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桀桀桀
回到知青点,王玲和黄英主动去了厨房忙活晚饭,顾从卿、李广和秦书则提着水桶回了房间,简单洗漱换衣服。
刚从地里回来,浑身都是汗味和土腥气,用凉水擦一把,才算驱散了些许疲惫。
秦书换好干净的粗布褂子,把毛巾搭在绳上,忍不住问道:“从卿,你是个有主意有本事的,接下来你打算咋办?
咱们总不能一直这么忍着,天天受这窝囊气吧?”
李广也凑过来,一脸恳切:“对啊,你心里肯定有谱吧?
我们都听你的,你说咋做,咱们就咋做。”
顾从卿拿起毛巾,慢悠悠地把脸上的水珠擦干,眼神里带着点冷意,却语气平静:“忍着?
那肯定不能一直忍着。
窝囊气谁爱受谁受,我可不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咱们得事出有名。
不然平白无故动手,到时候真打伤了、打残了,道理不在咱们这边,反倒落了口实,得不偿失。”
“打、打残?”秦书和李广听到这话,都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
秦书搓着手,有些犹豫:“咱们是该反抗,不能让人欺负到头上,但……但真要到那份上?
是不是太狠了点?”
李广也点头:“是啊,万一真闹出大事,上面追查下来,咱们知青的身份怕是也保不住……”
顾从卿看了他们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淡笑:“我这是把话往最坏了说。
真要动手,也得看对方是什么货色。
老知青那群人,就是纸老虎,吓唬吓唬就行。
至于村里那些不怀好意的,只要他们不先动手,咱们就先按兵不动。”
他走到窗边,望着院子里那两棵老槐树:“但要是他们真敢动歪心思,比如像下午那两个后生,想暗地里使坏,或者老知青再找事挑衅,那就别怪咱们不客气。
到时候占着理,动手也硬气。”
“我的意思是,别主动惹事,但也别怕事。”顾从卿转过身,眼神清明,“咱们现在根基不稳,得先稳住阵脚。
等过些日子,把工分挣上去,跟村里实在人处好关系,手里有了底气,再收拾那些不长眼的,也不迟。”
当然了,若是整个村子都不长眼……
桀桀桀!
秦书和李广对视一眼,琢磨着顾从卿的话,心里渐渐亮堂起来。
秦书叹道:“你说得是,是我们太心急了。”
我们还是不够阴啊!
李广也松了口气:“还是你想得周全。那咱们就先忍着,等合适的机会再说。”
顾从卿点头:“对。
先把日子过下去,把粮食省着吃,把活干好。
其他的,见机行事。”
正说着,厨房那边传来王玲的声音:“顾同志,李同志,秦同志,饭做好了,过来吃吧。”
三人应了声,往厨房走去。
晚饭依旧是玉米面粥配红薯,只是王玲和黄英把下午换来的萝卜干切得更碎,拌了点盐,吃起来倒也下饭。
昏暗的油灯下,五人围坐在桌前,没人再多说刚才的话,但彼此心里都有了数。
这知青点的日子,注定不会平静,但只要他们拧成一股绳,有勇有谋,总能撑过去。
晚饭过后,顾从卿看着桌上空荡荡的碗碟,皱了皱眉开口问道:“你们谁会做窝窝头?
总不能天天喝稀粥,那玩意不经饿,干起活来顶不住。”
他自己是真不会这手艺——家里以前哪用得着做这个,细粮都吃不完。
他倒是想蒸馒头、焖米饭,可眼下连点白面大米的影子都没有,纯属空想。
“我会!”王玲立刻举手,黄英也跟着点头:“我也会,在家看我妈做过。”
顾从卿松了口气:“那正好。
以后就顿顿蒸窝窝头,每人一顿两个,够不够?”
李广摸了摸肚子,憨笑一声:“两个够了,能垫垫肚子就行。
就是……粮食够不够这么折腾?”
王玲和黄英对视一眼,仔细算了算:“按现在的量,一顿每人两个,省着点用,差不多能撑到下次分粮。”
黄英补充道,“要是再多做,怕是就不够了,毕竟都是粗粮,发不起来多少。”
“那就先这样。”
顾从卿拍板,“明天早上就试试,能做扎实点最好,扛饿。”
他心里清楚,这35斤粗粮得掰成细水长流,窝窝头虽比不上馒头顺口,却是眼下最顶用的吃食。
总比顿顿喝稀粥强,不然没几天肚子就得空得发慌,更别提下地干活了。
他还得抽空去镇里买辆自行车,走路的话太远了。
秦书也点头附和:“对,扎实点好。
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经饿。”
王玲和黄英应下来,开始琢磨着明天一早怎么发面、怎么揉才能让窝窝头不那么剌嗓子。
夜色渐深,知青点渐渐安静下来,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虫鸣。
顾从卿躺在硬板床上,望着屋顶的茅草,心里盘算着往后的日子——粮食得省着吃,活计得跟上,还得提防着老知青和村里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他轻轻叹了口气,翻了个身。
在这乡下,连顿像样的饭都得精打细算,看来往后的日子,真得拿出十二分的心思来过了。
大队长家的晚饭简单朴素,一碗玉米糊糊,一碟腌萝卜,几个硬邦邦的窝窝头。
大队长媳妇端着碗,用筷子扒拉着糊糊,忽然开口道:“当家的,村西头小三子家和二狗家的婆娘,今天来找我了,说看上新来的那两个女知青,问什么时候能给孩子们办喜事呢。”
大队长正啃着窝窝头,闻言皱起眉头,放下手里的干粮:“你没答应吧?
回了她们,让她们别着急。
这几个新知青刚下乡,什么底细都没摸清,来路不明的,万一出点事,谁担待得起?”
“能出什么事?”
大队长媳妇不在意地撇撇嘴,夹了一筷子萝卜塞进嘴里,“不就是几个城里来的丫头片子嘛,到了咱们这地界,还能飞出去不成?
咱们村离镇上走路都得小半天,四周不是山就是地,附近连个像样的村子都没有。
她们就算想跑出去找人,两条腿能跑过咱们村的汉子?”
她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再说了,真成了亲,生是咱村的人,死是咱村的鬼,还能翻了天?
那两个丫头细皮嫩肉的,总比村里那些糙丫头强,给小三子他们做媳妇,是她们的福气。”
大队长沉着脸,没接话,只是闷头喝着糊糊。
他比媳妇想得深——知青身份特殊,上面时不时会派人下来巡查,真要是强逼着办了喜事,万一被捅上去,他这大队长的位置怕是坐不稳。
“反正你别掺和这事。”他放下碗,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等过段时间,摸清了他们的底细,看他们是不是能踏实待在村里,再说其他的。
现在别给我惹麻烦。”
大队长媳妇撇了撇嘴,虽不情愿,却也不敢违逆男人的意思,嘟囔着:“知道了知道了,就你心思多。”
窗外的天色彻底黑透了,油灯的光在屋里晃悠,映着大队长紧锁的眉头。
他心里清楚,村里那些后生惦记城里来的女知青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这几个新知青,尤其是那个叫顾从卿的,看着就不是好惹的,还是谨慎些为妙。
只是,这村里的事,有时候也由不得他完全做主。
他叹了口气,拿起窝窝头,却没什么胃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