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神探缉凶(九十九)
此时的马玉林正在熟睡中,被急促的敲门声唤醒。得知情况后,他二话不说,披上衣服便匆匆出门。赶到祥顺旅社时,他的头发有些凌乱,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简单了解案情后,他掏出那支五节电池的手电筒,光束如利剑般划破黑暗,在旅社门口来回扫视。他一边仔细查看地上的足迹,一边向侦察员们询问:“那个坏蛋进没进屋?”
祥顺旅社门口,夜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地面,马玉林手中的五节电池手电筒射出一道刺目的白光,在斑驳的地面上扫来扫去。先赶到的侦察员凑上前,压低声音说:“听被害人说,那个人就站在门口,压根儿没进屋呢。”“哈哈,那就对上啦。瞧,这就是坏蛋的脚印哦。”马玉林的声音轻快活泼,手电筒的光束不偏不倚地落在一处若有若无的痕迹上。苏国林和侦察员文华赶紧凑上前去,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可看到的只有灰扑扑的地面,啥特别的痕迹都瞅不见,两人对视一眼,脸上写满了问号。“嘿,这不就是他跑的步子嘛!”马玉林大踏步向前走去,手电筒随着他的脚步左摇右晃,“要不是逃跑,步子能迈这么大?” 他的语调中带着一丝笃定,仿佛能透过地面,看到罪犯仓皇逃窜的模样。苏国林和綦文华眯起眼睛,顺着电光使劲瞧,除了凹凸不平的地面,依旧一无所获。但看着马玉林专注又自信的神情,他们选择了相信 ——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眼神比他们这些年轻人还要锐利,仿佛天生就有一双能看穿罪恶的眼睛。
马玉林不再多言,全神贯注地搜索着地面,脚步稳健地向南面的土墙走去。夜风吹过,带起几片枯叶,沙沙作响。十分钟的时间,他已追踪了五十米。当手电筒的光打在土墙上时,他停下脚步,语气坚定地说:“他就是从这儿跳出去的。” 众人定睛一看,土墙上果然有新鲜的蹬踏痕迹,砖石的缝隙里还挂着几缕布条,在夜风中轻轻飘动。
“看,这不就是那个坏蛋嘛!” 马玉林突然大喊一声,手电筒的光束迅速射向墙外。昏黄的灯光下,一个人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侦察员们顿时屏住呼吸,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如离弦之箭般冲了过去。可到了近前,大家却愣住了 —— 只见一个男子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鼾声如雷,仿佛天地间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马玉林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怒意,手电筒的光直直地照在男子的脚上。他大步走过去,对着男子的身上就是一脚,怒喝道:“哎呀呀,你这是在装什么呀?快起来啦!”那男子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脚吓了一大跳,猛地睁开眼睛,一个激灵坐了起来,揉了揉迷糊的双眼,满脸疑惑地问:“你们这是……要干啥呀?”綦文华笑嘻嘻地走上前,好奇地问:“你咋躺这儿呢?”“旅社没地儿啦,”男子缩了缩脖子,眼神飘忽不定,“我在这儿将就一晚。”
马玉林气得脸色通红,转头对綦文华说:“小綦,别跟他废话,就是他!把他铐上!” 他的声音不容置疑,带着多年刑侦生涯积累的威严。侦察员们对马玉林的判断深信不疑,綦文华毫不犹豫地掏出了手铐,“咔嚓” 一声,将男子铐住。
经过审讯,真相大白。这个名叫赵某某的辽宁义县人,因倒腾买卖赔了本,便心生恶念。他曾在这家旅社住过,对环境十分熟悉。当晚,他见打更人一直守在小卖店,偷盗不成便铤而走险,妄图抢劫。打伤打更人后,听到众人的呼喊,他慌了神,翻墙逃跑,躲在暗处。看到公安人员迅速赶到,他吓得不敢动弹,干脆躺在地上装睡,想等风头过去再溜之大吉。可他万万没想到,马玉林竟能在黑夜中循着他的踪迹,精准地找到他。从马玉林到达现场到抓获凶犯,仅仅用了一刻钟,这效率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马玉林又在一桩盗窃案中大显身手,他的智慧和经验,让年轻的侦察员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木营子公社衣家营子生产队十一小队的苞米地一片狼藉。一千多斤苞米不翼而飞,现场苞米秸秆散落一地,杂物凌乱,各种足迹相互重叠,密密麻麻,就像一团理不清的乱麻。几个年轻的侦察员蹲在地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焦急和无奈 —— 这么混乱的现场,该怎么找出盗窃分子的足迹呢?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再次请出马玉林。
马玉林赶到现场时,月光洒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他在现场缓缓转了一圈,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四周,最后在一枚足迹前蹲下。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地面,眼神专注得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已不存在。其他侦察员见状,纷纷围拢过来,心中满是期待。
“瞧见没?”马玉林抬起头,原本浑浊的眼睛此刻竟闪烁着光芒,他兴奋地指着那枚足迹,“这脚印就是那偷苞米的小贼留下的。”“为啥这么说呢?”一个年轻侦察员按捺不住,好奇地问道,脸上写满了疑惑。马玉林得意地用手指在地上比划着,解释道:“丢了一千多斤苞米呢,就算来的人多,那背起来也沉得很呢。你看这脚印,后跟踩得这么深,这肯定是他把苞米袋子往背上一搭,起身那一下留下的痕迹。”听了这番分析,众人茅塞顿开,原本有些低落的士气瞬间变得高涨起来。“就是他,咱们追!”马玉林说着,噌地一下站起身。别看他年纪大了,还饱受关节炎的折磨,但走起路来那叫一个风风火火,年轻侦察员们一路小跑,累得气喘吁吁,才勉强跟上他的步伐。来到一户农家,马玉林绕着院子溜达了一圈,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大手一挥,指着院子说:“就是这家,你们进去问吧!”侦察员们面面相觑,心想:马老师是不是走累了?又或者是想借此机会锻炼锻炼我们?不管怎样,既然马老师这么说了,那就进去看看。
这家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一听询问盗窃的事,立刻板起脸,矢口否认:“不信,你们找吧!” 侦察员们在屋里翻了个遍,又在院子里仔细查看,没有发现任何挖掘的痕迹,只能失望地出来找马玉林:“马老师,没有啊!”
“你们都瞅啥呢?”马玉林慢悠悠地问。“屋里呗。”“还有呢?”“院里也瞅了,没瞅见有挖掘的印儿。”
马玉林“嗖”地一下站起身,踮起脚尖,朝着院里张望,手指向大门口的棒子垛,乐呵道:“瞧见没,大门口那个棒子垛?你们快上那儿找找去!”侦察员们将信将疑地又进了院子,刚扒开棒子垛,众人眼睛就亮了——几百斤被盗的苞米整整齐齐地躺在里面!事后,一个年轻侦察员一脸钦佩地问马玉林:“马老师,你都没进院子,咋就知道赃物藏在哪儿呢?太神啦!不过,你咋就知道那苞米肯定在棒子垛里呢?”马玉林哈哈大笑,用粗糙的手掌摸了摸下巴的胡茬儿,笑嘻嘻地说:“我可不是神仙,也不会掐算,这全靠琢磨犯罪分子的小心思。他们老觉得柴禾堆这种地方隐蔽,藏东西安全,别人发现不了。可他们不知道,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纸是包不住火的呀!”听了这番话,年轻侦察员们对马玉林的敬佩又多了几分,他的智慧和经验,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刑侦教科书,值得他们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