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强人锁男
刘一和刘二还在卸货,其余的武将则是在李通的带领下把中年男子一行人围了起来。
虽说这群人有二十多个,但是对于李通和刘虞来说,一打三甚至一打四都没问题,其他武将也都能一打二。
再加上钩矛的长距离特性、坐骑的加持,一身盔甲的防御能力。
真打起来只有李烁要担心自己的安危,这些武将是完全不怕的。
在钩矛的武力威胁下,中年男人屈服了,他终于松口:
“阁下是想要我们这手推车的话,尽管拿去便是,不要伤及我这些小徒弟的性命。”
这人收了二十多个徒弟,比绣娘都能耐,他俩放一起都能聊收徒心得了。
李烁也不想强人所难,但他真的眼馋这有轱辘的车子,勉为其难做了一次大反派,清了清嗓子开口:
“我不要那你们的手推车,我要你们在村子里住一段时间,为我们打造需要的各种东西,期间包吃包住,如果打造结束后你们还要离开,我会按照天数给你们银两,你们考虑一下。”
中年男子的脸色变了又变,李烁加了一把火道:
“或许你们也听说过现在往外逃的路都不太平,但我们这边一路走过来应该还算顺利吧?因为附近的一个百人匪窝被我们清剿了,这些驮回来的物资都是土匪寨里的。”
好赖话都说尽了,李烁觉得自己应当能说服中年男子,但最终还是刘虞开口:
“你说你们是新阳城中的工匠,那你知道一个姓胡的官员吗?前几年不愿降敌被当街砍了脑袋的那个。”
这样一说,中年男人有了反应,他开口道:
“我知道,胡大人当初说要我们自己打造兵器,誓死不降,我们这小工坊都接到了一些打造箭矢的活计,后来胡大人死了,新阳几度易主都保留了他的生产制度,让我们这些工匠打造兵器,所以我们才得以存活,直到现在新阳无主,我们这些干活的才打算搬走,另寻出路。”
刘虞笑了笑,胸有成竹道:
“胡大人的父亲和儿子差点被饿死街头,如今就在我们村中休养,你若是心有顾虑可以和我们去拜访胡大人的父亲,还有其他村民,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中年男人有些意动,答应了下来。
刘虞点点头,叫刘氏四武将快速把驴和马空出来,把李通和另外两个李氏骑兵的马留下,其余的全部牵好。
“我们带你们十人去其他村子走一圈,剩下的人就在王家村休息。还要劳烦主公为他们修建两处民居。”
刘虞的谋算实在让李烁倾佩,只是新阳城这一条线索,他就能将工匠们和胡老夫子串联在一起,说服工匠。
李烁将村长屋和旁边两处大房子建好,带着他们去休息:
“李通,你和四个部下先在村长屋凑合休息,吃的用的自己去仓库里拿取,旁边两处给小工匠们暂住。”
【木材-150】
【Lv.1民居+3】
李通领会了李烁的意思,剩下这一半人他自然会盯紧。
另一边,中年男人也选出来了十个人,准备跟着刘虞出发。
李烁也跟着刘虞一起返程了。
连续两天在这四个村子中晃悠,李烁也有些无聊了,原本骑马左顾右盼的他已经提不起兴趣,只想着赶紧办完事回去休息。
到了张家村,李烁叫来春花,询问她工钱的事情,刘虞则是找这五家村民挨家挨户询问他们缺什么用具,可以叫工匠打造。
至于价格,则是被刘虞隐瞒了下来,只字不提。
春花对钱财并不那么看重,她做医师开医馆,这些病人家属自然会给她塞钱塞东西,希望她用心治疗,治好了以后还会有感谢的礼物。
李烁是不希望这样的,他心中的医馆要和前世的公立医院一样,让大家都看得起病。
于是李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春花:
“我可以给你包吃住,每日开工钱,若有人来医馆问诊或你去人家出诊,都有额外的辛苦费,看病的人只需要自己出药钱和住院的病房费……”
春花不理解,但是李烁这么提了她自然就答应了。
也就是李烁总想着询问大家的看法,换个管事的安排大家干什么,每个人不也都照办。
李烁见春花答应,按照规矩给她修了新房子。
【木材-50】
【Lv.1民居+1】
离开张家村,来到陈家村。
中年男人见了胡老夫子,又看到胡大人痴傻的小儿,这才真正相信了李烁等人的话。
“我叫赵大壮,你们提的要求我可以答应,但是完成后我还是要离开,我的徒弟里如果有人愿意留下,我不会拦着他们,我这些徒弟虽说学艺不精,但日常做些东西够用了。”
赵大壮能够松口,余下的李家村自然就不用再走一遭了。
因为医馆和学堂需要的东西最多,优先给这两个功能房做家具。
系统建好的民居都是一样的,客厅卧室灶房茅厕和杂物房,其中配置一套家具。
要想开医馆,客厅是看诊室,有桌椅足够,卧室和杂物房要改成药房,就需要打造药柜,灶房用来煎药,也要改成几个独立的小灶台,而不是农村的大锅灶。
学堂则是要把杂物房改成藏书房,打造一些书架,客厅做教室,也需要更多的桌椅。
李烁在陈家村给刘虞他们修了一处新房居住,给赵大壮和徒弟修了两处新房。
【木材-150】
【Lv.1民居+3】
赵大壮对李烁变出来的木屋和家具啧啧称奇,虽然只是普通的木制家具,但做工精细严丝合缝,表面打磨平滑,也算是上好的工艺了。
最终赵大壮叫两个小徒弟回王家村送口信,刘一继续送李烁回李家村休息,刘虞等人则是留在了陈家村,名义上为赵大壮打造各种家具提供帮助。
李烁回到李家村又是快到晚饭时间,冬雪有些讶异他回来得比预计要晚,但还是手脚麻利去做饭。
刘一则是挨家挨户询问大家需要做些什么家具或者用具。
一时间,村里有了工匠的事情就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