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大结局(二)

很快,时间又来到了2020年,口罩事件全面爆发,各行各业都陷入到了半停滞状态,但华芯科技的代工厂却依然正常运转。

毕竟,这可是华夏的高科技产业,在某些方面是拥有一些特事特办的特权的,再加上自己的老丈人李书记大力支持。

另外,芯片工厂对于杀菌消毒方面,也远比一般的工厂要严格很多,再加上工厂的科技含量比较高,有一定的保密管理,也不太受外界的影响。

菊花公司被大漂亮国支持之后,国外的芯片代工厂已经停止了跟他们的合作,只能把目标转移到国内。

而国内有实力跟他们合作,还愿意跟他们合作的芯片代工厂,也就只有李氏集团的华芯科技了。

正好,去年的时候,在李晓峰的强烈坚持下,华芯科技开始往小封装和芯片堆叠工艺倾斜,再加上多重曝光技术,勉强可以生产出跟7纳米芯片性能接近的芯片。

有了华芯科技做后盾,菊花公司没有像前世那样,被迫提高价格,大幅度减少销量,以保持市场的存续,而是像之前一样出售手机。

私下里却与华芯科技紧密合作,在华芯科技现有的代加工技术和水平上,研发新一代的手机芯片。

说实话,能跟菊花公司合作,既是李晓峰的一个重大心愿,也是华芯科技的一个重大契机。

中低端的芯片虽然数量比较大,但产品利润相对比较低,手机芯片的利润就高出很多了。

要不是大漂亮国的封锁,李氏集团的华芯科技,也没有资格跟菊花这样的手机公司合作,毕竟,人家的高端芯片,之前都已经使用了5纳米的芯片制程技术了。

当然,华芯科技也始终没有承认,是自己给大漂亮国代工的芯片,主要是因为华芯科技的很多光刻机,依然是从国外购买的。

从国外购买的这些光刻机,都是可以被国外厂家远程操控的,要是被他们知道是自己给菊花公司代工芯片,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等自己的国产光刻机,完全取代了国外的光刻机,工厂里使用的国外光刻机全部报废了之后,才会考虑曝光自己。

做生意,闷声发大财才是最明智,没必要为了一点虚荣心,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随着国内外芯片产能的大幅度萎缩,也为了跟国外的芯片大厂争夺订单,李氏集团抛售了投资在某虎和某鱼上的股份。

这两家游戏直播公司,分别是在18年和19年上市的。

他们成功上市了,而王少聪的游戏直播平台,却在去年倒闭了,只剩下了一地鸡毛,这种截然不同的结局,还是很让人唏嘘的。

然而,此时的李氏集团,已经成长为国内的绝对的龙头企业了,成了华夏高科技产业的领头羊,根本看不上游戏直播这个赛道了。

套现的这一大笔钱,再加上李氏集团自身的一部分利润,再次投入到了芯片产能的扩大当中。

此时,国内外的芯片价格普遍开始上涨,之前是芯片工厂去甲方找订单,现在变成了各个芯片采购方,求着芯片工厂多给他们安排一些产能。

另外,李氏集团生产的湿式duv光刻机,经过一年左右的使用之后,又进行了多次的改进之后,性能已经跟国外的光刻机基本接近,但价格却便宜了很多。

于是,李氏集团开始尝试着向国外的芯片代工厂,推销自己生产的光刻机。

毕竟,国外的光刻机产能有限,现在全球都缺芯片,各个芯片工厂都想要扩大自己的产能,李氏集团生产的光刻机,也成了可选项之一。

这让国外的那些大资本开始恐慌了起来,开始直接采用行政命令的手段,不允许他们的那些芯片工厂,采购华夏人生产的光刻机。

其实,李晓峰暂时也没有出口的意思,毕竟,自己供应自己还不够用呢,没有必要去向国外供应低价而又好用的光刻机。

很快,时间来到了2021年,拜老头上台了,华夏在euv光刻机的几个核心技术上,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李氏集团立刻集合了这些关键性的核心技术,开始研发euv光刻机。

与此同时,华芯科技在突破了7纳米制程工艺的同时,继续向5纳米和3纳米的方向前进,小封装和芯片堆叠技术也没有放弃,同步进行。

毕竟,小封装和芯片堆叠技术还是有自身优点的,同样的芯片性能,功耗低的多,实际性能也比单纯的制程工艺平稳很多。

另外,芯片制程到达了3纳米以后,似乎已经到达了这项技术的极限,一味的追求更高的芯片制程,暂时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因此,李氏集团继续在传统芯片前进的同时,也开始逐步的向量子芯片等方向开始探索。

除此之外,之前委托自己岳父投资在某伟达的股份,李晓峰也准备抛售其中的一部分,至少先把自己的投资收回来。

即便是将来出现什么别的复杂问题,也不至于让自己亏的血本无归。

虽然李晓峰知道,未来某伟达的股价还会继续上涨,但股票的这种价值是虚的,真金白银才是实的。

举个例子来说:后来某伟达的市值到达了将近3万亿美刀,可真要是全部套现的话,大漂亮国的股市中,能掏的出这笔钱吗?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有人这样做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大漂亮国整个股市的直接崩盘。

散户炒股和大机构炒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机构炒股,首先考虑的是系统性风险,而不是某一只股票的涨跌。

李晓峰已经从大漂亮国薅了一大把羊毛了,不能贪得无厌,否则的话,大漂亮国的人狗急跳墙,直接扣押了这笔钱,那可就太得不偿失了。

此时,李晓峰投入进去的40亿美刀,已经膨胀到了800亿美刀,未来持续增长下去的话,差不多要膨胀到5500亿美刀以上。

换算成华夏币的话,将近4万亿了,到那个时候,李氏集团即便是说富可敌国,也不为过了。

大漂亮国即便是找个借口冻结了这笔资金,即便是这家投资机构是妥妥的官方背景,也总不能直接开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