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好运纸,好运连连
“好运纸?”
阿少古努力回忆,却一点印象也没有。
他负责府中的物资采购,偶尔也会去新华书店看看,所以对于长安城之中,各种纸张的价格和种类,都有一定的了解。
但从未听说过有一种纸叫好运纸。
难不成,这张纸能给人带来好运不成?
这沈三万,真当自己是傻子,拿这个来糊弄自己吗?
“沈掌柜,我拿你当兄弟,你拿我当傻子吗?”
“想什么呢?稍安勿躁,听我解释,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张纸叫好运纸了。”
沈三万倒不以为意,显然对这箱子里的东西有着十足的把握。
燕王果然是个聪明人,将人心看得比任何人都要透彻。
毫无疑问,长安城里,很多普通人,都愿意花几个铜板,买一张好运纸。
“这张好运纸之所以叫好运纸,是因为只要花一文钱买,就有机会得到一千贯的奖金。”
“等一下!”
沈三万还没说完,阿少古就打断了他:“沈掌柜,我是不是听错了?一文钱就能换一千贯,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阿少古啊,我只是说你花了一文钱,就有可能拿到一千贯,又没说一定能拿到。要不然,我的煤藕店,用不了一会儿,就得关门大吉了!”
“什么办法?沈掌柜,你给我介绍一下。”
阿少古满脑子里只有“一千贯”。
要是买十文钱的,自己还不成家财万贯的大财主了?
这好运纸,到底能不能带给自己好运?
“这张好运纸,是燕王殿下为了推广医馆而设立的,为的就是让大唐的百姓在生了病之后,有机会去医馆看病。好运纸,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购买它可以获得好运。具体的规则是,一张一文钱。
如果您抽中了第一名,那恭喜您,您可以凭它去煤藕厂换取一千贯钱。要是中了第二名,能得五百贯;同理,若是得了第三名,便可兑换百贯。
另外,还有十贯钱,百文钱,五十文钱,十文钱,五文钱等等奖励,就看你手气如何了。”
阿少古作为沈三万的第一位顾客,自然要好好解释一下。
事实上,沈三万这么一说,周围的其他客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一文钱换千贯,这样的诱惑对于普通人而言,简直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沈掌柜,照你这么说,你们怕是要赔得血本无归了吧?”
阿少古很想立刻掏出十个铜板买几张,看一看自己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不过,这一次,他学乖了,遇到不懂的地方,都会第一时间问出来。
“阿少古,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运气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因为幸运之神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在他们面前,所以他们买来的纸条上,很有可能会出现“谢谢惠顾”的字样。”
“当然,我们煤藕作坊是不会从中赚到一分钱的,大家的钱,有一半会作为奖金发放给大家,剩下的一半,则会作为医馆的推广费用,发放到大唐各地的医馆之中。”
沈掌柜虽然不明白燕王府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宣传医馆,但他也知道,这是一笔很有前途的生意。
“算了,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像我这样没读过书的也看不懂,先给我来十张。”
阿少古大概明白了这好运纸的含义。
说白了,就跟他去赌场一样。
不过,这收益也太高了点吧。
如果真的中了头彩,那就是一文钱换一千贯,简直……
1000倍,10000倍,100000倍,100万倍……
阿少古感觉自己的大脑都要短路了。
与此同时,他感觉自己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脑子里已经开始幻想着拿到一千贯钱该怎么花了。
先去一趟天香阁,看看雨雨小姐的舞技,然后再去一趟宝马马车行,买一辆马车,然后再去德香楼大吃一顿,再去西市人市买几个下人。
“咳咳!”
沈三万看着阿少古嘴角流着哈喇子,忍不住蹙眉轻咳了一声。
“喏,这是10张好运纸,请收下,祝你今天好运连连!”
“沈掌柜,我也要一个。”
虽然他们不知道中奖的几率有多大,但是光是听沈三万这么一说,就已经有不少人动心了。
一文钱而已,长安城里所有作坊的工钱,一天下来,少则七八文,多则十几文。
花一文钱赌一把,还是很划算的。
……
李世民一身便服,带着张阿难,从安化坊走了出来。
身为一代枭雄,李世民最关心的就是百姓的疾苦。
虽然百骑司每天都会向李世民汇报各种情报,但他还是会找机会,乔装打扮,四处走走。
这一天,他闲着也是闲着,便悄悄的离开了大明宫。
“张阿难,这里的小贩比以前多了不少。”
李世民看着街道上的小摊小贩,心中一动。
按理说,长安城之中,只有东市和西市可以买卖,其他地方不允许在大街上出售货物,但这条规定,并不严格,所以也就形同虚设了。
当然,东、西两市并没有衰落,恰恰相反,这几个地方比往年还要热闹。
只是东、西两市的规模都是有限的,所以再怎么扩建,也无法满足长安城里所有人的需要。
“陛下,听说燕王府的四轮马车作坊,已经研制出了一种轻便的推车,百姓们只需要推着这辆车,就可以在大街上随意叫卖。就连那些在作坊里帮忙的工匠们,也愿意在闲暇之余,推着这样的车出去做点小生意。”
张阿难当然知道,长安城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而且,燕王府的一举一动,他都看在眼里。
“之前想儿和朕提议,长安城里所有店铺的限制都应该取消,也可以适当地放宽宵禁的限制,这对朝廷和民众都是一件好事。”
李世民不得不承认,李想之前的提议,虽然有些荒唐,但现在看来,却是合情合理。
“陛下,臣以为,宵禁之事,事关长安城安危,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各大街巷之间的宵禁,也不需要太过严格,只要百姓们不上街,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