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
王小明哭着说不是自己偷的,但除了他之外没有人有动机偷这笔钱。
他被学校开除了,他的父母也因为这件事在村里抬不起头。
只有狄浩知道真相。
那天中午,他看到李军把钱放在书包里后去食堂吃饭,书包就放在教室里没人看管。
狄浩趁着没人的时候,拿走了那一百块钱,然后在下午体育课的时候,趁着大家都在操场上运动,悄悄地把钱放进了王小明的书包。
他选择王小明作为替罪羊并不是随意的。
王小明平时就有小偷小摸的毛病,曾经偷过别的同学的笔和橡皮,只是数额不大,没有被发现。
更重要的是,王小明曾经跟着李军一起嘲笑过狄浩的穿着。
狄浩觉得这样的安排很合理:李军失去了最信任的狗腿子,而王小明失去了前途,而真正的正义是他亲手执行的。
高中时期,狄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学校。
在那里,他遇到了来自各个乡镇的优秀学生,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但狄浩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格:成绩优秀,性格孤僻,不与人深交。
他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能够准确地判断每个人的动机和目的。
对于那些试图接近他的同学,无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他都保持着警惕。
高二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更加印证了他性格中阴暗的一面。
班上有个叫陈丽的女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人也长得漂亮,是很多男同学暗恋的对象。
她似乎对狄浩有些好感,经常主动跟他说话,还会在学习上请教他问题。
刚开始狄浩对她保持着一贯的冷淡,但陈丽的坚持渐渐打动了他。
他开始相信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会无条件地对他好,也许他可以尝试着信任一个人。
然而这个美好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狄浩听到陈丽在厕所里跟其他女同学说话:“跟狄浩在一起学习确实有用,他那么聪明,成绩肯定不会差。等考上大学后就不用理他了,谁会真的喜欢一个穷鬼?”
那一刻,狄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愤怒和屈辱。
他意识到自己又被人利用了,而这次伤害他的不是敌人,而是他差点信任的人。
但他没有当场发作,而是选择了更加隐蔽的报复方式。
期末考试前,陈丽因为身体不舒服请了几天假,错过了重要的复习。
她回到学校后,请狄浩帮她补习功课。
狄浩同意了,还很认真地给她整理了笔记和重点。
考试结果出来后,陈丽的成绩出现了大幅下滑,特别是数学和物理,几乎不及格。
她拿着狄浩给她的笔记去找老师询问,才发现里面有很多关键知识点都是错误的。
陈丽找到狄浩质问,狄浩只是淡淡地说:“可能是我记错了吧。”
因为这次考试成绩的下滑,陈丽失去了保送重点大学的机会,只能参加高考。
而狄浩依然是年级第一名,获得了保送资格。
从那以后,狄浩更加确信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家人之外,任何人都不值得信任。
所有接近他的人都有自己的目的,所有的善意都可能隐藏着恶意。
唯一安全的做法就是保持警惕,绝不轻易相信任何人。
而当有人试图伤害他的时候,他会用更加阴险的方式进行报复,让对方付出比他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