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面见利玛窦

  第一百零六章面见利玛窦

  高拱已经收到了皇上的旨意,同意利玛窦带着信徒进京。

  高拱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第一时间将旨意通知给了利玛窦,对方看到圣旨之后,便起身收拾行李,带着孩子们来到了广东衙门。

  他们一行人站在广东衙门外,望向门口的马车,足足有五六辆,用来托运行李和信徒。

  “高大人,此次一别,不知我们何时能够相见。”

  罗振玉见高拱动身走向马车,他依依不舍,还想要对方在皇上面前美言自己几句。

  高拱向来都是官场老油条,他一听便知对方的小心思。

  他停下了脚步,来到罗振玉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并语重心长地说道:“等浙江会馆一旦开设起来,有所成效,我会提议皇上在广东同样实行,到时候你来管理。”

  罗振玉弯腰作揖,他兴高采烈地挥了挥手,笑道:“多谢高大人的赏赐,下官一定会好好干。”

  高拱坐上了马车,便吆喝一声:“利玛窦,上马车,我们速速进京。”

  利玛窦还傻站在广东衙门前,他四处张望,心中无限感慨,自己就要离开广东,奔赴大明京城去了。

  随后,他便走上了马车,拉上帘子,坐在高拱的身边。

  高拱看出了他离开广东有些忧愁,便开始宽慰道:“利玛窦,以后还有机会回来。”

  对方点了点头,他伸头向身后望去,信徒们都上了马车,这才安心下来。

  “驾!”

  马夫手执鞭子,甩到马的身躯,它开始奔腾起来。

  一路上,利玛窦的嘴都没有闲住,不停地向高拱传授教义。

  高拱嫌他烦,只能多说几句糊弄对方。

  “高大人,你要知道上帝就是你们大明的神仙。”

  高拱一脸黑线,他开始告诫利玛窦。

  “到了京城,你可不要胡言乱语,传授所谓的上帝。

  利玛窦愿意进京,其一是顺应皇上的面见,其二是为了传教。

  他作为一个传教士,怎么可能不传教……

  “为什么?”

  利玛窦有些疑惑,他开始询问道。

  高拱翻着白眼,继续补充道:“利玛窦,现在只是皇上提议让你担任浙江镇海使,但是内阁大臣们还没有做出决议,你可不要说错话,得罪他们。”

  利玛窦点了点头,他听明白了高拱的意思。

  “我相信他们也会愿意相信上帝的存在。”

  此时的高拱见他如此执迷不悟,便没有继续搭理他。

  一行人在路途上奔波了半个月,他们才抵达京城。

  高拱又重新回到京城,他心情舒畅了许多。

  他下了马车,身后跟随着利玛窦。

  利玛窦只是在广东听别人相传过大明皇都的模样,那个时候就已经对京城有了憧憬。

  今日,当他双脚踏在瓦砖的时候,他顿时被自己面前的高楼给震撼到了。

  “这京城果然是圣地!”

  高拱听闻他如此夸赞皇都,心中的自豪感不由得油然而起。

  “利玛窦,还傻站着干什么,快随我进入皇都。”

  利玛窦好似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老头,他跟随着高拱的步伐,一脚迈进了紫禁城。

  宫中的人见高拱身后跟着一个西洋人,他们纷纷伸头望去,十分认真地打量着利玛窦。

  利玛窦见有那么多人好奇观看自己,也是像着大明百姓见到客人的礼仪,开始对着众人鞠躬施礼。

  一大群太监宫女见利玛窦斜着鞠躬,他们不免哈哈大笑。

  高拱见他们如此讥笑对方,呵斥一声:“你们这群宫女太监,还不赶紧去禀告皇上,西洋传教士利玛窦前来面见。”

  他们听见了高拱的话,立刻冲进了文华殿。

  朱翊钧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利玛窦的前来,他立刻起身去迎接。

  高拱带着利玛窦进入文华殿,便忍不住抱怨:“陛下,你可别给俺害惨了。”

  朱翊钧压根没有理会高拱,他聚精会神地望向利玛窦。

  这利玛窦见到当朝大明的皇帝,他受宠若惊,立刻半跪在地面上,低头喊道:“臣利玛窦,前来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翊钧不承想,这利玛窦还懂得宫中礼仪。

  “你请起来,让朕好好瞧瞧。”

  利玛窦并未身穿基督徒的衣袍,反而是换上了僧服,这倒是令朱翊钧感到有趣,忍不住调侃道:“利玛窦,你这也算是入乡随俗了。”

  利玛窦顿时听明白了朱翊钧的意思,他笑道“臣虽然是西洋人,但是也懂一点大明天朝的规矩。”

  朱翊钧没有继续调侃他,而是直接步入了正题。

  “高拱应该也和你说了,朕召见你前来京城,主要是想要担任浙江镇海使,接待西洋的商人。”

  利玛窦点了点头,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朱翊钧接着说道:“你也应该知道黑奴,朕想要你负责招一些杂役,他们是比较好的选择。”

  这个事情,高拱从未向利玛窦提起过。

  “陛下,臣利玛窦尽力而为。”

  他们西洋人贩卖非洲土著,已经成为一件十分寻常的事。

  “当然了,你能否担任浙江镇海使,并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

  朱翊钧已经派太监张鲸前往文渊阁,通知张居正等内阁大臣前来面见利玛窦。

  他们一个月前就听闻了利玛窦的大名,早就想要看看西洋传教士的样子。

  现在利玛窦已经来到,一群人放下手中的事务,他们快步来到文华殿。

  张居正的脚步刚迈进殿门,他抬头便看见利玛窦,见对方浓眉大眼,满脸胡子,立刻调侃道:“高胡子,这位利玛窦是不是和你待在一起时间久了,怎么胡子拉碴的。”

  高拱深知张居正在调侃自己的胡子长,立刻自嘲道:“叔大,利玛窦不仅胡子和我一样长,他脾气也不小,小心他揍你。”

  高拱向来说话都是如此的大大咧咧,引得众人一阵哄堂大笑。

  吕调阳对利玛窦最为感兴趣,他认真地望向对方,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利玛窦,你一个西洋人,怎么穿着我大明和尚的僧衣。”

  朱翊钧立刻回答道:“吕次辅,利玛窦这叫入乡随俗。”

  众人好似看猴似的,不停地张望着对方。

  利玛窦一时间十分紧张,他支支吾吾地说道:“陛下,我给你带了我们西洋的小玩意。”

  西洋在明末时期,已经赶上了中国。

  自然科学已经兴起,发明了不少的小玩意。

  利玛窦打开了一个木匣子,里面有一个精美的大钟。

  内阁大臣们纷纷伸头望去,不由得发出疑问道:“这是什么玩意?”

  利玛窦在一旁解释道:“各位大人,这在西洋叫做大钟,是用来记录时刻的。”

  现在的大明依然是依靠日出日落来判断时刻,并未所谓的钟表可以记录精准的时间。

  张居正上手去摸索,感受大钟的质感。

  “此等玩意可谓是精巧至极!”

  其余的内阁大臣也点了点头,他们一致觉得西洋的玩意做工很好。

  朱翊钧走上前来,他问向利玛窦:“可否将时钟调到准确的时间。”

  利玛窦捧起大笨钟,他就可以扭动后面的齿轮。

  内阁大臣们纷纷探头观看,不敢相信,这么一件东西是由那么多的小玩意构成了。

  “陛下,臣利玛窦将时钟赠送给你。”

  朱翊钧接过时钟,将它放在了方桌上,并问道:“你们觉得利玛窦如何?”

  内阁大臣们一时间真被震撼到了,他们纷纷点头。

  张居正向利玛窦询问道:“你们西洋人信得教,与我们大明天朝信奉的神仙有什么区别?”

  利玛窦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人,并无不同,教义所记载的上帝就是上古的神仙,只是在西洋的叫唤有变。”

  张居正见他将大明百姓的神仙说成上帝,乐呵呵地笑道:“这么说,西洋的上帝也就是我们大明上香的玉皇大帝。”

  利玛窦同张居正聊得十分投机,对方把天主教之中的教义和儒家的文化结合在一起,令内阁大臣们很好地理解,并且还能认同。

  朱翊钧望向他们相处的其乐融融,立刻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自己要找的人很靠谱。

  连海瑞这种的老儒学生都想要了解利玛窦,他恨不得将对方拉到自己的府邸,与对方探究上三天三夜。

  “既然你们也都熟知利玛窦了,那就谈谈你的看法吧。”

  朱翊钧咳嗽了一声,打破了他们的交谈。

  张居正和吕调阳两人率先说道:“臣等觉得西洋传教士利玛窦通晓大明礼仪,还懂西洋人的做派,可以胜任浙江镇海使。”

  海瑞也点了点头,他没什么意见。

  全场只有马自强一人低头沉默,并未和利玛窦进行攀谈。

  “马自强,你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马自强摇摇头,并说道:“臣觉得利玛窦虽然对我大明十分了解,但是让他胜任浙江镇海使,还是有些不妥。”

  马自强向来遵从礼仪,认为一个西洋人担任大明的官员,实在破了先例!

  朱翊钧并没有搭理他的话,反正只要他一个人反对。

  “朕觉得不妨让利玛窦试试。”

  最终朱翊钧决定明日早朝,告知满朝文武,利玛窦担任浙江镇海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