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郑珣挤了挤眼睛:“那您总不能不比我还差吧?”
“那必不可能。”
皇帝眼神心虚地飘了飘。
要他亲力亲为到郑珣那个地步是不可能的,他也没那个精力,他只能尽力保证大雍不退步。
交代好一切,郑珣带上几个青龙卫和郑十低调离京。
同一时间,东州的水麟卫和褐国的军队眼看着要爆发第一场冲突。
彼时,正在海阳县边巡逻的一队水麟卫正在无聊地研究怎么用芦管吹出声音,有人抬头一瞥,就见到黑暗之中,江面上一艘船缓缓靠近。
“快快!藏好!”
这深更半夜的,开船不点灯,说是没鬼,谁信?
幸好他们大雍上行下效,所有的军队早早就进入了备战状态,所以,面对突发状况,大家都没有慌张。
安排了一人去报信,剩下的人谨慎地伏身在岸边,掩藏好身形。
这个时辰,车仲安刚刚和跟着来海阳县的徐缜分开,入睡没多久,报信的人就来了。
车仲安一边往身上套衣服,一边往营帐外走去:“船吃水如何?可是大雍的样式?”
“天太暗,看不清。”
“咱们的人可有被发现?”
“我们没有点灯,应该没有暴露。”
报信的小兵说到这儿,忍不住看了车仲安一眼,当时统领吩咐他们不许点火,他们私底下没少骂他为难人。
谁能想到平静那么久,当时以为多此一举的警惕竟然有起作用的一日。
“可有让人去叫徐先生?”
“我来了。我们出发吧。”
车仲安抬头,就见到徐缜一边扎头发一边跑近。
“你可行?”
“行!”
徐缜这一刻无比感激曾经的自己,因为和殿下出去被拖着走的经历,他后来苦练骑术和武功,这才能让他现在不至于拖后腿。
“走吧。”
今夜无月,夜色尤为浓稠暗沉。
幸而老马识途,使得两人能带着一队人马在夜色中疾驰。
到达岸边之后,才发现那船不大,吃水也不重。
车仲安的目光在夜色中尤为冷冽:“让所有人后撤到防线处。”
他和徐缜并一个夜视能力最为突出的小兵一起,躲在草丛中,盯着那艘船。
船不大,很显然只是探路的,或许是没有想到这里竟然会有人,就大咧咧点了灯。
徐缜抓紧手里的千里眼:“可算被我们蹲到了。”
车仲安一动不动,低声道:“不是什么精锐之师。”
聪明一点的就该白日混在渔民里探路,熟悉之后再在夜里悄无声息摸上岸。
大半夜的,还如此招眼,怕是根本就不认为这边会布置兵力。
“我猜,那边带队的是卓沐。”
车仲安嗤笑:“卓沐不擅水战。”
“他打过水战?”
“没。”
“那你怎么知道他不会?”
“徐缜,徐先生,打仗并非儿戏,能力也是需要一次次实战打出来的。”
“褐国的这些将领,也只有卓沐手底下的人会干大咧咧点灯探路这种蠢事。”
也不是因为卓沐没有领兵的能力,纯粹是因为他老倒霉蛋,一个草根摊上了一群膏粱子弟。
打也打不了,骂也骂不听,好好儿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将军,硬是被逼成了一个怨夫。
“有道理,但是褐国的蠢货又不止他一个。”
“但是只有卓沐,自小就在渔村长大,还有一群慕他之名投军到他麾下的同乡。”
恐怕卓沐是故意把这些酒囊饭袋丢出来探路,反正死了正好。
这些人的家族大都已经没了往日的风光,他也不怕被报复。
车仲安诧异地看向他在黑夜之中模糊不清的侧脸:“你如何得知?”
“褐国每一个大将、特殊能力的小将,还有崭露了头角的新人,我都把他们的背景都记得清清楚楚。”
既然要随军,徐缜就没打算敷衍。
他知道自己缺乏经验,只能尽力在其他地方弥补。
因此他遍读兵书,把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研究了个透彻。
当然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还把褐国大大小小的将领都给了解了一遍,他们的性格、心腹、亲近之人和仇敌、习惯喜好和外貌……
虽然不曾见过他们,但是如果现在见面,他一定能精准叫出他们的名字。
车仲安怀疑地问:“乌日苏?”
“乌家远的不能更远的旁族,因武艺上天赋异禀受到正支的培养,因在族学的时候受尽凌辱,对主支心怀恨意。褐国上次祸乱之后,齐永霁能迅速清扫干净乌家,全靠他递上的证据。乌日苏孑然一身,唯一在乎的人只有一个嫁出去的姐姐。当然,他并不知道,他的姐姐家里家外可蹲着许多个齐永霁的暗线。”
“那你怎么知道?”
齐永霁看到将船停在岸边的褐国人,再次确信这些人就是一群废物。
“小声点,他们是蠢蛋,不是聋子,”徐缜紧盯着那些人,随口道,“殿下发了本册子,上面详细写着褐国将领的情报,只不过有些粗略。我便去请示了殿下,从岑大人那里拿了更详细的名册。”
他这么一说,车仲安瞬间就想起离开京城前发给他们人手一摞的册子,每一册都有他手掌厚,就这还是简易的?
他从前只觉得文臣弱唧唧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嘛。
万万没想到他们如此可怕。
那么多字儿,他光看就觉得头晕,徐缜竟然还能记下来。
他发自内心地称赞:“厉害!”
“这都不算什么,殿下和岑大人需要记的更多。”
“原以为都是废纸。”
没想到竟然还真有派上用处的地方。
这群敷衍塞责的探子搜查得马虎,明明巡逻的水麟卫留下了不少痕迹,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
徐缜稍稍放下警惕,这才有时间去回应车仲安的话。
“殿下特意嘱咐过的事情,不可能没有用处。”
发现徐缜语气不好,车仲安有些讪讪。
他忽然想起来,殿下曾是徐缜的救命恩人来着。
“知道知道……”
“既然知道,那回去把那些册子背下?”
车仲安脱口而出:“那是不可能的!”
他一个武将,要是有那个脑子,本朝的史书上至少得有他十篇传记。
徐缜无奈:“你可知道那些册子还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