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威压宇内的东方文化已成世界顶流,何时才能书同文?(求订阅)
战锤科技总部。
陈牧闭目倾听小锤讲述集团今年财务报表。
经过近8年的发展,战锤科技已经成为了横跨尖端材料、尖端医疗、顶尖化学、顶尖生物、超级农业、环境改造、核子能源、航空航天、空天运输、宇宙探索、武器研发、车辆生产、人工智能、量子超算、虚拟现实等硬件设备供应商。
战锤科技尽可能地保持低调,很多人东方人已知道战锤科技的外溢的产品,已经渗透到民间方方面面。
还好战锤科技的产品除了生物医疗,其他方面对接的都是企业跟大公司。
战锤科技也一直保持合适的价格和营销方式,尽可能地不沾染民生领域。
加上战锤科技在一些敏感区域经常选择让官方交叉持股,让利于民的想法,让战锤科技变成了半国企,半民企的存在。
战锤科技很多领域一直保持先进地位,部分敏感领域则和官方共同持股,达成了企业研发运营和生产,官方监督和分红的和谐一面。
在撕碎老鹰之后,战锤科技原本迟滞各类设备销售额还有数量呈大幅上升的局面。
从高端医疗用品到各类特种机械,复杂材料等,销售额都有进步。
原本每年营收达到7500亿的医疗领域,今年上半年就达到4500亿,全年有望突破万亿规模。
该领域的利润高达百分四十二!
不过营收高,研发也不少,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百分之三十五的研发资金投入。每年研发资金就近两千亿。
复杂材料,尤其是事关大量基础建设的复杂材料领域,更是有跳跃式地提升。
之前战锤科技高端材料价格每年大约为2500到3000亿之间,今年预估不低于4000亿。
在航空航天,民航和特种运营方面也是如此。
比如之前就在东方普及「各类型倾转翼飞机」曾在三哥阿萨姆帮丧尸危机中展现风采。
随着各方市场被打开,倾转翼飞机订单直接排到了十年后。
倾转翼飞机的市场也从六千多架提升到全球的1.5万架!
人工智能,量子超算这些领域因为太过敏感,东方暂时没有开通个人服务,只针对官方和特殊机构服务。
这些领域每年营收只有区区的1100多亿。
但是这些领域却是万丈大厦的根基,暂时不允许轻易朝民间商用的。
随便将这些领域投入到商用中,将会造成大量就业人员失业,让无数人破产。
不过时代一直在发展,东方的官方也知道人工智能跟量子计算领域最终会走向民间。这些年来一直带动这些领域发展,争取研究更适合人类使用的产品。
如量子计算机的体积已经开始大幅度降低,算力也开始进行相应阉割和工业设计,预计会在10年内推广到民间。
汽车制造方面战锤科技占有率极低,每年生产的特种车辆更是在之前的订单支付完成后开始大量降低。
现在汽车工厂年产汽车不超过5000辆,但是这些车辆的利润跟价格却非常高。
战锤科技的汽车,最基本的都要百万起步。
顶尖的更是50亿级别,把奢侈品的高价演绎得淋漓极致。
战锤科技如此定价,没有让人感到价格过高,大家都认为这些东西价格非常便宜。
比如最顶级的汽车,整体由稀有金属打造,黄金、铂金等稀有金属就是一些零件,配套的核聚变发动机,能量效应装甲护罩还有单独人工智能才是重头戏。
五十亿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因为你有50亿现金,也买不到现车。
这种车都是给重要又特殊的人士配备的,比如东方很多重要科学家都会配备这些车辆。
至今为止,东方已经生产了137辆这种车子了。
很多车子都是战锤科技以公司名义赠送,科学家去世后就会收回公司使用。
能够采购这种汽车的商人只有几个,比如菊厂的老总,能源公司的高层。
一般身价上千亿的商人,连采购渠道都没有!
这些车子才是身份的象征!
这也让明明每年生产极少的车辆,却能在汽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力的公司。
如果说汽车领域只是生产一些给友商一些震撼,那么虚拟现实设备跟虚拟现实平台则是公司,甚至是官方的现金奶牛了。
陈牧从生产出虚拟现实设备的时候,就知道这玩意绝对不能自己掌控。
虚拟现实设备跟技术都属于平台。
而想要让平台发展壮大,离不开全体人们的支持。
想要大家的支持,你必须要让这些东西出去。
所以在陈牧搞出来了虚拟现实设备跟虚拟平台后,他就通知战锤科技虚拟现实事业部的人,直接将公司利益进行了分割。
东方可以允许垄断企业的存在,但绝不允许掌控民生和大家意识的东西存在。
所以战锤科技放弃虚拟现实领域面对用户的第三方研发。专注平台运营维护和体验,专注虚拟设备制作和升级服务。
为了取之于民,陈牧还公开出让战锤科技虚拟现实分公司的股份,以类似终身授权分红的方式,每年分给东方养老基金和官方医疗领域。
养老和医疗的那些人,每年只有分红权和极少的财务监督权,没有参与运营权利。
这种方式虽然让战锤科技失去了很大利润,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地笼络了更多普通人。锁死大量竞争对手的发展空间!
我在战锤虚拟平台玩游戏,赚虚拟游戏币,即便是产生的营收也有百分之五十进入了养老领域,这些领域还是我自己的。
我为什么要在你的平台玩虚拟游戏呢?
如果这种方式在没有溃散的老鹰那边搞,肯定会被各方针对,因为老鹰就是一个由无数公司和利益团队组成的散装联邦。
但是这种事情放到东方来操作,却具备生存的土壤。
既然你已经成为垄断了,让更多的人受惠自然变成了责任。如果持续地为富不仁,一毛不拔,东方必定会出现无数竞争对手。
有钱能使鬼推磨!
老祖宗的这句总结说得就很好啊。
科技的进步并且在民间普及后,带来的是民众生活质量大幅度改善。
工业化时代的领先时代的科技产品,先发优势非常明显且具备竞争力。
所有产品,所有当代伟大的公司,都有竞争对手存在。
想要保持这个领域的先进性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人类是和人类相互竞争的。
领先公司安于现状的心态会让他们在一定时候松懈下来,并且对对手产生傲慢之心。
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大企业衰落的时候了!
随着时间推移,企业跨时代的产品开始落后,各方竞争对手都想加入时代洪流之中分一杯羹,商业竞争频繁出现。
远的有常见的盐铁贸易,最近的有汽车生产和贸易。
而现在,随着地球各方秩序文明开始渐渐恢复正常,没有鲜血,一切要遵守一定规则的商业竞争也在悄然进行着。
商业竞争是残酷的,但也是温和的,双方未来会分出高下,但是可控的商业竞争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
强大的东方科技跟世界各地形成代差,产品行销世界,大赚特赚的时候,其他地区的远见之人没坐以待毙,而是选择积极应对。
人类从来不缺少英雄。
人类也从来不缺少野心家!
资本更是如此。
没有人只想着当老二,都有想要获得更多,得到更多的心态。
富裕了几百年的老欧联邦,旁边北极熊,还有一些有些实力竞争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也想获得更多,想要继续躺在高科技产品上挣钱。
不过最近几年,吸收东方先进科学理念已经悄然成为世界主流,人类精英的共识。
以东方释义权定义的科学,文明定义,已经在人类世界成为流行文化。
东方的文明供各方人士积极参研,学习吸收和消化。
之前的欧联邦内部一盘散沙,没法跟东方比。
现在更加比不过了!
但物极必反,老鹰崩溃让那些人很担心太强的东方忽然对他们动手。
东方的实力强大到让他们窒息,而他们不想死。
为了减缓东方完成对西方的绝对主导,让自己的文明获得一定的喘息机会,他们暗中联合起来,组成脆弱但又坚强的攻守同盟。
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民间上的。
广泛的合作项目里,吸收东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已经成为必选题。
资助李远研究赛博义肢和机械臂,只是他们看中的一个具有商业前景的项目罢了。
最近一年。
欧联邦跟北极熊还有沙漠国多方联合,不仅在资助东方一些研究经费困难的科学家,而且还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前去东方学习先进的知识。
东方想要让人类实现天下大同,必定会保持一种开放迎接的心态。
而这正是欧联邦等地区所需要的。
他们认为只要能够多学习东方的知识,为他们所用,就有机会完成东方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壮举。
东方人能行,我们也能行!
我们要以东方人为学习目标,积极学习东方的知识,然后转化成自己的。
这就是世界各地现在的想法。
根据一些统计公司的研究报告,自从老鹰被肢解后,各方势力入驻老鹰当债主的时候,世界各地积极学习东方文化的学校和机构呈几何式增加。
一些靠近东方的地区,甚至直接取消英语,专门学习中文。
原本一些音译符号文字的东南亚诸国,也在积极开会,争取抓紧把中文变成自家的第二语言。
比如在东南亚跟东方非常好的东帝文,大马等,他们直接全面吸收东方文字。
如此激进且毫无保留地学习东方文字,自然是有原因的。
早在陈牧暗中提出了大秦计划的时候,东方就开始跟西边的字母文字进行了有规划的切割。
这种切割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逐渐切割,吸收西方英文的一些优点融入专业科学领域中。
先说最常用的计算机吧。
在初代计算机语言编辑的时候,研发国主要是英文区,他们具备先发和绝对优势。
而中文计算机编译语言也有,但是更复杂,更占用内存。然后就是学习者的习惯跟一些隐形的知识壁垒了。
东方学习英文编译的很多,辛苦学习中文再去学习中文,这不是降低门槛,让其他人抢自己饭碗吗?
加上英文区科技前沿发展一直不错,导致中文编辑软件没有太多市场。
随着科技发展,各类设备的硬件内存和运行性能持续增加,加上数学算法优化,中文编辑软件已经具备生存土壤。
当时陈牧直接召集专业团队,直接优化「易语言编辑」,通过各方优势让东方中文计算机语言建立绝对优势。
随着弱人工智能出现,中文计算机语言成为了必须学习的项目。
现在的计算机领域,你不学习中文编辑软件,就是自绝于最先进的科学文明。
你会无法跟最顶尖的同行进行交流。
这就是科学进步配合市场对人类的影响。
当足够多的精英使用中文编辑软件,并且东方国力强大到令人窒息的地步,将中文变成辅语言,甚至主语言已经有了土壤。
提一下英文缺点。
中文跟英文词汇量对比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
英语的常用词汇3万-5万个,规范+非规范词汇总量约100万个,普通人掌握3万-5万个词汇就能进行基本的阅读和交流。
普通人都这个样子了,各专业研究者更是需要掌握几万-十几万不等的专业词汇。
所以英语是一门入门简单,但精通非常困难的语言,普通人与专业人士之间有着巨大鸿沟,基本无法进行交流。
中文的常用汉字3000-5000个,汉字总量约2万个,词汇约15万个,还有数量不可统计的成语、歇后语等固定短语。中文是以“字”为最小单位,所以理论上2万个汉字能组成无限量词汇。
单从字词组合来说,汉字是不变应万变,即“字”的总量保持不变,最近大规模添加词汇,还是100年来的元素周期表上的那一百来个。中文词汇可以无限量组合。
而英文唯一不变的是26个字母,词汇需要不断更新才能应付不断出现的新事物。
可以想象的未来,随着人类文明进步,英文新词无穷无尽,最终让知识的传播变得非常困难!
几百年以后,一个医学生仅在专业词汇学习上的时间就可能是令人绝望的!
除了这个,中文的精确性和模糊性也是不能比较的。
中文可以需要精确的时候精确,需要模糊的时候模糊,千变万化。而英文到底是精确还是模糊,谁都说不清。
不知不觉中,东方的文化,文字,还有自身,都已经成为人类世界最顶流的存在!
距离大秦计划中的书同文又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