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5章

 
“之前我偷拍的照片,他们也都看到了,也都知道您调整的部分内容。”

“不仅我们办公厅的同志们很支持,就连其他各部门的基层同志,也都很支持,他们也跟我们情况差不多,都处于比较拥挤的工作环境。”

“现在我跟刘喜同志已经调查的比较全面了,积极支持调整的占据百分之九十五,消极面对调整的也有,但是原因并不是反对您的调整方案,只是单纯觉得这个方案落实不下来,他们是对领导们的不信任。”

“我和刘喜同志这几天也转悠了其他楼层,也通过其他单位比较熟悉的同志说明了情况,其他单位的同志对调整多数都很热情,但也有个别不愿意。”

“比如市水利局,地震局,老干部局,这些单位,他们对调整甚至有些反对。”

“原因是他们之前每个单位占据十间办公室,而且他们人少,可是调整之后他们反而会拥挤一些。”

“按照实际情况,实际需求调整,就会影响他们这些清水单位的利益。”

陈洪文一看就是工作做的比较细致和扎实了,已经能够看清楚里面的猫腻。

“这也算是个改革,改革就要兼顾多数利益,但不能怕得罪少数利益群体。”

“他们占据那么多办公室,全部处于空置状态,有什么用呢?浪费资源。”

“总之,这次调整必须达成目的。”

“你们回去告诉同志们,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一定会调整。”

杨东开口,给两个人一个坚定的说法,让他们回去传播。

“真的吗?主任?真能够在两月内调整吗?”

陈洪文比较兴奋的问道。

杨东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施工的窗口期还在,不能等了,再等下去过了十月一,天气转冷,那个时候再去整改,同志们就接受不了了。”

“你们两个好好完成工作,虽然这些工作都是不方便公开的,但是我心里记得很清楚,也很明白。”

“你们两个,经济稿子写了吗?”

杨东换了话题,再问两个人。

“写了写了,主任,我们早就写完了,只是不敢提交,怕您不满意,还想修改修改…”

陈洪文连忙开口回答道。

“不必修改了,越修改越说明你们心里没底,没主见,这个东西也就没看的必要了。”

“你们回去拿,我现在就看。”

杨东看到两个人手上空空如也,自然是没把稿子带过来,于是让他们回去取。

两个人快步离开,去取稿子。

两分钟之后,再次回来。

两个人都是恭敬的双手把稿子递给杨东。

“你俩先坐,想喝茶自己倒。”

“我先看看稿子。”

杨东示意两人,然后低头看稿。

陈洪文和刘喜忐忑不安的坐在沙发上,不断的张望着杨东。

但是杨东脸色很平和,从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心理活动迹象。

于是两个人只能是紧张的坐着,双手不断揉搓着大腿和膝盖。

杨东先看的是刘喜的稿子,因为内心里面,对刘喜的兴趣更多。

刘喜看似性格内向,但主见肯定也有。

经济发展需要政策作为基底,而我国东北地区曾经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得到大量的政策扶持和政策倾斜,因此出现很多大工业工程制造单位,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有很明显的推进作用。

且当时符合时代背景的国营企业,国营工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着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以及国家制造所需,科技研发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