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帝师我是乌鸦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二十四节气歌

听到赵寒的这番话,众人这才注意到,远处的那些温室的房顶,全都是透明玻璃。

“这所谓的玻璃,可就是琉璃?”

冯高远说道。

“也可以这么认为,你可以把玻璃当成是不带颜色的琉璃,只是,玻璃制作起来相对要求更高一些,毕竟,要把颜色和杂质全部清除干净才行。”

赵寒解释道。

“这......也太奢侈了吧?”

冯高远暗自咂舌。

玻璃是新事物,价格如何他不清楚,但琉璃的价格,可是相当的高昂,随随便便一件不错的琉璃制品,也要上万甚至几十万两银子。

玻璃制作起来更麻烦,岂不是意味着,它比琉璃还要值钱?

而现在,赵寒却用这么昂贵的东西作为屋顶,这让几人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犹豫了下,冯高远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东家,这温室确实有益于农业,但如今天下大乱,名不聊生,若是让外人知道,咱们拿玻璃当做房顶,到时候,于您的名声很是不利。”

说完,他将头低了下去,心里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这番话会不会触怒赵寒,但若是不说出来,他于心难安。

那几名记者相互看了一眼,满心惶恐。

赵寒却是笑了起来。

“好一个冯高远,什么时候也学会别人劝谏了。”

看着冯高远就要解释,赵寒摆摆手道:“我知道,你这也是为我好,不过,你属实是多虑了。这玻璃虽然制作起来较为麻烦,但咱们已经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温室用的这些玻璃,成本加起来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

“这还是目前工艺不是很成熟的情况,若是良品率能进一步提高,成本还能再降低许多。”

“下一步,我会将小云村所有人家里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的,这样既美观也实用,再然后,就是在全国推广。”

“若真是这样,可是造福万民的好事!”

冯高远先是一喜,随即想到了自己刚才的劝谏,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刚才是我先入为主了,冤枉了东家,您千万别生气。”

“你这话说的,我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吗?”

赵寒翻了个白眼道。

听到这话,冯高远嘿嘿一笑,这才放下了心来。

“行了,咱们去温室里面看一看吧。”

赵寒带着几人来到了温室。

刚一进去,便看到一名男子正蹲在地上拔草。

“东家!”

听到动静后,男子站了起来,发现赵寒来了,连忙打着招呼。

“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咱们农业院的第一任院长,李洪亮。”

赵寒相互介绍道:“这是报社的总编冯高远,还有咱们的记者。”

一番寒暄过后,冯高远看着地上种着的青苗,问道:“李院长,咱们这种的怎么像是稻谷?”

他虽然没有种过地,但经常随队下去演出,对于一般的农作物倒也认识一些,这青苗和他印象中的稻谷,长得很是相像。

“没错,正是稻谷。”

李院长点了点头。

“不是,稻谷不都是种在水里吗?为何咱们的稻谷,却种在了地里?”

冯高远一脸的纳闷。

“你说的那都是咱们大周出产的稻谷,那种确实要种在水里才能生长,但这些稻谷可不一样,这是东家命人从外域带回来的占城稻。”

李院长回答道。

“听你的意思,这占城稻和咱们大周的那些稻谷,区别极大?”

“没错。”

李院长点了点头。

“占城稻比一般的稻谷要耐旱,而且生长周期短,产量也要高上不少。”

“你的意思是,这占城稻可以在地里生长?若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

冯高远眼睛一亮。

水稻之所以没有推广开,就是因为对种植环境要求高,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才可以,是以除了水系发达地区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有办法耕种。

“这个现在我们也没有办法确定,目前还在实验中。”

李院长指了指远处道:“我们一共种了好几组,其中一组是种在水里,另外的几组则分别是干湿程度不同的地里,等收成的时候,就能比对出不同环境对于收成的影响。”

“那等收成的时候,李院长一定要派人通知我们一声,我们过来做个专访。”

冯高远兴奋的搓搓手道:“而且,以后我们少不了叨扰呢,还望李院长不要烦才是。”

“我求之不得呢。”

李院长笑呵呵道:“我们农业院的成果,还要你们帮忙宣传出去才行,否则的话,

赵寒专门开设农业版块,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院长所说的这个问题。

农业院毕竟是刚刚设立的部门,百姓们对其都不了解,他们研究出来的成果,百姓未必肯信,到时候就会出现推广不下去的情况。

而有了报纸,这种情况就会好上许多。

经过几次宣传,那些百姓的顾虑就会慢慢打消。

“李院长,这是我从一本古籍上看到的,说是二十四节气歌,我顺手抄了下来,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赵寒将一张白纸递到了李院长面前。

大周在天文历法上的研究,还很是落后,该何时种庄稼也没有一个官方的说法,都是百姓根据过往的经验而来。

但每年的气候都不一样,仅凭经验就容易出差错,早种或者晚种,都会影响着一年的收成,关键是,还没有弥补的机会。

所以,赵寒便想着改变这个情况,就想到了这二十四节气歌。

这二十四节气歌是前世诸多天才的智慧结晶,将农耕和时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一直沿用了上千年。

只是,赵寒不太清楚,前世的时令和这个时代是否有出入,便写了下来,让李丰收把把关。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将白纸接过,李院长粗略的扫了一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他发现,自己居然完全看不懂是怎么回事。

“东家,恕我才疏学浅,实在是看不明白这二十四节气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