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之路钩藤草

第261章 从辽宁盖县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航空材料专家宫声凯

院士出生地

宫声凯院士,1956年7月19日出生于辽宁省盖县。

盖州县,1992年11月3日,撤县设市(县级)成为辽宁省所辖的一个县级市市,由营口市代管,位于辽东半岛西北部。

盖县历史悠久,战国时属燕国辽东郡。

秦统一后仍属辽东郡。

汉初为辽东郡平郭县,后被高句丽占据。

唐收复后设盖州,这是盖州名称的由来。

辽代时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属东京路辽阳府,元代属辽阳路,明清时为盖州卫、盖平县。

在近代,盖县是甲午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留下许多相关遗迹和历史故事。

盖县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有高跷秧歌、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

盖州高跷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艺术魅力而闻名,动作豪放、刚劲有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盖州剪纸则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题材,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出生地解码

宫声凯出生于辽宁盖县,其出生地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一定影响。

东北地域文化中蕴含着务实与坚韧的特质。

盖县地处东北,这种文化氛围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宫声凯自幼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了脚踏实地、不怕困难的性格,为其在科研道路上长期专注研究、克服重重困难奠定了精神基础。

东北地区对教育较为重视,盖县也不例外。

当地浓厚的教育氛围,使宫声凯从小就有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激励着他努力学习,追求知识,为日后的学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盖县的自然环境多样,有山脉、河流、海洋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童年时接触大自然的经历,激发了宫声凯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如山川的形成、矿物的奥秘等,引导他走向探索自然规律的科研之路。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宫声凯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

他可以近距离观察自然现象,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探索,培养了他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对科研工作者至关重要。

辽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盖县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

当地的工业氛围,使宫声凯从小接触到工业生产和技术应用,感受到科技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了他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盖县的工业环境中,有许多优秀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

他们成为宫声凯的榜样,让他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有了向往和追求,激励他努力在科研领域取得成就。

院士求学之路

1974年—1978年,宫声凯在辽宁省盖县安平公社工作。

1978年—1982年,宫声凯就读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物理冶金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5年,宫声凯就读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物理冶金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1988年,宫声凯就读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物理冶金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宫声凯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诸多重要影响。

早期在辽宁省盖县安平公社工作的经历,让他深入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培养了他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在后续科研工作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物理冶金专业的本科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使他系统掌握了物理冶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培养了其逻辑思维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东北大学的学术传统与校园文化,如严谨的治学态度、浓厚的科研氛围,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他日后从事科研工作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

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物理冶金专业深造,使他接触到国际前沿的科研理念、技术与方法,了解到行业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极大地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

在东京工业大学,他接受了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在高水平导师指导下,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其科研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

留学期间,他结识了许多国际知名学者和同行,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这为他日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交流学术成果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其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传播与认可。

院士从业之路

1988年—1988年,宫声凯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工作。

1988年—1990年,宫声凯在清华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1年—1994年,宫声凯担任日本(株)诚电社海外事业部副部长。

1994年起,宫声凯先后担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院长。

2019年11月,宫声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从业之路解码

宫声凯院士的从业之路,对他后来当选院士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宫声凯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使他进一步深入了解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等事务,拓宽了他的国际视野,明晰了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格局,这有助于他日后在科研领域从更宏观角度把握发展方向。

宫声凯在清华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让他在专业领域得以深入钻研,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

同时,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使他接触到国内顶尖高校的学术资源与研究氛围,为后续科研成果产出奠定更深厚的基础。

宫声凯担任日本(株)诚电社海外事业部副部长期间,他接触到企业运营及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了解到材料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需求和市场动态,促使他能将科研与产业实际紧密结合,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思路。

宫声凯在北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职,从副教授逐步晋升至教授、院长。

在此过程中,他既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也在学术研究上不断推进。

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管理经验,带领团队开展大量前沿研究,推动学院学术发展,这些成果与贡献为当选院士积累了重要资本。

综合来看,宫声凯院士不同阶段的从业经历,共同作用,助力其最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科研之路

宫声凯院士是我国着名的航空发动机高温金属结构材料与热障涂层专家,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用金属间化合物基单晶合金、单晶叶片和热障涂层材料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宫声凯院士率领研究团队研发成功新型高承温低密度ni3Al基单晶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