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生椰拿铁yyds
第625章 怎么不按剧本来的?
小
大
听到傅友文这话,郁新和古朴都微微愣了愣,也十分意外:一个白身都能直接跳到正三品,回头对方再把陛下哄开心了……下回该往哪儿跳了?
你一户部尚书,这你都没意见的?
当然,二人也不会暴露自己那点小心思,愣了片刻后立刻收敛心神,正经地回答了傅友文的话:“下官二人回来路上没耽搁多少时间,这个夏原吉的确还没有走远。”
说完,郁新试探着问道:“大人这是……?”
傅友文双眼微眯,道:“差人把他喊来。”这时候,他也从讶然之中回过神,平静下来不少,在书案后再次缓缓落座。
丢出这句话之后。
傅友文便单手靠在桌案上,凝神沉默下来,看起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好,下官这就交代下去。”郁新应了傅友文的话。
而后似有深意地看了傅友文一眼。
脸上露出一抹释然:「我就说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能沉得住气的?现在他知道这事儿了,下一步自然是想着该如何阻止,这第一步,便是见见这个夏原吉了。」
「现在傅大人有意出手了,我便只管打鼓就是。」
想到这里,郁新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先按照傅友文所说,差了人去找夏原吉,又吩咐了下面人给公房这边奉上糕点和茶水,和傅友文、古朴三人等待起来。
……
另外一边。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情况相似,骤然经历了今天这般大场面和大起大落,自然而然便聊在了一起。
“二位先生,出了这道门,便算外面了,宫里的人呀,哪儿能去哪儿不能去,都是有定数的,奴婢未得诏令不敢轻易越出,不过往下的路都是直的,二位先生只需循着道一路往前,便可出宫去了。”
直到引路的小太监告了辞,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夏原吉和林承轩这才如释重负地齐齐松了口气,昏暗的宫灯下,二人额头上都还带着些汗珠,神色惶恐。
“维喆兄,一跃入龙门,恭喜啊。”林承轩拱手一礼,主动打招呼道。
他虽是民间工匠,却是家道中落至此,被牵连之前家里自然也是让读书习字的,相比来说,他更算大半个读书人才是,所以说话、礼数上,都颇为周全。
“都是陛下的恩典,承轩兄也一样得蒙圣恩,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夏原吉礼貌性地回了个礼,道。
说完,他便意味深长地回头看了一眼被笼罩在夜色中的皇宫,脸上反而无多少喜色,长叹了一口气:“陛下这份恩典……大是大,在下心中自然万般感念陛下此番知遇之恩,可这恩典太大,便也越显眼。”
林承轩也不是什么笨人,自然知道对方意指为何,当下默然没有说话,也不敢在这墙院之内说什么闲话。
只收起面上寒暄的神情。
替夏原吉露出了一丝担忧——刚才他在乾清宫虽默默苟着,却是眼见着发生了什么的,而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林承轩和夏原吉同为白身,自然更能把夏原吉的才能看在眼里,从下午到晚上这么长时间里,也同样够他对夏原吉的秉性了解一二,虽然二人认识不久,但林承轩还是忍不住替夏原吉担忧起来。
想到这些。
有些感慨地在心中暗道:
「向来便是人心难测,你得了好,旁人或许便得不了好,也或许看不惯你太好……」
「只怕还得有好一阵儿闹的呢。」
正当二人之间气氛略显沉闷的时候。
便突然察觉到,另外一边的不远处,一道影影绰绰的身影朝自己这边的方向急匆匆而来,这道身影很快显现在昏黄的宫灯光亮里,不难辨认出——像是什么衙门里的门房或小厮。
而看对方的目光。
显然是冲着自己二人来的。
不知道来人具体是何人,夏原吉和林承轩当下觉得身体有些发紧,提着一口气不敢吐出来,目光中露出几分警惕。
“敢问二位……可是夏原吉夏先生,和林承轩,林先生?”来人在他们面前驻足而立,开口问道。
听到自己的名字。
夏原吉和林承轩心里更有些紧张了,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容易失了分寸的,面上还是作出一副平静的样子:
“在下夏原吉。”
“在下林承轩。”
二人礼貌性地拱了拱手,应声道。
那小厮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赶上了二位先生。”
而后便自我介绍并说出了来意:“小的是从户部衙门来的,咱们户部尚书傅大人,想请夏先生和林先生一见。”
“户部尚书……”
“傅大人……?”
夏原吉和林承轩一边呢喃着,一边看向彼此,瞪大了眼睛。
这特么的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刚才他俩还在说起这事儿,说起这令他们骤然飞跃的封赏和恩赐……没想到这还等不到第二天,惊涛骇浪便要拍打过来了,直接就是户部尚书找上门儿来了!
林承轩自己倒是还好。
虽得了大封赏,却也并不显眼,尤其是在夏原吉这个显眼到让人眼睛都睁不开来的存在下,他就更容易被忽略了。
不过对于夏原吉,他还挺替对方担忧的。
夏原吉这个正三品户部右侍郎,受冲击最大的,除了今天一起上课的郁新和古朴之外,就是户部尚书了。
这事儿给他带来的威胁,可绝不止一星半点的——一个被陛下重视成这样的副手突然横空插到户部去,此人是否会桀骜不驯?是否会恃宠生娇连他这个上司都不放在眼里?是否会有朝一日哄了陛下高兴踩到自己头上去……?
桩桩件件,都是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必必然面临的问题。
「维喆兄这是要不妙了啊……」
「户部尚书……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来者不善。」
林承轩暗暗腹诽道。
见夏原吉和林承轩都沉默住了。
面前的小厮也担心事情办砸,小心点试探询问道:“夏先生?林先生?可否随小的去户部走上一趟?”
夏原吉回过神来。
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是在下失礼了,本该学生去拜见傅大人才是。既然是户部尚书大人相请,学生自然不敢推辞。”
他当然没有拒绝的份儿,不然说起来便是她仗着陛下的这份恩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桀骜不驯……了。
任命都还没下来就把自己顶头上司得罪一番,属实不智。
事儿来了,躲是躲不过的。
总之,纵然对方一定会对自己带着敌意,但这天子身侧,对方总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对自己不利。
林承轩自然也是摆出一副谦恭的样子,拱手道:“那便烦请带路了。”
完成了上面的交代,小厮也开心,暗暗松了口气,笑着对二人伸手虚引:“二位先生请。”
在衙门小厮的引路下。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一路穿过几个回廊与门洞,不多时便来到了户部衙门之内。
整个衙门上下都是一副灯火通明的样子。
一间间办公房的门窗上透出里面的人忙碌的影子,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显得格外大。
一路被引到最里面的一间公房门口,这种嘈杂、聒噪、和忙碌,才逐渐远了些。
公房没有关门。
夏原吉和林承轩都能直接看到里面的人——共有三个,其中两个是熟面孔:一起听了一下午课的郁新和古朴。另外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则坐在最中央的书案后,神色为凝。
三人都没有说话,更让里面的气氛显得格外沉重。
“二位先生请吧,小的这边告退了。”负责引路的小厮完成了任务,缓缓退去。
夏原吉和林承轩紧绷着一根弦。
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走去。
尽量摆出一副谦恭的样子,拜见道:“学生夏原吉/草民林承轩,参见傅大人、郁大人、古大人。”
郁新和古朴直起身来,交换了一个眼神,
古朴站起身,有些酸涩地道:“这怎么敢当?如今升迁调令虽未正式下达,但此乃陛下金口玉言、亲自封赏,是下官该喊一句「夏大人」才是。”
这就是他的不平。
明明自己这次的确捡了大便宜了,可却突然有一个原本什么都不是的人,压在自己的上头,这就很不美丽了。
这种心理其实很普遍。
就像后世那些公司不论大小,只要有空降兵,必然平静不了,是一个道理。
古朴这一番话既是做场面,同时也是一句暗戳戳的撺掇和刺激:“夏大人乃是陛下看重之人,别说一个正三品的封赏,日后的前途,更远大着,可莫要折煞下官了。”
说完,他先是看了一眼郁新,随后目光便落在了正中间书案后的傅友文身上。
户部的衙门公房,当然是户部尚书才最有话语权。
古朴本以为,自己这话必然要挑起傅友文心里的警惕,可却见到傅友文脸上并无多少怒意。
只是平静地坐在书案后,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盯着面前的夏原吉好一顿打量。
沉吟了片刻后,便是一阵带着些许苍老意味的笑声:“哈哈哈哈!不必如此多礼,事情嘛,老夫也大致听他们俩讲来听过了,年纪轻轻便能得陛下如此重视,直接晋封正三品户部右侍郎,是英才,也是前途无量啊。”
“待明日正式的调令下来。”
“你们二人便也算老夫这户部的干员了。”
“尤其是你夏原吉,日后必然会有不俗的成就,比老夫这老头子,有前途多啦。”傅友文一边捋胡子,一边笑着对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寒暄道。
和朱允熥看中的人为敌??
傅友文一想到这个念头,都忍不住头直摇:「又不真是什么生呀、死呀、危急存亡……之类的事情,老夫惹那肚子里毛黑水儿的,嫌命长呢吧?」
而且他不仅不敢惹,也觉得自己不能惹。
当今这位开乾陛下到底有多深,傅友文不知道,但他知道,至少以自己所能探到的深度来论……他的才能、智慧、谋略……都是世间无人能及的!
这也是傅友文会因为朱允熥空口白牙一句话,就相信他,就说服颖国公傅友德离京去沿海,就为了朱允熥一句没头没尾的「朕自有计较」而全然信任他……的原因。
在傅友文看来。
朱允熥会把一个没有官身的国子监学生,直接抬成正三品,更大的可能不是他乱来,而是……夏原吉这个人,身上有真东西、真文章!
所以此刻,傅友文反而格外礼待。
不过傅友文这「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反应,却是让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当场有些懵逼——嗯?这啥情况? 怎么这位户部尚书不按照正常剧本来??说话这么客气?
这时候,二人心里都只有三个字:不理解。
不过,注意到傅友文的最后一句话, 夏原吉心中还是不由警铃大作,心里一片忐忑:「日后我……比他这个老头子更有前途……?听着倒是真情实感,可这会不会是……笑里藏刀的阴阳怪气?」
夏原吉一时还真拿不准。
当下只能躬得更深,赶紧把这客套话还回去:“傅大人这可妄自菲薄了,也太过抬举学生了……学生资历浅薄,傅大人却自大明立朝以来便一直在为大明鞠躬尽瘁,学生万万不敢与大人比个万一,学生实在惶恐。”
说话的同时,夏原吉紧张得心跳都有些快:
这特么到底是真心假意啊!
而,他这话一出。
坐在书案后的傅友文竟是直接站起,从书案后抽身而出。
不急不缓地走到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面前,伸出已经褶皱和长满斑点的手,亲自将夏原吉扶起身来。
一张老脸上没有旁的,只有笑意、平静、慈和,像是一个长辈在对晚辈进行谆谆叮嘱:“你这才是妄自菲薄了不是?”
“大明朝的未来是年轻人的,而在这些年轻人之中……除了陛下身边自小便伺候着的三宝公公,只有你夏维喆一人,得了陛下如此重视与青睐,足以证明你撑得起大明这片未来!”
你一户部尚书,这你都没意见的?
当然,二人也不会暴露自己那点小心思,愣了片刻后立刻收敛心神,正经地回答了傅友文的话:“下官二人回来路上没耽搁多少时间,这个夏原吉的确还没有走远。”
说完,郁新试探着问道:“大人这是……?”
傅友文双眼微眯,道:“差人把他喊来。”这时候,他也从讶然之中回过神,平静下来不少,在书案后再次缓缓落座。
丢出这句话之后。
傅友文便单手靠在桌案上,凝神沉默下来,看起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好,下官这就交代下去。”郁新应了傅友文的话。
而后似有深意地看了傅友文一眼。
脸上露出一抹释然:「我就说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能沉得住气的?现在他知道这事儿了,下一步自然是想着该如何阻止,这第一步,便是见见这个夏原吉了。」
「现在傅大人有意出手了,我便只管打鼓就是。」
想到这里,郁新暗暗长舒了一口气。
先按照傅友文所说,差了人去找夏原吉,又吩咐了下面人给公房这边奉上糕点和茶水,和傅友文、古朴三人等待起来。
……
另外一边。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情况相似,骤然经历了今天这般大场面和大起大落,自然而然便聊在了一起。
“二位先生,出了这道门,便算外面了,宫里的人呀,哪儿能去哪儿不能去,都是有定数的,奴婢未得诏令不敢轻易越出,不过往下的路都是直的,二位先生只需循着道一路往前,便可出宫去了。”
直到引路的小太监告了辞,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夏原吉和林承轩这才如释重负地齐齐松了口气,昏暗的宫灯下,二人额头上都还带着些汗珠,神色惶恐。
“维喆兄,一跃入龙门,恭喜啊。”林承轩拱手一礼,主动打招呼道。
他虽是民间工匠,却是家道中落至此,被牵连之前家里自然也是让读书习字的,相比来说,他更算大半个读书人才是,所以说话、礼数上,都颇为周全。
“都是陛下的恩典,承轩兄也一样得蒙圣恩,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夏原吉礼貌性地回了个礼,道。
说完,他便意味深长地回头看了一眼被笼罩在夜色中的皇宫,脸上反而无多少喜色,长叹了一口气:“陛下这份恩典……大是大,在下心中自然万般感念陛下此番知遇之恩,可这恩典太大,便也越显眼。”
林承轩也不是什么笨人,自然知道对方意指为何,当下默然没有说话,也不敢在这墙院之内说什么闲话。
只收起面上寒暄的神情。
替夏原吉露出了一丝担忧——刚才他在乾清宫虽默默苟着,却是眼见着发生了什么的,而他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
林承轩和夏原吉同为白身,自然更能把夏原吉的才能看在眼里,从下午到晚上这么长时间里,也同样够他对夏原吉的秉性了解一二,虽然二人认识不久,但林承轩还是忍不住替夏原吉担忧起来。
想到这些。
有些感慨地在心中暗道:
「向来便是人心难测,你得了好,旁人或许便得不了好,也或许看不惯你太好……」
「只怕还得有好一阵儿闹的呢。」
正当二人之间气氛略显沉闷的时候。
便突然察觉到,另外一边的不远处,一道影影绰绰的身影朝自己这边的方向急匆匆而来,这道身影很快显现在昏黄的宫灯光亮里,不难辨认出——像是什么衙门里的门房或小厮。
而看对方的目光。
显然是冲着自己二人来的。
不知道来人具体是何人,夏原吉和林承轩当下觉得身体有些发紧,提着一口气不敢吐出来,目光中露出几分警惕。
“敢问二位……可是夏原吉夏先生,和林承轩,林先生?”来人在他们面前驻足而立,开口问道。
听到自己的名字。
夏原吉和林承轩心里更有些紧张了,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容易失了分寸的,面上还是作出一副平静的样子:
“在下夏原吉。”
“在下林承轩。”
二人礼貌性地拱了拱手,应声道。
那小厮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赶上了二位先生。”
而后便自我介绍并说出了来意:“小的是从户部衙门来的,咱们户部尚书傅大人,想请夏先生和林先生一见。”
“户部尚书……”
“傅大人……?”
夏原吉和林承轩一边呢喃着,一边看向彼此,瞪大了眼睛。
这特么的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刚才他俩还在说起这事儿,说起这令他们骤然飞跃的封赏和恩赐……没想到这还等不到第二天,惊涛骇浪便要拍打过来了,直接就是户部尚书找上门儿来了!
林承轩自己倒是还好。
虽得了大封赏,却也并不显眼,尤其是在夏原吉这个显眼到让人眼睛都睁不开来的存在下,他就更容易被忽略了。
不过对于夏原吉,他还挺替对方担忧的。
夏原吉这个正三品户部右侍郎,受冲击最大的,除了今天一起上课的郁新和古朴之外,就是户部尚书了。
这事儿给他带来的威胁,可绝不止一星半点的——一个被陛下重视成这样的副手突然横空插到户部去,此人是否会桀骜不驯?是否会恃宠生娇连他这个上司都不放在眼里?是否会有朝一日哄了陛下高兴踩到自己头上去……?
桩桩件件,都是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必必然面临的问题。
「维喆兄这是要不妙了啊……」
「户部尚书……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来者不善。」
林承轩暗暗腹诽道。
见夏原吉和林承轩都沉默住了。
面前的小厮也担心事情办砸,小心点试探询问道:“夏先生?林先生?可否随小的去户部走上一趟?”
夏原吉回过神来。
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是在下失礼了,本该学生去拜见傅大人才是。既然是户部尚书大人相请,学生自然不敢推辞。”
他当然没有拒绝的份儿,不然说起来便是她仗着陛下的这份恩宠,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桀骜不驯……了。
任命都还没下来就把自己顶头上司得罪一番,属实不智。
事儿来了,躲是躲不过的。
总之,纵然对方一定会对自己带着敌意,但这天子身侧,对方总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地对自己不利。
林承轩自然也是摆出一副谦恭的样子,拱手道:“那便烦请带路了。”
完成了上面的交代,小厮也开心,暗暗松了口气,笑着对二人伸手虚引:“二位先生请。”
在衙门小厮的引路下。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一路穿过几个回廊与门洞,不多时便来到了户部衙门之内。
整个衙门上下都是一副灯火通明的样子。
一间间办公房的门窗上透出里面的人忙碌的影子,噼里啪啦的算盘声显得格外大。
一路被引到最里面的一间公房门口,这种嘈杂、聒噪、和忙碌,才逐渐远了些。
公房没有关门。
夏原吉和林承轩都能直接看到里面的人——共有三个,其中两个是熟面孔:一起听了一下午课的郁新和古朴。另外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则坐在最中央的书案后,神色为凝。
三人都没有说话,更让里面的气氛显得格外沉重。
“二位先生请吧,小的这边告退了。”负责引路的小厮完成了任务,缓缓退去。
夏原吉和林承轩紧绷着一根弦。
只能硬着头皮往里面走去。
尽量摆出一副谦恭的样子,拜见道:“学生夏原吉/草民林承轩,参见傅大人、郁大人、古大人。”
郁新和古朴直起身来,交换了一个眼神,
古朴站起身,有些酸涩地道:“这怎么敢当?如今升迁调令虽未正式下达,但此乃陛下金口玉言、亲自封赏,是下官该喊一句「夏大人」才是。”
这就是他的不平。
明明自己这次的确捡了大便宜了,可却突然有一个原本什么都不是的人,压在自己的上头,这就很不美丽了。
这种心理其实很普遍。
就像后世那些公司不论大小,只要有空降兵,必然平静不了,是一个道理。
古朴这一番话既是做场面,同时也是一句暗戳戳的撺掇和刺激:“夏大人乃是陛下看重之人,别说一个正三品的封赏,日后的前途,更远大着,可莫要折煞下官了。”
说完,他先是看了一眼郁新,随后目光便落在了正中间书案后的傅友文身上。
户部的衙门公房,当然是户部尚书才最有话语权。
古朴本以为,自己这话必然要挑起傅友文心里的警惕,可却见到傅友文脸上并无多少怒意。
只是平静地坐在书案后,一双有些浑浊的眼睛,盯着面前的夏原吉好一顿打量。
沉吟了片刻后,便是一阵带着些许苍老意味的笑声:“哈哈哈哈!不必如此多礼,事情嘛,老夫也大致听他们俩讲来听过了,年纪轻轻便能得陛下如此重视,直接晋封正三品户部右侍郎,是英才,也是前途无量啊。”
“待明日正式的调令下来。”
“你们二人便也算老夫这户部的干员了。”
“尤其是你夏原吉,日后必然会有不俗的成就,比老夫这老头子,有前途多啦。”傅友文一边捋胡子,一边笑着对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寒暄道。
和朱允熥看中的人为敌??
傅友文一想到这个念头,都忍不住头直摇:「又不真是什么生呀、死呀、危急存亡……之类的事情,老夫惹那肚子里毛黑水儿的,嫌命长呢吧?」
而且他不仅不敢惹,也觉得自己不能惹。
当今这位开乾陛下到底有多深,傅友文不知道,但他知道,至少以自己所能探到的深度来论……他的才能、智慧、谋略……都是世间无人能及的!
这也是傅友文会因为朱允熥空口白牙一句话,就相信他,就说服颖国公傅友德离京去沿海,就为了朱允熥一句没头没尾的「朕自有计较」而全然信任他……的原因。
在傅友文看来。
朱允熥会把一个没有官身的国子监学生,直接抬成正三品,更大的可能不是他乱来,而是……夏原吉这个人,身上有真东西、真文章!
所以此刻,傅友文反而格外礼待。
不过傅友文这「完全不符合常理」的反应,却是让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当场有些懵逼——嗯?这啥情况? 怎么这位户部尚书不按照正常剧本来??说话这么客气?
这时候,二人心里都只有三个字:不理解。
不过,注意到傅友文的最后一句话, 夏原吉心中还是不由警铃大作,心里一片忐忑:「日后我……比他这个老头子更有前途……?听着倒是真情实感,可这会不会是……笑里藏刀的阴阳怪气?」
夏原吉一时还真拿不准。
当下只能躬得更深,赶紧把这客套话还回去:“傅大人这可妄自菲薄了,也太过抬举学生了……学生资历浅薄,傅大人却自大明立朝以来便一直在为大明鞠躬尽瘁,学生万万不敢与大人比个万一,学生实在惶恐。”
说话的同时,夏原吉紧张得心跳都有些快:
这特么到底是真心假意啊!
而,他这话一出。
坐在书案后的傅友文竟是直接站起,从书案后抽身而出。
不急不缓地走到 夏原吉和林承轩二人面前,伸出已经褶皱和长满斑点的手,亲自将夏原吉扶起身来。
一张老脸上没有旁的,只有笑意、平静、慈和,像是一个长辈在对晚辈进行谆谆叮嘱:“你这才是妄自菲薄了不是?”
“大明朝的未来是年轻人的,而在这些年轻人之中……除了陛下身边自小便伺候着的三宝公公,只有你夏维喆一人,得了陛下如此重视与青睐,足以证明你撑得起大明这片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