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2章 我就是那个筹码?

 
“魏书记…想法肯定是有一些的…丰岭县的发展刚刚步入正轨,几千亿的投资项目正处在落地生根的关键期…”

姜云山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的开口。

“我不太理解,组织上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同时调走书记和县长…这样做一个是不符合组织人事工作的常规,另外也并不利于地方稳定和发展大局!”

虽说周雪怡让他不用理会魏平湖的态度,但姜云山还是想试探一下对方的真实立场。

毕竟李正义一倒,魏平湖也是最有可能接任其位置的人之一。

如果能够提前搞清楚他的立场和倾向,对以后也是有着好处的。

魏平湖听到姜云山的质疑似乎并不意外。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手里把玩着一支精致的钢笔,笔帽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白瓷茶杯的杯沿,发出清脆而单调的“叮、叮”声。

就这么过了足足一分钟。

“云山同志啊…”

他缓缓开口,语气是那种官场领导特有的语重心长。

“作为一名合格的县委书记,你应该明白,组织工作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

“有时候把眼光要放长远,格局打开一些并没有什么坏处…”

魏平湖一边说话,一边继续轻轻敲打着茶杯。

“魏书记的批评我愿意接受…”

姜云山不卑不亢,面不改色的继续说道。

“但是我觉得,从更好的开展工作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调整其实并不是最合适的!”

“这么说吧…云山你有情绪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魏平湖轻吁一口气,放下手里的笔帽,顿了顿才又继续说了下去。

“虽然说丰岭县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这是原则…所以对于组织的安排一定不能抱有抵触的心理…”

“换个角度来说…浑江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个河西省都垫底的存在,也需要你这样年富力强、敢打敢拼的干部去掌舵…”

魏平湖这一大段话说完,姜云山脸上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因为魏平湖说的本来就是废话,看似说了很多,实际上全是套话。

总结起来就是“组织都是对的,你要相信组织!”

不过,这也让姜云山大体上搞明白了魏平湖的立场和倾向。

“魏书记…对于我的职务调动就先不说了,方琳同志的调动又是怎么一回事?”

姜云山直接把话题一转。

“我们姑且不说在这次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方琳同志立下了多大的功劳,是不是该提拔重用…”

“就说把她从县长直接调任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不仅没有公示期,而且还要求限时报到,这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吗?”

“这个…”

魏平湖脸上的笑容顿时一僵。

说起这次的调整方案,实际上最吃亏的就是方琳了。

她好好的县长当着,又手握近千亿的投资,安心干上两年之后政绩一出来,恐怕到时候都能直接破格提拔副厅了。

而现在把她往省委组织部一调,级别上是平调不说,职务所面临的机遇也差别很大。

别看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处长看上去风光,但本质上这就是个省直机关的部门负责人,未来的晋升道路,绝对远远赶不上主管一县经济和民生的县长。

“我个人认为…对于方琳同志的职务调整有些草率了,这也代表了我们整个丰岭县委的意见。”姜云山一脸严肃的认真说道。

魏平湖沉默了,他站起身,慢慢踱步到了巨大的落地窗前,背对着姜云山开口,声音有些飘忽。

“方琳同志这个情况…是组织上特事特办,也是出于工作需要…”

“你也知道,省委组织部这次恐怕会少很多人,而干部二处责任重大,急需熟悉基层、能力突出的同志充实力量。”

他转过身来,看着姜云山,眼神有些莫名。

“不过…其实我个人对这个决定也是持保留意见的,奈何组织上这么安排了,我们能做的也只有相信组织了!”

“相信组织?”

姜云山忍不住在心中冷笑。

魏平湖这番话看似在解释原因,实际上不过是在甩锅罢了。

他的意思很清楚,这事我不知道,不是我干的,你别找我的麻烦。

“魏书记的意思我明白了…如果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就先告辞了!”

姜云山突然毫无征兆的就直接起身告辞。

这让魏平湖直接愣在了原地。

他当领导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自己召见下属的时候,他还没开口,下属居然直接要走的情况。

姜云山根本没有理会魏平湖的震惊,走得那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直到他的身影消失了好一会之后,魏平湖才反应过来。

他眼神有些阴沉的回到座位坐下,想了想就拿起电话开始拨号。

“老领导…我是小魏…”

“已经见过了…但是…他没有给我机会把话说完…”

“嗯嗯…我明白…”

“老领导再见…”

……

另一边,离开了省委办公楼的姜云山脸色也不太好看。

他之所以会直接离开,就是他已经大致猜到了接下来魏平湖会说什么。

与其等对方说出条件再当场拒绝,还不如根本不给对方机会,这样多少还能有点缓冲的余地。

“这是有人想借宁家的力量扶持魏平湖上位?我就是那个筹码?”

姜云山的脸色越来越冷。

身在官场,他并不是不能接受利益交换,但是有些原则他却是十分坚持的。

比如这种赤果果利用公权力来威逼,就真的已经触及到了他的底线。

当然,姜云山其实也明白,在如今的官场,先展示力量人工制造困境后,再逼着对方谈判的方式其实并不少见。

换一个人在姜云山的位置上,说不定不仅不会生气,反而还会甘之如饴。

在他们看来毕竟谈判是要谈的,只要好处能给够,没啥事是不能商量和妥协的。

可惜…姜云山并不是其他人。

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妥协了一次,那就必然有未来的无数次。

而他自己清楚,自己走上仕途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成为一个油滑的政客。

如果让他为了前途牺牲原则,他宁愿不当这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