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势如破竹

就在奴隶解放风暴席卷藏北的时候,曾经强大的吐蕃帝国不但没能做出任何反应,还不顾一切的爆发了内乱。

说起来,这场内乱的始作俑者还是武从文,谁让他把吐蕃国主赤松赞布的人头,腌透了挂在马上呢?

不过武从文也有话说:老子本来是想送这家伙回拉萨的,多好的敲门砖啊!奈何这厮自己不争气,走半道自己挂了......

也不知是人性的贪婪,还是对自家的地理优势太自信,赤松赞布的四个儿子在得到父亲的死讯后没想着报仇,反而先争起了皇位。

大王妃抱养的长子松丹和小王妃生的次子俄布之间率先争立,大臣们随之分成两派,各自纠集军队在拉萨城外展开大战。

双方还没厮杀出胜负,其他地方的贵族、将领一看,“呦呵!这皇位还能用抢的?既然你们抢得,我凭什么抢不得!不就是个王子嘛,赤松赞布又不是只有两个儿子!”,于是又扶持了赤松赞布的第三子德玛和第四子扎西加入了皇位争夺。

四方大军在拉萨城外混战一月有余,最后还是大王妃技高一筹,拉拢收买了一批原本支持二王子的大臣,突然控制了布达拉宫,这才暂时终结了这场内乱。

俄布率残部逃往了母亲老家孟域【今西藏山南市洛扎县一带,靠近不丹】,稍稍恢复实力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扩张,陆续占领了布让和象雄【两地也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河谷地带,和孟域共同组成了后世的阿里地区】,割据称王。

德玛和扎西也分别逃回了支持他们的地区,吐蕃王室由此分成四支,相互之间仍然征伐不断。

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年之内......

【特别标注:以上情节纯属架空杜撰,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

华夏八年,十一月。

藏区入冬,风雪漫天,华夏军被迫在通天河【金沙江上游】西岸的玉树地区过冬。

可华夏军停了,已经暴涨到十五万的解放奴隶大军却没停止,这一路的缴获养活不了这么多人过冬,之前的杀戮也消弭不了他们心中的千年怒火。

他们把食物留给老弱妇孺,让这些人在华夏军的庇护下留在玉树,自己穿着缴获来的各色衣物,拼着冻死饿死继续向东,杀奔杂多。

杂多地区的贵族领主们,没想到这群疯子这么不要命,猝不及防之下被打破了堡垒,解放奴隶军获得了宝贵的过冬物资。

华夏九年,二月。

熬过了风雪的解放奴隶军再次启程,转向西南抵达巴青。

此地贵族领主已经做好了准备,联合起来在草原上摆出了牦牛阵,一时间两万解放奴隶军前锋尸横遍野。

但那些世代喝人血、吃人肉的大老爷们,低估了奴隶们积压千年的怒火,也低估了觉醒百姓所能爆发出的力量。

后续五万解放奴隶军主力紧跟着到达,踏着同伴还没凉透的尸体开始了疯狂进攻。

贵族军中的奴隶临阵反戈,让那些前一天还在哈哈大笑的老爷们,连逃回城堡的机会都没有!

五月,解放奴隶军抵达那曲。

这次贵族老爷们学乖了,根本不和这些贱民野战,只依靠地利缩在高大的石头城堡里坚守。

为了不重蹈巴青老乡的覆辙,他们还提前屠了手下一万奴隶青壮,只留下女人和孩子当肉盾。

解放奴隶军攻击受阻,险峻的山道被尸体堵满,崖壁下战死的勇士摞了几米高。

危急时刻,武从文率军赶到,一路再苦再难也没舍得扔、没舍得用的三门小炮立了大功。

这种拆卸后可用马匹驮运的小炮,其实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野战迫击炮,弹道是个大大的弧线,正好能越过障碍直接打到高处的城堡。

也是华夏军运气好到了极点,第三轮齐射就有一发炮弹炸中了城头的石堆。

这些守城利器下方的粗木支架被炸断,如同开闸洪水一般从城头倾泻而下,淹没了解放奴隶军攻击前锋的同时,也填平了山道上的沟沟壑壑。

趁着城头守军混乱,又一波解放奴隶军蜂拥而上,手脚并用的冲过了山道,用华夏军提供的炸药包炸开了城门。

杀戮开始,血腥而彻底。

城中的奴隶青壮早被贵族老爷们自己解决了,剩下的女人和孩子也在几天的攻防战中消耗了个干干净净,还活着的全部都是仇人!

攻下那曲,大军转向南下,挡在吐蕃国都拉萨前面的就只剩下了重镇当雄。

直到此时,已在布达拉宫继位的松丹才想起了三个兄弟,慌忙派出信使请求他们助战,并许诺事后正式封王。

三位王子倒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虽然都没倾尽全力,却也各自向拉萨派出了援兵。

华夏九年,六月中。

两方在美丽的纳木错岸边展开了决战。

纳木错是古藏语,“错”就是湖的意思,有时也做“措”,纳木错就是“天湖”,藏地三大圣湖之一。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面积超过两千平方公里【古时】,最深处超过120米。

安小乙的目光时不时瞥向身边的哥哥,垂链钢盔下的脸庞皴裂透红,这是长时间风吹日晒,外加高原反应留下的痕迹。

耶律平没有注意到弟弟的眼神,目光始终死死盯着大纛下那个威严的身影。

他永远忘不了当年,就在自己和妹妹最绝望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出现的就有陛下。

耶律平不恨母亲,那一路上看见的人间惨剧,让他明白母亲只是想让自己活下去......而在吃掉妹妹之前,母亲一定会先走一步......

他恨女真人,深入骨髓的仇恨,甚至也有些怨恨父亲......

他还恨自己当年年纪太小,没能赶上那场灭金之战!

好在父亲去了,那也让他在心底彻底原谅了父亲。

安小乙感觉到了哥哥身上散发的气息,他有些担心。

大军开拔不久,他就觉得越走越高,自己的头也越来越晕,等到实在坚持不住的时候,已经连站都站不起来了。

日常行军不能骑马,哥哥就一路背着自己,父亲要照顾其他将士,没精力顾及兄弟俩。

安小乙能看得出,其实哥哥也和自己差不多,状态很差,一天下来把嘴唇都咬破了好几次。

可是情况即便再艰难,仗还是要打,一小股吐蕃骑兵埋伏的很好,突然发起了进攻。

哥哥只来得及将自己扔上了旁边的马背,自己甚至来不及拔刀,就那么赤手空拳的冲了上去。

在自己看来,那些吐蕃人的武技很差,直来直去的根本没什么招式,如果放在平时,自己保证能一个照面就杀死两个。

可哥哥的状态太差了,跑了几步后便自己摔倒,看着那柄破空而至的弯刀,自己想叫,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就在自己已经绝望的时候,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大叔突然出现,用肩膀狠狠撞开了哥哥,自己却被弯刀砍掉了半个脑袋。

更多的战友杀了上去,很快淹没了那一小股敌人。

父亲在不在其中自己不知道,但那一刻安小乙终于真正懂得了“战友袍泽”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