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1章

在周欢的不懈协调下,华阳县乡村振兴和产业转型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总算是初步得到了解决。

然而,周欢心里清楚,想要顺利实现他为华阳县勾勒的宏伟蓝图,人才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

毕竟,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嘛。

就拿生态旅游开发来说,这可需要专业的旅游规划师来设计独特新颖的景点和线路,还得有营销专家来进行全面有效的市场推广。

但华阳县的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在吸引这类人才方面着实困难重重。

周边发达城市的旅游企业,凭借着更高的薪资待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就像磁石一般吸引着人才,使得华阳县在这场人才竞争中明显处于下风。

即便好不容易招聘到一些人才,可本地配套设施不完善,生活便利性差,也留不住人,导致人才流失的情况极为严重。

而绿色农业发展同样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这需要精通绿色种植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的专业人才,以及擅长农产品深加工工艺的技术人员。

华阳县本地的农业技术人才大多局限于传统种植养殖领域,对于新兴的绿色农业技术掌握十分有限。

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想要吸引到高端的农业技术人才简直是难如登天,这也极大地制约了绿色农业产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

尽管市委吴春华书记已经承诺,会协调相关部门,为华阳县提供更多人才引进的便利政策,但周欢心里清楚,像人才引进这样关键且复杂的事情,绝不能仅仅干等着市委的政策落地。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他们必须主动出击,积极想办法,才能真正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

于是,周欢把张振海、刘现春、胡媛媛、高世伟等人叫到了办公室开会,群策群力,一起商量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案。

……

办公室里,众人围坐在一起。

周欢目光平和地扫过众人,说道:“同志们,咱们华阳县如今产业转型发展到了关键阶段,资金问题暂时解决了,可人才匮乏又成了拦路虎。大家都清楚,没有人才,咱们的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都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今天把大家叫来,就是希望集思广益,讨论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别怕说错。”

周欢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千层浪,会议室里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常务副县长张振海率先发言,他微微皱眉,认真思考后说道:“周书记,关于生态旅游人才这块,我觉得咱们得向市委争取专项的补贴政策,给人才提高薪资待遇。毕竟,大家出来工作,待遇还是很重要的。”

“同时,咱们得赶紧推动建设人才公寓,完善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让人才来了能安心留下来。”

“另外,咱们还得主动出击,带领旅游部门到各大旅游院校和一线城市举办招聘会,把咱们华阳县生态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和特色优势宣传出去,吸引人才关注。”

周欢听后,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赞许:“振海的想法很务实,待遇和环境确实是留住人才的关键。现春,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