年初一。
弥彦一大早走完半藏叔和斑大爷两个长辈家里后,联系着长门一家跟水门一家中午吃顿饭。
他对水门是十分尊敬的。
弥彦跟水门相处后觉得,除他之外,任何人跟水门比都不够优秀。
对待感情专一,对待自己的村子永不背叛,做人也有他的原则。
弥彦有想过要不要对水门施以援手?不说让水门当木叶首富,晓里捞自由总得做到吧。
可十分有原则的水门得知后拒绝了,他说师兄弟之间不应该掺和利益,我们的友情应该是纯粹的。
他温柔,他讲道理,他善良......
弥彦真想哪天晚上带着大蛇丸给水门绑架,把水门性转算了,水门的性格简直是弥彦的“梦中情人”。
前世他老能看见有小说女主是性转佐助这个傲娇小美女,就没人性转水门吗?!
饭桌上,眼看着三个孩子从原来那小不点,到现在都有自己的想法,能够记事了,大人们聊起了未来。
玖辛奈幽怨的看着弥彦:“弥彦!你知道鸣人传停播对忍界某个天真无邪的美少女造成多大的伤害吗?!”
水门承受的伤害也不小,他关心问道:“我们之前遇见的鸣人后来怎么样了?他被晓组织抓去了吗?”
长门脸红的在边上闷头吃饭一声不吭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火影里的鸣人未来,弥彦清楚,未来第七代被木叶有史以来最大叛忍博人给.....
混蛋博人!!
之前遇见的鸣人,弥彦也不知道他现在是个啥样,他那天给鸣人留了不少东西来着,只要未来长门还有点人性,那他留的东西一定能派出用场。
“放心吧,水门,未来的鸣人一定能跟九尾达成和解,拥有九尾帮助的他一定能化险为夷。”
九尾太喜欢弥彦说话了,会说话就多说点。
弥彦同时也准备,有机会打通龙脉去大鸣人那看看,吓死带土,不,不用吓他,少年带土牵着琳亲一下就能给他酸死,心脏痛死。
孩子这边,香磷跟纲旦玩着同一个平板,两人聊的天鸣人一点都听不懂,什么是愤怒的小鸡?!
他们两个玩的是平板吗?!
鸣人实名羡慕。
在木叶,一群人也就在电视上看过平板,大部分家庭有个电视手机就够了,平板跟电脑这种奢侈品,也就火之国首都个别有钱人花重金买齐了。
现在好多买不起晓隐村彩电的,只能选择四国纯国产的大屁股电视,画质跟音质要多差就有多差,偶尔打开时候能看见雪花。
有几个大人会舍得日子不过给孩子买平板玩。
有人闲的蛋疼做过调查计算,是忍界各国一所家庭养一个孩子0~12岁平均花销。
火之国是102万两......岩隐村是94万两......砂隐村是73万两。
而晓隐村...是恐怖的244万两。
全因晓隐村一对夫妻每月家庭收入达到了惊人的3万5千两。
“那个,你们会打卡吗?”鸣人主动找着话题,就像当年的黑土。
“打卡?”纲旦偏过头,也是想到了他黑土姐。
听说黑土姐初来晓隐村的时候连感应水龙头都不会用,跟周围人一点话题都没有,是住了一年多才适应晓隐村生活来着。
“打卡?”香磷同样偏过头看鸣人。
“哈哈哈,在我们木叶打卡第二厉害的就是我得吧哟!”鸣人骄傲道。
“那第一呢?”x2
“萨...萨斯给。”鸣人说到第一就很头疼,一开始第一一直是他,佐助卡全被他赢回去后,他记得,那天佐助眼眶红着跑的,当时鸣人还内疚怎么给佐助打哭了呢,要不要第二天道个歉。
可第二天佐助回来打卡技术就全面上升,把他卡全赢了回去,所以绝对是有人教他怎么打卡!
“打卡那么幼稚的游戏我和香磷早就不玩了,鸣人,你要知道,我们已经三岁了。”纲旦语重心长的说道。
为什么纲旦说的话我一点听不懂?!据鸣人所知,现在很多木叶下忍都还在打卡呢。
爸爸那天晚上吃饭时候还说,有的指导上忍将什么抢铃铛考试改成了打卡,三个毕业生一人打一下,只要把上忍卡打翻就能成下忍,可其实只要三个下忍团结合作把上忍的卡一点一点打到有利地形,就算过关了。
酷爱打卡的他对此事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