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父子债,何雨柱是大人物
第641章 父子债,何雨柱是大人物
董永是最后的处理方式不得而知,只知道此人离开了神州,这还是张华说的,上面有上面的交换方式,只要不防碍何氏,何雨柱不想过问,也过问不了!
只是董家似乎放弃了不少既得利益,对张家以及张家这一方的好处是巨大的,董家也因此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
光阴似箭,两年时间很快过去了,何雨柱也迎来了198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越来越好,
何雨柱如愿拿到了又一个营业执照,开启了完全商业模式;
直到这时候,大院的这些人才知道何雨柱已经早走了两年的路,在京城开了十八家分店;
闫家经过商议,也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学开个饭店,整不了那么大,规模小点还是可以的;
赚不了大钱,赚点小钱总可以的,阎家老大阎解成就忍不住了,闹了阎埠贵几次就成了!
“爸,我的想法是您最少得给我投资五千块钱,加之自己积赞的一千就够了,到时候给您分红,比放银行好使,如何?”
“解成,投资就算了,算借给你的,当然,这利息要比银行的稍微高一些,我和你妈老了,经不起折腾,当然,也想看你成功,但,这些年攒了些钱是养老用的,万一——”
何家的饭店阎埠贵去了,那么大的投资他们想都不敢想,光三层酒楼的装修就负担不起:
虽然这些年存了一点小钱,仔细算也没多少,因此,只能弄个消防考呢,租个小店面,放上桌椅板凳、炊具就可以干活了;
现在的关键是厨子,特别是手艺好,工资还不高的厨子到哪里找?没有厨子,饭菜不好吃就没有客人,没客人怎么赚钱?
看来要找何雨凯聊聊了,不知柱子的徒子徒孙有没有人,解成顾头不顾,没找好厨子就想投钱,还曙满志,真是··
“爸,我可是您儿子,您总不能还要利息吧?饭馆还没开起来就一屁股饥荒,这能成?”
阎解成无语,没想到老头子到现在还在想这些有的没的,自己可是家里的长子,开个饭馆还借这么多钱,情何以堪?
“那不成,亲兄弟还明算帐呢,你还有两个弟弟,这个拉一笔,那个拉一笔,怎么办?总不能一点养老钱也不放吧?”
阎埠贵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直接给你是不可能的,钱放在银行还有利息呢,给你有吗?
最重要的是失败了怎么办?做生意哪有一定能成的?亏了就啥也没了,一个个的盯着劳资的钱包,还有啥出息?
看看何雨柱,何大清离开后一个人撑起了何家,短短时间内成了大院第一家,何氏饭店的名气越来越大,成外地人必去场所,再看看自家老大,不能比;
最近听说何雨柱买了一个四进大院,专门给何大清搞了一个谭家私房菜,已经开始装修了;
再看看自家老大,四十多了开个饭馆还让劳资支持,都是一个大院的,老大还有父母支持,怎么就这么大差距呢?废物!
阎解成满脸的失望,媳妇认为可以用借的方式弄出来,最后还不还另说,可,老父亲的意思肯定要写借条,根本不可能!
“好,利息就利息,我给了,您借五千给,一年以后按七厘结算,如何?”
阎解成看着如日中天的何雨柱满脸的不甘,人家日进斗金,自己还在厂里拿着死工资,再不下海就没机会了,厂里的很多领导都开始下海赚大钱了,自己也要赚大钱,不能就这么耗着!
“签字吧!”
阎埠贵早知老大会答应,连文书都准备好了,涉及到钱的时候,父子也不行,该干就得干!
阎解成无语,这是吃定自己的样子吗?连文书都准备好了,不愧是那个算天算地的老抠啊!
但,阎解成也不想想,阎埠贵至少愿意借钱,向其他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呵呵,能借钱给你做生意,阎埠贵也不赖的;
只是,这要利息确实有点过分了,算计的有点过了,怪不得阎解成的脸色不好看呢!
阎家准备的时候,何雨柱的私房菜也开始了,四合院的门口什么都没有,招牌也没挂,经营模式是酒好不怕巷子深,要的就是在特定的圈子里口耳相传:
“老头子,私房菜算开张了,咱们不接散客,只有特定的人才来吃饭,主打一个隐秘;
我已经通过私人关系传播出去了,这里的服务员不仅要态度好,关键是不能乱说,希望您能把握住,否则,人就不来了!”
“老李,今儿这场所可是专门做谭家菜的,据说是何雨柱开的,保密措施很好,放心;
话说,你个家伙离开京城后就失去了消息,这几年在哪里发财?有好事不能忘了兄弟我!”
“哈哈,那是当然,咱们可是老兄弟了,有项目自然带着,离开轧钢厂后去外面看了看;
流连于港岛的花花世界,真是长了大件事,都不想回来了,京城毕竟是家,忘不掉的:
外面始终是个游子,现在情况好就回来看看,顺便找点发财的机会!”
“呦呵,你这是发大财了啊,衣冠楚楚,美女相随,不象我们这些人,象个土包子!”
“哈哈,老王过奖了,你们是没抓住机会,看看何雨柱,人家两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你们想必一点都不看好吧?”
李怀德似笑非笑的看着王厂长,这位退休后还想挣大钱,可,现在的你能拿出多少资源?
看看何雨柱,人家两年前就开始了,现在手里的钱或许比得上很多港岛富商了吧?
“不能比,人家备受领导重视,吃了第一个螃蟹,在京城商界的地位非同寻常,我们这些人可就不行了,落伍咯!”
王厂长尴尬的笑了笑,何雨柱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这些经常在轧钢厂吃饭的人确实捧场,但也仅限于捧场,没过多帮助:
现在退休了,想给后辈找条路子都不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自己没栽树,后辈咋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