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钓月耕云
第1513章 审计
小
大
陈青峰把报告打了上去。
省里很重视,很快批示就下来了,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新的方法,检查省化肥厂多年来遗留的问题?
当然省里也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过来。
考虑到这些之后,陈青峰就打电话联系布瑞,他在华尔街还是有些人脉的,很快陈青峰就接到布瑞的电话,说是在首都这边帮他找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陈青峰记下了一个电话,然后打了过去。
果然对面是一个带着中国口音的外国人。
说明了来意之后,对方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于是双方谈好了合作的机制和酬金,于是很快对方便动身离开了沪上,来到了石门这边。
“陈先生,我叫布洛森,来自香江!”
“你好!”
“我以前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不过,我前两年辞职了,想来内地考察一下,自己开了一间事务所……”
“我想问,您对查证省化肥厂这种级别的企业有经验吗?”
“有,我以前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时候,负责过比这个大得多的项目,如果想要查证的话,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我还需要一些临时的帮手,当然不需要太高深的级别,财会学校在校的学生就行……”
陈青峰和对方见了一面,通过谈话,陈青峰得知对方有很好的学历背景。
这是一次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合作。
第二天上级监督的部门也过来了,双方见面之后,先是签了一份保密合同。
紧接着工作就开始筹划了。
首先是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查证这些年省化肥厂亏损的原因。
还有亏损的钱都去了哪里?
之前陈青峰就有所耳闻,所以对于这次的事情,他决定一次性弄出个所以然来。
布洛森很快就开始了工作,他先是从事务所找来了几个帮手,然后开始汇总堆的像小山一样的账本。
这件事儿陈青峰他们帮不上忙。
厂区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陈青峰他们就在办公室的隔壁,透过木质的玻璃窗,看着对面布洛森的人在那里忙碌着。
……
怎么查账?
陈青峰也不懂,不过他好歹在美国那边待过一段时间,见识是有的。
一般的情况下,通常像这种搞窝案的,都有两套账本。
一套账本是给外人看的,如果不是特别熟悉财务,根本看不出什么问题。
账目做的严丝合缝,而另外一套,才是真正的,基本上是用来给管理层分赃用的。
省化肥厂是当年苏联人援建的老项目。
现在苏联都没了。
化肥厂的历史悠久,年代许久的账本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虽然只有最近几年的,可是这已经足够了。
陈青峰每天守在屋子里,然而他注意到,他在省化肥厂呆着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站在他们的办公楼下面向上眺望。
来送饭的人,每一次都借故停留。
看得出来,有人真的心虚了。
……
一个星期之后,随着计算机连接的打印机开始打印出了厚实的报表。
陈青峰也在等待着结论。
“陈先生,这是我们从账本上计算得出的结果,这十年间,省化肥厂一共亏损了六亿三千万,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亏了这么多钱?”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将近四个亿的亏损,亏的莫名其妙!”
“什么意思?”
“比如,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高的多的价格,从一些小企业采购原料,但是采购的数目远超生产所需,当然这些都是小儿科!主要是这些年省化肥厂一直在更新设备,可是我们检查了一下,并没有看到化肥厂的设备有什么提升!”
“还有呢?”
“还有就是销售利润低的吓人,而且销售的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有的时候干脆是亏本卖,很难想象,这么有竞争力的价格,居然还能……”
“可是省化肥厂在市面上的零售价,要比一些国外的品牌还要高!”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的销售对象是几家销售公司,完全承包了他们的产品,利润全都留在这些公司上了!”
……
布洛森在这边汇报着结果,监督组的同志听完也纷纷凑了上来,果然男人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现在,这些情况才是从账本里发现出来的,冰山一角。
此时,陈青峰看着这些情况,跟监督组的同志考虑了一下。
“咱们是接着查,还是先向省里做个汇报!”
“先向省里做个汇报吧,问问省里的意见!”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陈先生,目前从他们给我的账本上就查出了这么多,但是具体的资金流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手,我大概需要临时雇佣一百个帮手……”
“需要怎么做?”
“我建议这份报告先不要声张,这几天我会派人去石门这边的冀省财经学校招聘临时的实习生,我会把简单的任务分开给他们,到时候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陈青峰明白了。
估计是这些人想找一些生面孔。
于是,陈青峰就答应了这件事。
接下来监督组的同志起身拿着报告的副本去省里汇报情况,陈青峰也要一起去。
他们一起下楼乘坐着汽车离开了厂区。
一路上,陈青峰看到不少工人都注视着他们骑车离开的方向。
……
厂子已经到了人心涣散的地步。
当年中东的客商来这边考察,算是给了他们最后一击。
最终他们也没有挽回厂子。
又过了这么半年的时间,现在厂里的很多人都开始破罐破摔了。
上班的时间,厂里基本上见不到几个人,反正也发不出工资,很多人都选择了自谋生路。
之所以还不离职,是因为好歹留在这里还有个念想。
当然也就剩下这些念想了。
想想当年,他和张庆禄来这边的时候,那时候的省化肥厂是何等的有生机!
工人师傅说话语气之中都充满着底气。
而现在,有很多在外面摆路边摊的,一问起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原来是省化肥厂的。
省里很重视,很快批示就下来了,可以尝试一下,利用新的方法,检查省化肥厂多年来遗留的问题?
当然省里也会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过来。
考虑到这些之后,陈青峰就打电话联系布瑞,他在华尔街还是有些人脉的,很快陈青峰就接到布瑞的电话,说是在首都这边帮他找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陈青峰记下了一个电话,然后打了过去。
果然对面是一个带着中国口音的外国人。
说明了来意之后,对方显然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于是双方谈好了合作的机制和酬金,于是很快对方便动身离开了沪上,来到了石门这边。
“陈先生,我叫布洛森,来自香江!”
“你好!”
“我以前为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不过,我前两年辞职了,想来内地考察一下,自己开了一间事务所……”
“我想问,您对查证省化肥厂这种级别的企业有经验吗?”
“有,我以前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时候,负责过比这个大得多的项目,如果想要查证的话,光靠我一个人肯定不行,我还需要一些临时的帮手,当然不需要太高深的级别,财会学校在校的学生就行……”
陈青峰和对方见了一面,通过谈话,陈青峰得知对方有很好的学历背景。
这是一次以前没有经历过的合作。
第二天上级监督的部门也过来了,双方见面之后,先是签了一份保密合同。
紧接着工作就开始筹划了。
首先是检查的目的,就是要查证这些年省化肥厂亏损的原因。
还有亏损的钱都去了哪里?
之前陈青峰就有所耳闻,所以对于这次的事情,他决定一次性弄出个所以然来。
布洛森很快就开始了工作,他先是从事务所找来了几个帮手,然后开始汇总堆的像小山一样的账本。
这件事儿陈青峰他们帮不上忙。
厂区专门腾出了一间办公室,陈青峰他们就在办公室的隔壁,透过木质的玻璃窗,看着对面布洛森的人在那里忙碌着。
……
怎么查账?
陈青峰也不懂,不过他好歹在美国那边待过一段时间,见识是有的。
一般的情况下,通常像这种搞窝案的,都有两套账本。
一套账本是给外人看的,如果不是特别熟悉财务,根本看不出什么问题。
账目做的严丝合缝,而另外一套,才是真正的,基本上是用来给管理层分赃用的。
省化肥厂是当年苏联人援建的老项目。
现在苏联都没了。
化肥厂的历史悠久,年代许久的账本已经找不到了,不过虽然只有最近几年的,可是这已经足够了。
陈青峰每天守在屋子里,然而他注意到,他在省化肥厂呆着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站在他们的办公楼下面向上眺望。
来送饭的人,每一次都借故停留。
看得出来,有人真的心虚了。
……
一个星期之后,随着计算机连接的打印机开始打印出了厚实的报表。
陈青峰也在等待着结论。
“陈先生,这是我们从账本上计算得出的结果,这十年间,省化肥厂一共亏损了六亿三千万,差不多是这个数字!”
“亏了这么多钱?”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其中有将近四个亿的亏损,亏的莫名其妙!”
“什么意思?”
“比如,以高于市场平均价高的多的价格,从一些小企业采购原料,但是采购的数目远超生产所需,当然这些都是小儿科!主要是这些年省化肥厂一直在更新设备,可是我们检查了一下,并没有看到化肥厂的设备有什么提升!”
“还有呢?”
“还有就是销售利润低的吓人,而且销售的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有的时候干脆是亏本卖,很难想象,这么有竞争力的价格,居然还能……”
“可是省化肥厂在市面上的零售价,要比一些国外的品牌还要高!”
“这就是问题所在了,他们的销售对象是几家销售公司,完全承包了他们的产品,利润全都留在这些公司上了!”
……
布洛森在这边汇报着结果,监督组的同志听完也纷纷凑了上来,果然男人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现在,这些情况才是从账本里发现出来的,冰山一角。
此时,陈青峰看着这些情况,跟监督组的同志考虑了一下。
“咱们是接着查,还是先向省里做个汇报!”
“先向省里做个汇报吧,问问省里的意见!”
“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陈先生,目前从他们给我的账本上就查出了这么多,但是具体的资金流向,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人手,我大概需要临时雇佣一百个帮手……”
“需要怎么做?”
“我建议这份报告先不要声张,这几天我会派人去石门这边的冀省财经学校招聘临时的实习生,我会把简单的任务分开给他们,到时候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陈青峰明白了。
估计是这些人想找一些生面孔。
于是,陈青峰就答应了这件事。
接下来监督组的同志起身拿着报告的副本去省里汇报情况,陈青峰也要一起去。
他们一起下楼乘坐着汽车离开了厂区。
一路上,陈青峰看到不少工人都注视着他们骑车离开的方向。
……
厂子已经到了人心涣散的地步。
当年中东的客商来这边考察,算是给了他们最后一击。
最终他们也没有挽回厂子。
又过了这么半年的时间,现在厂里的很多人都开始破罐破摔了。
上班的时间,厂里基本上见不到几个人,反正也发不出工资,很多人都选择了自谋生路。
之所以还不离职,是因为好歹留在这里还有个念想。
当然也就剩下这些念想了。
想想当年,他和张庆禄来这边的时候,那时候的省化肥厂是何等的有生机!
工人师傅说话语气之中都充满着底气。
而现在,有很多在外面摆路边摊的,一问起来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原来是省化肥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