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1章 宴罢
这几包种子,尤其白叠子种子,亲自数了下足有79粒,谢玉都郑重收入储物空间备用。
众学子在金菊园赏景,偶有丝竹之乐响起,众人明白,有些宴会他们还没资格参加。
约莫二个时辰后,贾伯府的管家过来请大家到另外一处园子赴宴。
到另外一处园子时,正看到一队,穿着对襟长裙纱衣、面容秀美的贾府乐婢,手持各种丝竹乐器出来。
想到甲班乐科上学到的,这是清商舞乐。
不少学子也是认出,脸上羡慕之色更盛,希望自己那一天也能得到如此邀请。
而进园子的谢玉,目光确实注意在了,看上去就肉质酥烂,酱色透亮的红烧羊肉,还有配着虾仁、笋片的鲜汤豆腐,以及河虾等等美食。
终于能正经吃顿好饭菜了,普刚一落坐下,谢玉就向一侧侍候的仆役要来一碗大米饭,迫不及待的开炫起来。
忽地传开一些女子笑声从上头传来,谢玉端着米饭抬眼一看,原是远处阁楼窗台上隐约多了穿过各彩儒群的女子,在向这院中打量。
隐约发髻上,看出是许多未出阁的闺门女子,谢玉再看四周,瞬间明白,这是再挑婿、选老公呢!
这些笑声,不止谢玉明白,在场都是聪明人,有些想被挑选者,立刻呈正人君子状,只聊诗不吃饭。
倒是有些已经订好亲事者,显得随意很多,拿筷吃饭也有。
不许久,就有在场长相俊秀者帅先收到用铜盘端过来的一支用黄麻纸包着的菊花。
见这长相俊秀者拿下这朵菊花,看到黄麻纸上的字后,脸色难掩激动后,直接起身离开。
不许久,陆陆续续有学子收到如此盘装菊花,甚至不止一朵后,纷纷起身离开。
总士子会心相识,这是“相亲”去了呀!
只也没多久,有丧气而归悻悻而回,也有手持女红绣包、香囊喜意而返的。
谢玉自然是少有没有收到麻纸菊花之辈,直到吃的窦差不多了才拿到一朵,只打开一看是黑豚的猪头小画,谢玉尴尬一下,继续吃了起来,直至宴会结束散场。
贾伯府主人虽未出面,但赠送两匹美帛当议程。
说是美帛,其实就是襄阳本地产的普通单色素锦,原身有孝事在身,以此时身份,到合做两个两三身自用的体面衣物。
谢玉自不客气的收下,倒是有些学子装清高,或真家底不缺、或看不上没要,毕竟能来书院读书,再差也是“寒门”子弟,贾伯府到没说什么。
或是贾伯府提供餐食前,窦明和班峻就已离开,故来时谢玉有马车坐,离开时只能抱着这两匹美帛步行离开。
只走了一程,忽有马车停在谢玉一侧,有人掀帘下看,“谢兄弟,怎能步行,还不上车?”
谢玉没多想,有车不坐那是傻子,只刚翻上车,把那两匹美帛放好,就看到车厢内不止胖胖的王国宝一人,二十岁不到的女郎,肌肤白晰细腻,腰身紧致,身材高挑,双腿修长上身为窄袖短襦,外罩暗纹提花纱縠帔子、下身是百褶长裙、但一手持着短剑的英秀女子。
谢玉赶紧拱手行礼,“唐突则个,还请见谅!”
只没想到这女子开口就是:“我画的黑豚头可像?”
谢玉折舌一下,小胖子王国宝:“什么黑豚头,潮江给你结束下,这是我堂姐,上次说的那个?”
说完,还给谢玉挤眉弄眼一番。
小胖子王国宝刚说完,就被他堂姐踢了一脚,“你这小子,又出卖我,说,这是第几次了。”
小胖子王国宝:“小弟也不是看大伯父替堂姐你着急嘛!”
此女:“在急也不该你操心,本姑娘可是一点都不急,本姑娘可是想行走江湖成为一代女侠的。”
“再说,这小子吃相也甚是难看了些,一就会读点书的小破孩,长相又着实一般,若是被闺蜜们知道了,本姑娘那个还有脸见人。”
只这话说出来,此女感觉又有些伤谢玉颜面,又找补道:“不日,我将去京城的公孙邸馆学剑,若这小子真能读书读到京城,本姑娘未尝不会给他一个机会。”
谢玉:“公孙邸馆?”
记得刚穿过来,为摆脱环境,使计交易出发来樊城求学,搭乘吴家船时,就曾有一女子自称在公孙邸馆学艺?
于是,谢玉试探向此女请教,此女哑然:“闵月柔,闵师姐?”
疑惑一下才又说:“没想到你小子,竟还认识闵师姐?”
啧啧两声,没再说话。
直到到了渡口谢玉快要下车,此女才突然说:“本姑娘姓王但名一个莞字,等本姑娘回京定然会像闵师姐请教,你小子要是骗我……哼嗯哼。”
说完,又踢了王国宝一脚,搞得王国宝欲哭无泪、莫名其妙,早知道不介绍了。
谢玉抱着两匹美帛,坐襄阳渡口到樊城的摆渡船,回了樊城。
只到了距离距离黄州书院不远一家规模不小的绸缎庄,之前听书院学子说曾在这里做衣服。
谢玉本想用这两匹美帛,托他们给自己做两套,或是距离黄州书院较近,有年龄相仿同款本地美帛成品男子衣装。
正和去豆腐店买豆腐,除了用钱,还可以用豆子换取。
如此,谢玉正好用这两匹美帛。又加了些银钱,换两身适合自己如今身份穿的以帛为主题,加上少量锦点缀的男子素色衣衫。
毕竟原身还有孝事在身,不能穿的太过花哨的。
根据如今谢玉自己身形,店里师傅帮忙略做修剪,换上后,人靠衣裳,货靠装潢。
相比原来的甲班学子服,经过裁缝师傅的身量修剪,更合身的同时,确实让谢玉多了几分随性。
相比刚穿越过来时的“朝不保夕”,没太多安全感的感觉,有了童生功名后,总算是让谢玉在这个世界有几分跟脚。
既如此,等这些衣衫包好后,谢玉又开始一番采购,以现在身份多花点,也说的过去。
最后回到书院休息一夜,谢玉直接留书出走,赶往码头!
等黄州书院院长回来,拿着几分聘单时,谢玉已经坐上从襄阳返回唐县的客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