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克复中原子虚笑乌有

第122章 第一把火

  传令兵带着些许惧怕语气,开口道:“粮官来报,粮袋中所装九成皆是木屑砂砾!”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张允确认之后,有些木然。

  刘备则默默招来关羽,“二弟,你去查看一番我军粮草!”

  倒是魏延若有所思的样子,似乎想到了问题所在。

  蒯越负责粮草,却送来了砂砾木屑,事实已经显而易见了。

  “将军,粮草有失,当趁粮尽之前,退回鲁阳。”

  刘备附和:“张将军,文长校尉所言甚是!”

  “蒯越!”张允一拳锤在小案之上,“欲意何为!”

  发泄之后,他望向魏延,“就照文长的意思办,暂先退回鲁阳,查明情况!”

  魏延心说还查个屁,自家两位主君早怀疑到蒯越头上了,若蒯越做得绝,恐怕现在的鲁阳,都已在他掌控之下了。

  幸好父城还有一些存粮,若是原地断粮,怕是回不去了。

  张允刘备两军即刻行动,从父城撤离,另外派出快马加急将张绣与蒯越反叛之事传回襄阳。

  ……

  南郡,宜城。

  一场新雨过后,令宜城并不夯实的路面多了几分泥泞,踩上去又沾又吸。

  今日是铸造工坊开炉吉日。

  数辆马车进了宜城,直至工坊前,诸葛巡跃下马车,拎着袍角,小心翼翼地走到后方马车一侧。

  “使君,我们到了。”

  平平无奇的马车帘布掀开,一袭深青锦衣的刘表走了出来。

  等候在工坊前的人见状,皆是面露惊诧。

  这开炉之日,诸葛先生竟然……将荆州牧请了过来。

  真是牌面和噱头都拉满了。

  马氏马乾,向氏向开,县长韩暨以及一众县吏,皆躬身行礼,迎接刘表。

  “拜见使君!”众人齐道。

  “诸位免礼,吾就凑凑热闹,且随意些。”

  刘表边说边走,停在向开面前,“临沮长向巨达可是汝弟?”

  向开忙答:“正是!”

  “德珪未至江陵时,巨达便与枝江霍氏霍笃等族共赴江陵支援战事,表现甚好,待战事平息,表会举功授赏。”

  “多谢使君!”向开拱手致谢。

  “使君,这边走。”

  诸葛巡前方引路,刘表与之说笑着步入工坊,众人见状,皆发怔地相互张望。

  他们虽知诸葛巡是刘表宾客,多是因为故交诸葛玄的缘故。

  但今日一见,二者毫不生分的模样,关系何止是宾客啊。

  “先生与使君,似有一种难以言明的亲昵。”马乾道。

  向开点点头,“好似晚辈一般,莫非使君收了先生做义子?”

  说着,他低头看了眼身旁的向宠,若阿宠能拜先生为义父,那岂不是和使君也……

  “先进去吧。”

  韩暨压下心头思绪,对众人道,语气间稍有低落。

  今日的开炉手,恐怕轮不到他了。

  几人快步跟上,诸葛巡正给刘表介绍着工坊内的工位布置。

  依照工序布置工位,从熔锭,到浇筑,从各个配件打造到最终组装,皆是顺应“流水”之意,加上标准件的概念,令刘表啧啧称奇。

  “贤侄构思巧妙,难怪这么快能交付偏厢车。”

  诸葛巡笑答:“使君若有所需,尽管下单,新工坊所建,一律八折!”

  诸葛巡心头有一把算盘,虽是八折,却是赚的更多。

  因为先前最重要的铁料,是从黄氏转收的,而现在自己从源头掌握铁资源。

  加上宜城工坊占地面积巨大,工艺和工序都吸取了牛山工坊的经验和不足,变得愈发科学与合理。

  已经可以实现初步的批量化标准件打造。

  “此物用以防范北方骑兵,却有奇效,待府库充盈,再向贤侄购置一批。”刘表笑着,转而问道:“贤侄,这工坊如此之大,是为偏厢车打造的?”

  诸葛巡摇摇头,“非也,此工坊眼下以铸犁和打稻机齿为主,用以提升耕地与收割效率,至于灌溉用的龙骨翻车,依旧在隆中打造。”

  刘表心生感慨,先有亩产提升粮食产量,再有工具革新,提升效率,若诸葛巡之法普及至全州,会是何等样貌?

  刘表隐隐觉得:一個诸葛巡,胜十万雄兵!

  刘表压低了声音,凑近诸葛巡轻道:“贤侄,封你个农业从事,如何?”

  诸葛巡连连摆手,“诸事尚未步入正轨,巡焉能半途而废,使君见谅。”

  “就知你会如此说。”

  诸葛巡打个哈哈糊弄过去,引刘表来到熔炉之前。

  “首轮开炉,使君做个见证。”诸葛巡笑道。

  韩暨手持炬火,走到刘表跟前,将火把的木柄递出,道:“使君当面,暨焉敢逾越,请使君来。”

  刘表看一眼韩暨,又冲诸葛巡笑了笑,“那表便却之不恭,与有荣焉了。”

  伸手接过,塞入炉中,堆积的干草砰然引燃,继而是细枝粗枝,劈好的干柴,低下是铺满的木炭。

  “祝贤侄炉火,生生不息!”

  诸葛巡拱手作揖,表示感激。

  刘表这一烧,可不是简单的点火,宣扬出去,颇有背书之意。

  主要刘表还是荆州牧,那么便没有人可以觊觎宜城工坊,即便是荆襄四大族。

  诸葛巡这感激,是发自肺腑,可惜不能照相,不然诸葛巡肯定将这一幕照洗出来,悬之于墙。

  至于县长韩暨,这工坊也不仅仅只有一只熔炉,还是有第一把火的。

  只不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火,刘表当面,他也无话可说。

  炉火烧旺,向氏的铁匠们在老师傅的指挥下,开始忙碌起来,就在刘表新奇地观看之时,一匹快马穿过宜城城门,一众城门卫都惊呆了。

  “咱没眼花吧,刚才那是最高规格的快马黑旗传信?”

  “你没眼花,那就是!”另一人道。

  “宜城能出什么大事?”

  片刻后,旗手来到工坊,径直冲到刘表跟前。

  单膝一跪,双手呈上一封帛书,动作雷厉风行,十分干脆。

  “禀使君,鲁阳急报!”

  众人眼中皆是露出一抹惊诧,是何等了不得的大事,竟将报书追到了这里来。

  刘表一手抖开,展开一看,先是一愣,接着腿一软,差点踉倒,亏得身旁的诸葛巡眼疾手快,扶住刘表。

  “使君,发生何事了?”

  “蒯越与张绣反叛,北伐失利,张允与刘备,现困于衡山,只怕是……”

  -----------------

  求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