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空中南水西调工程,遮天盖日的飞机震撼人心(求订阅)

人们恐惧未知的事情。

随着人类年龄加深,对一些自己不了解,并且不认同的事情,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你可以说这是固执,也可以说是不安全感!

在欧联邦这边的人看来,庞大飞机代表的是科技,也是带去毁灭的灾难。

制空权思维至今还在影响着无数的军事家和科学家。

人们无法忍受不受控制的灾难出现在外面,东方对欧联邦不安跟不自信的表现非常理解。

一百多年前,没断代、庞大无比的世界霸主大清就是因为科技落后,军事打不过,导致出现内部各种思潮。

艰难的环境会催发各类思潮,这些会深刻地改变人类群体的一切。

海外慌张,着急,还有无奈的时候,东方这边继续发展。

就如同世界各地军事冲突跟大战,东方内地却在电商百亿补贴大战的那张图一般,东方现在连自己这边都没搞清楚,搞明白了。哪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海外搞事情啊。

战略布局需要以5年,或者是10年才能体现出来的。

大秦计划是超级阳谋,只要东方科技的优势一直保持绝对优势,自然而然地就会让该计划持续进行下去。

这个急不来。

经过了一段时间调整和检验,千吨级别的洒水飞机进行了各种技术验证,调整了一些小毛病,随后又开始密集地测试。

到了10月份的时候,第一架飞机便迅速完成了从首飞测试到验证的大部分试验。

一切测试检验良好。

陈牧看到这个好消息后,便通知下属公司先试生产两架,把这些东西运往西北干旱沙漠地带,用战锤科技成立的沙漠农业进行灌溉作业。

虽然东方科技大跟各类材料都是大爆发,农业更是有多重科技提升,但是一些科技普及速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快。

部分传统且成本更低的农业技术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

超级洒水飞机主要是做技术验证使用,实事求是地检验这个飞机的设计效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十月中旬。一架实验飞机跟两架全新出厂的飞机直接飞往西北早就建设好的机场,开始淡水运输和水利灌溉服务。

……

大西北,内蒙,巴丹吉林沙漠,靠近外蒙的地带,战锤沙漠蔬果农场。

沙漠蔬果农场负责人阿巴林跟一帮人待在遮阳棚下,等待着大飞机的到来。

阿巴林他们很激动,因为他们知道战锤科技又给他们搞来了大家伙。

而且这个大家伙如果能达到一架次运输千吨水的规模,将会大幅度减少他们的支出成本,可以加速沙漠朝绿洲的进展。

阿巴林他们所处的位置在4年前还是一片贫瘠的沙漠。

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建设出了20万亩级别的绿洲带,但是消耗很大!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阿巴林很担心战锤沙漠农业因为资金力度不够,无力承担沙漠改造项目。

不过阿巴林所想的是多余的。

陈牧对沙漠改造是硬性的要求。

早在多年前,他就下达命令让公司在巴丹吉林建设出100万亩的示范农业基地,争取在15年内消灭承包沙漠土地附近五百万亩沙漠,并且将这些沙漠变成草原绿洲。

近些年来靠近水源的地带改造速度良好,但是恶劣地带的改造速度成效很缓慢。

不过阿巴林还有主人对巴丹吉林沙漠改造是有信心的。

早在2000年前,这里还是属于水草丰茂之地,具备重新恢复的可能。

就是想要将庞大的巴丹吉林沙漠改造成绿洲,投资额度极大。

根据专家团队和专业团队估算,想要让巴丹吉林沙漠100万沙漠土地恢复成绿洲,至少需要两千亿级别的资金和不少于10年的勤劳付出。

想要将附近500万亩沙漠变成草原,更是要付出5000亿级别的规模,还需要修通水利和灌溉系统。才能长久地让沙漠变成绿洲。

如此大的资金投入,一般公司根本承担不起!

几年前战锤沙漠农业接下这个任务后,并且跟当地说后,当地是懵逼的。

不过随着一系列合同签订,还有专营公司成立,立刻获得当地支持和配合。

要知道100万亩沙漠改造可以提供于万名以上的就业岗位,更可以配套的生产链和蔬果产业链,让贫瘠的沙漠变成新的绿洲。

虽然它成长速度慢,但这都是政绩。

发展到了现在,战锤沙漠农业一直处于开绿灯的状态。

不过再怎么支持,也无法消弭持续亏损的焦虑。

阿巴林很怕战锤沙漠农业科技因为实在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消耗,而宣布停止这个项目。

嗡嗡~~

阿巴林思索的时候,忽然听到太空中响起的噪音。

抬头看去,便发现几架庞大的飞机居然出现在天空中。

“嘶……好大啊!”

阿巴林从未见过如此大的飞机。

这些翼展几百米的人造科技在天空中仿佛巨无霸一般。

十多年前,安-225降落机场的时候,掀翻一阵云雾。让灰蒙蒙的地带恢复了晴朗。

而现在的洒水飞机更是有如此威势。

随着塔台指示,第一架飞机快速降落。

在阿巴林的目光中,他只看到飞机以一种类似栽跟头的方式朝机场落下,随后轮胎稳定落到机场跑道上,然后便是反推跟降落伞出现,阻拦了飞机滑行的速度。

“嘶……它可真庞大!”

“是啊,至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空中飞机。”

“呃,李技术长,你好像说错了吧?地月飞船才是咱们人类的最大造物飞行器吧?”

技术长是战锤沙漠农业的称呼,李技术负责的是沙漠农业绿化配合项目,职务很高。

李技术长哈哈笑了一下,说道:“这是低空飞机,那是月球飞船!都不是一个性质的。”

阿巴林哈哈笑了起来:“好吧,飞船就是飞船吧。听说咱们新建造的火星飞船会达到1.5公里,真期待自己有幸能够登上那样的飞船去旅游啊!”

因为是独一档的科技,东方跟战锤科技并没有隐瞒一些保密度级别不高的飞船建造项目。

战锤科技飞船设计公司跟东方新成立的星际开发机构配合,联合研制的太阳系飞船正在建造中。

因为东方准备现阶段是在火星进行殖民和长期驻扎,所以那款飞船被称为祝融一号。

不过大家更喜欢在民间称这款飞船为火星一号飞船。

这款飞船建造成本两千八百亿,预计5年内建造完成。

它内置生命循环系统,农业循环系统,可容纳800名人类和五千多台各式工业建设机器。内置火星开发和建设的基础配套冶炼设备,保证能让人类用最小的成本开发火星。

在未来,人类会在10年内往火星移民大概5000名科研人员,完成常驻、农业种植、合成科技、火星冶炼、矿产开发和科学考察、地质监测等一系列科学活动。

预计在15年内开通地-月-火星航班,争取在20年内在火星建造出合格的城市,容纳不少于10万人居住。

这些官方对外公布的消息在东方人这边看来是非常保守的。

因为月球这边建设容纳几万人的太空城市只用了两年半,东方应该具有绝对的实力和速度在火星完成基础建设项目。

火星开发规划的消息公布后,很多东方人都留言计划太过保守,应该在5年内完成火星常驻任务。

可惜东方的官方只用了「一步一个脚印,长久驻扎,能实现正向收益的驻扎才是最好的方式」,回绝了一些激进人士的快速在火星驻扎的要求。

现在东方只在火星那边部署了几百个卫星探测器和相应的地面机器科学探测装置,收集火星地貌和矿产和水源信息,寻找合适的人类聚集地建设项目。

扯远了,言归正传。

看着第一架庞大的飞机滑落到侧方跑道,第二架飞机也开始降落,阿巴林脸上露出憧憬之色:“乘坐火星飞船是很远的事情,但这个洒水飞机,我等下一定要厚着脸皮乘坐一下。”

“放心吧,这都是小事。只要咱们能够把沙漠改造好,别说这种洒水飞机了,更庞大的火星飞船咱们也能乘坐。”

“哈哈哈……呈您吉言了。”

等到第三架飞机降落到地面停机位置后,阿巴林跟李总技术员便从遮阳棚下来,乘观光电车去接他们。

没办法,这片沙漠什么都好,但是为了大家安全考虑,飞机场地建设得极大,双方距离七百多米,人走过去要很久的。

等到几辆观光车抵达飞机那边后,阿巴林更能感受到一股难以想象的巨大物体的压迫感。

之前离得远,他们感觉不到,随着越来越近,能感觉到眼前的飞机宛若外星科技一般。

这些飞机的轮胎都比他们的人还要高!

乃至飞行

员机组下飞机,都要使用专用登高梯子才行。

众人好一番寒暄拥抱。

“李技术长,阿巴林园长,三架飞机的水源已经准备妥当了,咱们这边的运水车准备好了吗?”

“哈哈,都准备好了。这次我们足足准备了70辆50立方的电动运水车,完全可以把这三千吨水运到沙漠园林之中。”

水的质量比较轻,一立方水大概为一吨,70辆大型运水车足足有3500吨,完全可以将这些水源运到合适的地方。

“好,那先让运水车装水,咱们说一下哪里需要大规模洒水的地方吧。”

留下专门引导接水的机组成员留下,阿巴林跟李技术长等人跟机长乘车前去办公室,商量需要大型飞机喷洒水源的灌溉区。

到了办公室,接了茶水,大家入座后,阿巴林便开始讲述起来。

“咱们需要大范围覆盖式灌溉的地方很多,主要是我们勾选的种植各类草地的区域……”

巴丹吉林沙漠除了要种植100万亩示范蔬果农业种植区,还有500万沙漠需变成草原草场。

虽然东方已经掌握超级耐旱、耐寒的植物,配合水质防蒸发混合物和微量元素,可以在沙漠种植草植,但是恶劣的沙漠天气让水源消耗极大。

需要大范围种植的草场,更是水源消耗大户!

在之前,战锤科技大部分投资除了机械跟抗旱植物培育,其他的成本都是水资源运输跟沙漠土壤改造上面了。

若不是东方有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战锤科技耗费巨资建造了长期的相应水源供给基地,沙漠根本种不活那么多的绿植。

而现在,随着千吨级别的运水跟洒水飞机抵达,一切都不一样了。

战锤科技完全可以直接从水资源丰富的南方或者是大海中收取淡水,然后运输到沙漠地带进行灌溉。

因为有核聚变作为驱动能源,驱动飞机的能源除了机组成员、前期飞机建设费用和后期保养费用,几乎等同于零。

只要飞机足够多,战锤科技完全可以来个空中南水西调工程。在东方地面没完成水力西调前,当作水资源运输的替代品。

南水西调和西水入藏水源工程,是东方提出的几个配套超级工程。

即建设各类管道,以核聚变为驱动能源,从巴巴羊、三哥那边等区域吸收淡水跟海水,跨越几千公里的距离,运往高原地区,然后通过建设的人工河完成对沙漠灌溉。

巴巴羊那边早就同意了这个项目,他们也缺少大量水资源,如果能够用足够多的海水转化成的淡水资源灌溉农田,将能养活无数人口。他们是积极配合的。

不想答应的三哥因为自己都嗝屁了,分出来的阿萨姆国可以获得不菲的水资源过路费,水源调运还可以减少他们的内部旱涝问题,自然也是持支持态度。

这个世纪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大概会在10年内完成第一期工程。

陈牧本是搞出来的救灾灌溉的洒水飞机,就这么以另外一种方式在这里发光发热了起来。

往后的一段时间,三架飞机每天在这里往返三次,每天运输淡水资源9000余吨。十天时间就运输了10万吨水资源。

这些水资源大幅度缓解了沙漠农场的水资源紧张问题。

三架飞机还在太空中进行了对草原的洒水灌溉服务,让大片草场获得了生命之水的补充。

直到忽然接到了一个紧急灭火的消息,他们才停止工作,准备完成他们的主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