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游击战秘诀
呜....
呜呜......
忽然城外的官兵大营,突然响起撤兵的号角声!
正在前方拼命攻城的数万官兵,先是一愣,觉得有些不可置信,但随后就像得到大赦的囚徒,立即开始调头向回跑。
就连那些好不容易爬上墙头的官兵,此刻也不再恋战,纷纷向城下跑,有人甚至直接从城头就向下跳!
跌落到城下的尸体堆上后,再挣扎着爬起来,跟着大军后撤。
就怕自己跑慢了一步,就把小命丢在这儿。
正在城头指挥作战的关大山听到这号角声,心情不禁激动起来,眼圈都有些红了。
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终于来了.....
大约半个月前。
就在韦虎提前筹划,准备在今年年底前,一鼓作气打下众兴城时。
随着华夏军在统治区的,分兵剿匪战斗结束。
刘天华就与岳元庆,把主要精力转到了如何支援众兴城这边的战事上。
他们在参谋部进行多次推演,判断韦虎肯定会在春节前夕,发动一场凌厉的攻城之战。
毕竟这几月下来,他带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到淮安府!
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战果不说,前后损失的人马也有一万多人了。
想来孙世卫肯定会对他非常不满,一定会从京城给他非常大的压力。
在通过调查司的情报分析,也基本证实了相关消息。
为此,刘天华和岳云庆为了打破韦虎的年底攻势,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并通过信鸽与关大山,刘大壮等人进行了相应的沟通协商。
在让关大山率领士卒,坚守众兴城的同时。
这段时间以来,参谋部通过各种措施,尤其是让陈鹏率领的水军。
想尽一切办法,给在外围打游击刘大壮的独立一旅,紧急输送了大量军用物资的同时。
还派来数百名经过严格训练的基层军官和士兵。
让刘大壮不仅将平时分散在各地打游击地方护卫队快速武装起来,还大大的壮大了队伍实力。
十天前!
刘天华亲自签发命令,任命刘大壮为新组建的华夏军独立师师长。
让他集合独立师所有兵力,在韦虎全力发动攻城战时,在背后给他来一次致命一击,让其首尾不能相顾!
不仅要将韦虎分派在外围负责所谓剿匪的官兵尽量多的消灭掉!
最好收复几座被韦虎占据的县城,随后造成全力攻打淮安府的假象。
利用围点打援的方式,从而吃掉韦虎从众兴城派回的大量援军!
“南打北顶,北打南拉”刘天华一再强调,让关大山和刘大壮两人要紧密配合,相互联动,不能独立作战。
这样就能造成韦虎的兵力分散,四处冒烟,处处不稳的感觉。
这样一来,关大山不仅能赢得众兴城的守城之战!
刘大壮也能趁机大量消灭韦虎的机动兵力,从而为华夏军最后的全面反击,收复失地创造好的机会。
因而关大山在守城最艰难时刻,也没有放弃希望!
此刻,当看到韦虎开始撤兵。
关大山就知道,刘大壮那边,一定也是取得不小的战绩.....
.......
在桃源县通往淮安府的官道旁,一处山坡上.
披挂整齐的刘大壮坐在马背上,正在看向北处,虽然一时乌云遮月,根本看不了太远。
但他却知道,在众兴城,正有无数的乡亲和同袍,以及自己那位最铁的兄弟,正在与敌人进行艰难战斗,
且时刻等待着他的支援。
当然,他绝不会让那些兄弟们失望。
此时,他布下的口袋阵,正在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回想韦虎当初率领数万大军,刚杀到了淮安府境内时。
那时,他是何等的嚣张跋扈?
而他带来的那些官兵,更是如同一只只闯入羊群里的恶狼。
随便找个借口,就对那些涉嫌与刘天华有牵连的村落,进行烧杀掠夺,无恶不作!
再对比刘天华麾下的那些守备军的素质。
老百姓心中自然有杆秤,都在纷纷痛骂这些朝廷官兵。
而一些官员和地方豪绅,当初因看不惯刘天华对百姓的好,从而心生不满。
当听闻刘天华被朝廷通缉宣布为叛匪后,他们还大喜过望,弹冠相庆。
等韦虎到了淮安府后,他们马上就投靠了过去,极尽讨好之意,以为能有更好的未来。
谁知,韦虎早就将他们列为搜刮的目标。
没过多久!
他们中不少人就被搞的家破人亡,最后只想着保着家人们一条小命,而宁愿散尽家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才一两月时间,韦虎带来的这些官兵,在淮安府的乡绅和百姓心目中,就搞的天怒人怨。
而刘大壮带领的这支华夏军,却在淮安府境内,如鱼得水,四处出击!
让韦虎一直头疼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不时就传来,官兵被刘大壮的人马伏击,较大的损失只有两次在上千人以上。
平时每次损失好像只有几十,数百人而已。
但前前后后累计加起来,也是不小战果,这就是刘天华对刘大壮说的,积小胜为大胜!
当初韦虎为了剿灭刘大壮他们。
特意选派自己得力干将丁元良,率领五千青龙卫,以及调派了一万地方上厢军,集中一万五千兵力组成剿匪大军!
想着凭丁元良的能力,他一定能很快消灭到,这些四处流窜的匪军。不让他们成为后方的心腹之患。
可这两个月交战下来。
当韦虎最近听手下一名官员汇报,说丁元良率领的剿匪大军,已经伤亡八千多人时!
而刘大壮的人马不仅没有被剿灭,反而越打越多起来。
他大吃一惊,随后更是暴跳如雷,大骂丁元良是饭桶、无能。
立即给丁元良下了死命令,要他在春节前,无论如何,都要剿灭掉刘大壮,否则就提头来见。
当丁元良接到韦虎的命令后,不禁悲从心来,他心里真是苦啊.....
因为刘大壮他们的队伍,行踪神出鬼没,四处分散,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营地。
丁元良根本找不到他们,好好正面与他们打上一战。
他只能被动的被刘大壮牵着鼻子,在山区里到处转悠,或东或西,吃不好住不好,天天走路还异常辛苦。
丁元良一辈子也没打过这样的窝囊战。
而刘大壮打起游击战,却是越来越顺手,越来越有心得,这种战法正好符合他的性格。
当然,刘大壮也知道,他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
也是多亏刘天华在写给他的书信里,传授给他如何进行游击战的那些秘诀。
那就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以及要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等等。
刘大壮看过如获至宝,立即活学活用。
每次发现官兵的人少了,他就集中兵力伏击打歼灭战。
一旦发现官兵人数太多,一次行吃不下,那他就派出小股部队在周边不断骚扰。
今天突袭杀几个,明天冷箭杀几人,总之只要能能让丁元良的这支官兵不得安生就行。
等丁元良被骚扰的实在受不了,调头带领大军回去想找这些小股部队算账时,对方早就消失无影无踪了。
于是两个月下来。
丁元良的人马越打越少,被刘大壮拖的越来越瘦,而刘大壮的人马,天天打胜仗,占便宜,于是越来越肥。
双方兵力也渐渐在接近,但双方人马的士气却是天地相差。
双方最后决战的时刻,已经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