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年轻人的声音和力量

来的人是医院的领导,并不是科室的领导,叶舒觉得奇怪。

领导也说:“你后面是不是还有什么安排,赶紧先交代处理一下,马上要去执行紧急任务。”

这个时候,霍亦晟的那半个西瓜的作用就来了。

叶舒后面要去学校上课,周小茹立刻表示:“我今天下午没有手术也没有门诊,我帮你去上课吧?”

叶舒也就没再跟她客气,道了一声谢。

霍亦晟这个时候也和领导搭上了话:“什么任务这么紧急?”

这个领导也是知道霍亦晟的,他再是一个领导,在霍旅长面前也不敢拿乔拿大,不过他自已也确实不知道更多的细节,只把自已知道的隐晦的提醒了一下:

“具体任务不清楚,上面派来了专车接人,不过倒是给了一个小时,说是让收拾一两件换洗衣服,大概率应该不会出省。”

霍亦晟了然了。

叶舒就道:“那我回去一趟,拿点换洗东西,等下在哪里集合?”

领导就给了约束一个身份牌:“就在咱们院门口,你动作稍微快点,等下还要去学校接人的。”

叶舒点头:“好。”

于是也不休息了,和霍亦晟一道往家里赶。

好在现在家离医院很近,霍亦晟今天还是开了车来的,所以大概十来分钟,叶舒就又回到了大巴车上。

手里多了一个手拎包,装着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

霍亦晟安抚她:“别担心,我回头去问问你老头子,究竟什么事。”

这突如其来的任务,尤其是那辆接人的中巴车,明显是上面特殊部门的啊。

但他之前一点消息都没听到。

叶舒:“好。”

有他在,有两个爸爸在,还有领导在,她相信,出不了大事的。

大概一个多小时后,中巴车停在了一个招待所门前。

招待所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般面向老百姓的,面向政府要员的,还有特殊的,只在特殊时候才会面向特殊人员开放的招待所。

叶舒他们现在到的就是寻常不开放的特殊招待所。

一人一间。

直到办完了手续,拿到了房间钥匙,叶舒他们还是不明所以,这次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啊?

叶舒看到了好几位医院的专家教授,比如沙老,还有各行各业的老者,专家。

像她这么年轻的,屈指可数。

她心中隐隐有了个猜想。

她在房间里才刚刚坐下,房门忽然又被敲响,十分意外的,她见到了李同志。

李同志笑着和叶舒打了声招呼,然后说道:“……我们有件事,需要你帮个忙。”

叶舒点头:“请讲,要是我能帮得上忙的话,我一定不会推辞。”

李同志:“明天开始,我们要组织召开全行业的意见会议,我们想请黄老也参加。”

叶舒挑了挑眉,懂了。

她干脆问道:“是不是已经有人去请过黄老,但是被他拒绝了?”

李同志:“是的。”

叶舒想了想,点头:“我可以试试。”

李同志立刻就安排车辆,送叶舒回了营区的家属院。

黄老还是住在叶舒的家里。

但是听说了来意,黄老直接摆手,对李同志说道:“我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外面的事情,我已经不管很多年了,脱节咯!”

“你们就算有什么要问我的,我的思想也是老思想,对你们可能根本起不到正面的作用。”

“叶舒她是我的关门弟子,也是现在年轻一代中十分优秀的一名医生,时代在进步,年轻血液很重要!”

“年轻血液的思想也非常重要!所以,不要再喊我了,你们现在应该多听一听年轻人的声音。”

……

到最后,黄老也没有跟着走。

可是,他的那一席话,却叫李同志十分的触动。

在车上,他一连重复了好几遍:“年轻血液的声音和力量!”

之前,叶舒还只是猜测,可如今听到李同志激动的喃喃自语,她已经可以肯定,这一次的秘密会议,主题就是高考!

果然,被她猜中了!

只是,这样大的事情,居然把她也叫来了,这是让叶舒十分意外和受宠若惊的。

然后,听取年轻人的声音,本身也是这一次会议的主题。

尤其叶舒是医学行业中当代现象级的翘楚,领导们都很注重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

所以,会议的第三天,当年长的老者专家们的意见卡成了一团麻线,各执一词,毫无进展的时候。

主持会议的几个领导终于把目光落向了年轻的群体,第一个被点名的就是叶舒。

既然是为了高考,叶舒想了想,最终还是从社会的发展说了说。

她是有立场的,因为她之前跟着领导出国执行任务过,她的举例就很简单:

“……如果我们自已就能研究制造出先进的医学仪器,又何必被人掣肘,受人压迫!”

“发展进步,迫在眉睫!”

叶舒的话很简短,但铿锵有力!

让争吵不休的老者们都停了下来。

有人吹胡子瞪眼:“这意思就是说我们年纪大了,不行了?”

眼看纷争又要起来,又有一位年轻的勇士站了出来,豁出去了:

“叶舒同志说的对啊,闭门造车,不进则退!想想清政府当年闭关锁国,是如何的窝囊!”

“现在教育已经出现了断层!难道我们要步他们的后尘吗?!”

“多少有识之士有才之人被困于泥沼,推荐上来的那些上大学的,居然连初中数学都不会!这要我们做什么研究?又如何进步发展?!”

叶舒其实说的还算保守,反倒是接下来的几位年轻人的论调都很激进。

当然,不止他们年轻一代的,还有些年长之人在为他们行业忧心忡忡的:“我们老了……但是年轻人跟不上,已经青黄不接了啊!”

他们这些言论都被整理出来,递交了上去。

会议结束了,但是他们却不被允许离开,依旧在招待所里住着。

为此,人心惶惶,一个个都闷在房间里,都不出来。

又过了三天,他们的房门被一个个敲响:“收拾一下,坐专车回家!”

与此同时,一条消息被刊登在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在收音机广播和电视上轮番播报。

高考,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