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7章
过了一会儿,他才有些结巴地说道:“怎……怎么会这样?徐局长,您可得想想办法啊,这要是查出来什么问题,我这公司可就完了呀!”
徐峰看着姚总惊恐的模样,心中暗自得意,觉得拿捏住了姚总的命脉。
他严肃地说道:“姚总,你也别慌。事情虽然棘手,但也不是毫无办法。不过,这需要咱们俩密切配合。”
姚总赶忙点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徐局长,您说怎么办,我都听您的。”
徐峰的身子往前倾,压低声音说道:“现在调查组正在查,一旦查到咱们头上,你公司不仅会面临巨额罚款,搞不好还得吊销执照,你也得进去。但要是咱们统一口径,相互配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姚总听着徐峰的话,心中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他深知自己在项目中的所作所为一旦曝光,后果不堪设想。
见姚总面露惧色,徐峰话锋一转,开始抛出诱饵:“姚总,你也别光担心眼前这个危机。要是这次能顺利过关,以后华阳县的优质项目,我第一个想到你。凭我的关系,给你公司牵线搭桥,让你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在政策扶持、资源分配上,也少不了你公司的好处。”
姚总心中开始权衡利弊。
一边是眼前可能倾家荡产、身陷囹圄的巨大危机,另一边是未来看似诱人的利益承诺。
他想着自己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公司,不能就这么毁于一旦。
况且徐峰在官场人脉广泛,或许真有能力帮自己度过难关。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姚总咬了咬牙,说道:“徐局长,我跟您干!您说怎么统一口径,我都照办。”
徐峰见姚总答应,心中稍安,说道:“好!咱们得编一套说辞,把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违规操作都掩盖过去。就说当时是因为项目时间紧迫,县里又急于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希望能尽快打造出示范项目,给其他地区做表率。所以在招投标流程上,有些环节就走得稍微快了些。但这么做实际上都是为了项目更好地实施,早日落地,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给老百姓谋福利。”
两人开始仔细商讨细节,将每一个可能被问到的问题都想好了应对之策。
最后,徐峰又特意强调:“姚总,这件事关系到咱俩的身家性命,绝不能有丝毫泄露。你回去后,叮嘱公司里参与项目的人,都得守口如瓶。要是谁敢透露半点风声,我饶不了他!”
姚总连忙点头说道:“徐局长您放心,我回去就交代,保证一个字都不会漏出去。”
商讨完毕,徐峰再次严肃地看着姚总,说道:“姚总,咱们现在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咱们齐心,一定能躲过这一劫。”
姚总应和道:“是是是,徐局长,咱们同舟共济。”
……
高世伟带领的专案组,自调查开始,便仿佛陷入了一片荆棘丛中,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
那些本该作为关键证据的资料,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不翼而飞。
而相关证人更是如同商量好了一样,要么对专案组避而不见,玩起了“躲猫猫”;要么面对询问,来个一问三不知,装起了糊涂;更有甚者,已然统一了口径,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使得调查工作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僵局。
专案组办公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烟雾在空气中弥漫,灯光昏黄,更添了几分沉闷。
成员们整日眉头紧锁,唉声叹气。
有人烦躁地将手中的资料扔在桌上,忍不住发起了牢骚:“这还怎么查下去啊,啥线索都被他们掐断了,咱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另一个成员揉了揉疲惫的眼睛,无奈地附和道:“是啊,这些人肯定早有准备,把能堵的漏洞都堵上了。咱们费了这么大劲,结果连根毛都没摸着。”
“可不是嘛,每次刚有点头绪,就马上断了线索,感觉他们就像在暗处盯着咱们,咱们的一举一动都被他们掌握了。”
一位年轻的成员满脸沮丧地说道。
“关键是那些证人,一个个都跟铁了心似的,咱们好话歹话都说尽了,就是撬不开他们的嘴,这次的调查工作简直比登天还难!”
又有人气愤地抱怨着。
“咱们这么拼命,到底有没有意义啊?说不定人家早就把后路都铺好了,咱们再怎么查也是白费力气。”
不知谁说了这么一句,让原本就压抑的气氛,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情绪都低落到了极点。
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气,却又无处发泄,只能在这抱怨声中,暂时舒缓一下沉重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