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明我问青山

第645章 只欠东风

萧、袁围炉夜对归德中。

讲分北地事罢,瞧去袁平悻然缄口的,挂着脸。

索性萧郎紧又再转此行所获上,什么军需,钱粮,所拿者甚。

闻情,袁意稍缓。

待后听去,凤阳部,再拨一万余兵马,不日而至。

顿消,袁眸重回闪亮,拨云见日。

“呵,乖乖,又挪一万人来?”

袁平词面,终是复露笑模样,搓手欢喜。

“啊,千真万确。”

“因是我难耐煞后跟车的磨蹭脚儿,自己甩了后队,领卫戍就先回了。”

“队伍令由铭禄管带,也消随军需一起,帮着运物运粮。”

“想是过不几日,也就能合集到归德城了。”萧将笃言。

话毕,袁平念动心转,续以问口。

“那......,这些个兵马,你准备怎个调配?”袁作实询。

“哦,呵呵,这呀,也正有跟哥商量的意思。”

“依我所虑,这万把人丁嘛,着实不少。”

“倘稀里糊涂就独编一队,甩个将才单练。”

“怕是短期难以服众,不好约束哇。”

“所以,有意想给人头儿分开。”

“呃......,凭这几月观察,培忠帐下,有个百户叫周泰。”

“这人早期军伍里摸爬时,就乃有名的神射手。”

“一把神弓,出神入化,箭无虚发,是百步穿杨。”

“去年,合军守德州时,阵前二百步外,一箭射死降清劝降的王鳌永,大涨士气,是个有功的。”

“且经是这几仗下来,其人脾性沉稳,活脱他培忠一个模子里刻的一般。”

“应可堪用。”

“所以,我有心先拨五千之数,由他管代,提拔一二,升作千户,以期后往。”

萧紧对正经词说。

闻去,袁平也不免频是点首赞同。

“恩,这人,我倒也见过几面,是个稳的住的。”

“啊,你别停,继续说。”袁催其言后对。

“恩,除此,还有就是虎臣一部的副手,眼下千总管代一营的那个牛魁胜。”

“这小子原为李成栋麾下。”

“我携军赶奔山东时候,在清河斩了那姓李的贼厮,就收编了过来,记挂虎臣部中。”

“其人做事干练,不拖泥带水。”

“且精明善于管理,虎臣用着甚合顺手。”

“这回呀,我是想,毕竟凤阳兵,原也跟他都是同脉来的,叫他收去五千,恐融合起来更较便宜。”萧续追记。

“对,原都一个妈奶出的孩儿。”

“这些个凤阳兵啊,看着他牛魁胜如今能在咱军中被这般提拔,心气自会立马就不一样啊。”

“不错,这记甚好。”

“还......,还有吗?”

“还差两千之数,你准备往哪儿塞?!”

“不......,等等,你先等等。”

“哼!刚你说跟我商量。”

“莫不是要挤兑我这儿吧?”

“你可少来啊,别说这些个杂头儿的痞子兵了。”

“咱正经筹募的乡丁,我都挑来拣去瞧不上的居多。”

“你可别踹给我,我是不同意。”

袁平听话听音儿,先下手为强,还不待是萧有求来,反是一抬手搪去,先拿态度出口,是力辞不要。

听罢,萧靖川也甚显无奈,摇首失笑矣。

“哈哈哈哈......”

“哥呀,你说你,呵呵......”

“想差了不是?!”

“这讨要商量,非是甩你不管。”

“是这样。”

“你自军中,帐下原有虎臣处二将,陈九郎、蓝七两个。”

“这俩小子,武艺不俗,又被你这调教大半载的。”

“既是堪用之才,何不捡拔出来予我大用?”

“你说哥你,是个倔脾气的,只要精骑,懒堆数量。”

“可这

“这近月下的,反正我是瞧这俩小子能行。”

“今你要肯松口,我便提了他二人出来,单各独一队带上。”

“你觉可行?!”萧靖川嬉笑矮放姿态,求人挖角到眼下。

闻是这话,袁平旋即立了眉毛,愕然一怔。

待满瞅盯了萧面良久,偶来噗嗤一声苦笑。

“呵呵,你!”

“好你个小川呐,你行,你可是真他妈行!”

“你这挖墙脚儿,都挖到我这儿来了。”

“咋?是那俩兔崽子私底下跟你诉苦表过啥想法无有?”袁多想,误会其间。

听及,萧亦忙是摆手否定。

“呵,没,这倒没有。”

“这层意思,纯我私计,头回跟你张嘴。”

“他俩并不知道,我也没好问过。”

“这不你帐下的人,就算是挖......,啊,对吧。”

“就算是挖墙角儿,咱也得讲究个礼数不是?”

“你老哥不松口,我怎敢私自通了气儿去。”

“那不容易把事儿整褶子了嘛!”

小川佯摆装蒜欠揍模样,有意引逗袁平开怀。

瞧是,那袁煞星一咧嘴,一拳捣去。

“滚滚滚,你少跟老子来这套。”

“惯能耍宝的。”

“得得,你是主帅,你要,便要了去吧,我还能说啥?!”

袁平松口。

“哈哈,好,好哇,那一言为定。”乘胜咬定箫郎君。

瞥见其那得便宜卖乖的相儿,袁不置可否。

......

飞檐外,雨丝稠密。

突降刚才,下有一阵儿的小冷子,这会儿,也尽化了冷雨,改了路数。

“唉,时不我待呀!”唏嘘复起。

“小川,眼下听你这般说。”

“四万再加一万,也就是五万之数了。”

“倘紧拉高虎一部,又算上我,充个大,算得六万,倒也不在话下。”

“如今,咱兵马齐备,只欠东风......”

“旦那南京有甚风吹草动,整军集结,咱顺势东指!”

“哼!”

“什么江北四镇,别瞧是乌泱泱十数万丁。”

“在我看来,乌合之众而已。”

“凭咱眼下实力,叫他们一起上,咱也不怵!”

袁平仗气豪言表欣慰,眸中更显坚定。

闻究,萧靖川拾倒心情,也复计较。

“恩,这话无错。”

“时移事易,今非昔比。”

“自咱占尽河南之后,愈发兵强马壮了。”

“什么四镇之流,尽可不放眼里。”

“主要的,还是到时南侵的建奴铁骑!”

“近月来,西北向上,山西、陕西相继归入建奴人之手。”

“北方大部,已尽沦陷。”

“哥,不瞒你说呀,据此近期北报军情,我心堪忧哇。”

“你我只欠一个契机。”

“且是最好这股儿东风能早些吹过来。”

“迟了,等久了,北方的清廷鞑兵,怕只会愈发壮大。”

“到那时,计则休矣......”

“哥,小川给你个准话儿吧。”

“一年!”

“就至多再忍一年。”

“倘是待到明年这会儿,他清狗铁骑,还不跨黄河南侵,咱就自己动手,打以清君侧之名,直扑南京。”

“你较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