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调整酒瓶大小

周四,林天早早来到了厂区。

“天哥,房地产的事都忙完了?”林家声见到天哥出现在办公室还挺惊讶的。

还以为天哥最近忙得都没时间过来厂区。

“你找一下做瓶子的工厂,把这两款玻璃瓶做出来。”林天把画好的图纸递给林家声。

林家声看着图纸上的两个瓶子,从形状和尺寸上来看,他猜不出要装什么。

一个是巴掌大的长方形瓶子,一个是细长的圆柱瓶身,后者看着还能装酒,但是比现在的酒瓶尺寸小很多。

倒像北冰洋汽水瓶子,但是比那还细一点。

“天哥,做出来后要装什么?”林家声一脸疑惑。

“装酒,之后还会做新的包装贴上去。”林天解释道。

这更让林家声想不明白,“无缘无故为什么要换包装,而且这包装瓶的容量也太少了,可能只能装得下现在酒瓶的一半。”

“定价自然不能和原来的一样,不然别人也不会买。”同样的价格,傻子都知道选份量大的。

一大一小两个酒瓶,如果价格一样,大家肯定会选大瓶,所以如果天哥一定要用这两款酒瓶,那定价肯定要降低一半。

但是忙活这么多是为了什么?

现在的酒不是卖得好好的吗?

林家声等着林天给他解惑,拿着图纸看着林天,好像林天不把这事说明白,他不会执行任务似的。

“你觉得我们卖的最便宜的酒,贵不贵?”林天问道。

“不贵。”林家声平静说道,最便宜的酒虽然标着十块钱,但是只要是会员就能以一定的折扣买这酒,也就是说这酒连十块钱都不用。

哪怕不是店里的会员,店里偶尔也会做营销活动,这酒的价格也会有一定的折扣。

真正以原价买酒的人还真不错,只要对店里的活动多留心,就能省一到三块钱。

所以他不觉得他家的酒贵,当然也有卖九十九块的酒,不过这酒能卖出去多少,大家都不强求,最主要还是靠最便宜这款酒的销量。

天哥怎么突然提酒的价格。

“你觉得这酒不贵,是因为你收入高了,但是还有很多人的收入不高,想买一瓶十块钱的酒都不舍得。”

“但是如果我把价格降低到五块钱,他们可能就觉得这价格便宜,自己够得着,就会掏钱买,当然对于我们来说也没吃亏,毕竟酒的容量也减少一半。”林天解释道。

“天哥,如果觉得十块钱一瓶的酒都贵的人,他们不是更舍不得花这钱买酒吗?”林家声想起以前在红星村的日子,大家手里有一点点钱都是想着吃饱饭,怎么会掏钱买酒,有钱当然是去买粮食和买肉。

“如果每个人都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的话,我这策略确实行不通,但是人都是软弱的动物。”

“赚钱越难的人,越需要酒精来麻痹自己。”

“很多人一个月赚不到多少钱,但是他们还是会花一笔钱在抽烟喝酒上!因为这两样东西有成瘾性,让他们暂时忘记生活的艰苦。”

“所以他们哪怕吃得再差,也会省钱去买烟买酒,我把价格降下来就是降低他们的购买成本,他们自然会买。”

赚钱辛苦,赚钱少就会节俭?会减少生活的必要支出?

恰恰相反,哪怕他们饿一天都得买烟买酒。

所以他这种改动未必没有市场。

加上他接下来是去经济更不繁荣的地区卖酒,有必要做这个调整。

林家声脑海中闪过不少片段,好像还真是天哥说的那样,赚钱少的人更不想着明天的日子怎么过,以后怎么过,当下过得开心最重要。

所以他们手里有多少钱就会花多少钱。

原来不是手里有闲钱的人才会买酒喝,手里哪怕只有一点点钱的人也会买酒喝。

天哥想做这群人的生意?所以才想通过改小包装把价格降下来。

这样能让更多的人买得起他们的酒。

“天哥,我明白了,我现在就联系工厂那边,让他们把这两款瓶子做出来,也让印刷厂根据瓶子的尺寸做新的包装。”林家声也不质疑林天的决定,脑海里想的都是工作。

“行,先做一批出来试试市场的反应,反应不错再加上生产。”林天说道,“价格是原来基础上的六折,这样每卖出一瓶酒的利润比原来的还高。”

容量减半,但是价格打六折,相对来说利润率是提高了一点。

林家声在心里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天哥的精明,谁都没他会算计。

不过正是这份精明算计,才带着他走出红星村那个小地方。

林家声心里还是佩服他的。

最后他带着小许一块出去,前期两人一块去谈,后面的工作肯定是让小许跟进。

现在他也不用事事亲力亲为了。

所以平常干什么都会带着小许。

林天见人都出去了,打开一整张地图,地图都要把桌子铺满了。

林天把整个北方所有的城市都看了一遍。

接下来要拓展业务,快速拿下整个北方市场,但是有些小城小镇就完全没有拓展业务必要了。

不通火车的地方,他送货都要额外租一辆车,运输成本又高了。

一年到头赚的钱,可能刚好能维持运作。

还不如让当地的一些店铺自发上城里进货,如果他的酒在城里卖得好的话,自然能吸引到别人目光。

所以他也没必要浪费力气在小城小镇上。

就好像红星村酿出来的酒,在红旗镇上也卖得不算太好,只有镇上几个饭店进货,甚至连一家店都开不起来。

所以在老家招募经销商也很难把生意做大,让他们去其他城市拓展业务,势单力薄很难把生意做好。

外地人去陌生的城市做生意,很容易被陌生人排挤。

林天从林家国、镇长、还有三叔公寄上来的信知道他们拓展业务很不顺利,哪怕他写信教他们怎么去做,也很难做好。

他人没回去指导,只靠他们自己摸索,是难了点。

其实跟方法也没多大关系,经济越不好的地方生意越难做,不能完全怪他们能力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