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谁上了谁的身?

    此等异象一出,就连谢应渊望向前方的目光,霎时间都变得十分的深幽……

    “谢应渊,你说……”

    “按理来说,他们监视了我师叔他们三人,是肯定知道,我们已经过来了的,对吧?”

    “既然知道的话……今晚,不该准备一个请君入瓮的局给我吗,怎么还敢搞出这些?”

    “到底是,大昭寺里的有些东西,他们也无法掌控,还是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为了对付我啊?”我深吸着气,对着谢应渊问出了心中的猜想。

    他想了一会儿,才回我:“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说不好,但是有一点,你不觉得非常奇怪吗?”

    “哪点非常奇怪了?”我不解地问。

    他只回我一句:“没有妖气,没有鬼气,没有魔气,甚至连邪气都没……”

    谢应渊这话一出,我才晃晃悠悠地反应过来,凡是至邪之物,引动天地异象,降临人世,皆是因为他们自身的能量太高,却又不被正道所容,还扰乱了天地的磁场。

    可是现在,没有妖气,没有鬼气,没有魔气,甚至连邪气都没有。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将天象扰乱成这样?

    此等异象,到底真是被某些东西所引动,还是说,我们现在所看见的一切皆为幻象?

    只是这幻象实在太过逼真,以至于从我们踏入大昭寺地界的那一瞬之间,已经深陷其中,却不得而知?

    我望着天空中落下的血雨,怔怔的没能想得太过明白。

    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李惊棠,那略显无助,紧张又警惕的眼眸,居然缓缓变成了纯白的颜色。

    就像从前的每一次,与她共生的那位姐姐,忽然出现一样,直接掌控了她的身体。

    直到天空中的血雨,落了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贫瘠的大地,无不散发着一股雨后的潮湿,酸味,和些许血腥的味道。

    但是距离子时,已经不剩多时。

    即便天空中的异象并未消退,即便那片如同黑狗般的乌云,已经彻彻底底地吞噬了头顶上的那一轮圆月。

    我和谢应渊还是暗暗对视了一眼,继续朝着前方激流勇进。

    此时,李惊棠的双瞳已经恢复了正常,虽然正常后的她,眼神忽然变得有些放空,也不知她在心底究竟在想些什么。

    她乖巧地跟在我的身旁,安静得我这一路上,都鲜少将注意力放在她的身上。

    直到我们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白天那个禁地的附近。

    我和谢应渊娴熟地靠近了白天翻进去的那个墙角,刚要轻快的翻墙时,无比安静的李惊棠,忽然轻轻地拽了我一下,对我说:“十五姐姐……”

    “我们……我们还是换个地方进去吧。”

    “这里离那块最重要的地方太远了,我们没必要走那么多冤枉路。”

    “最重要的地方?”我的呼吸瞬间一滞,略显疑惑地转过头,朝着李惊棠看了过去。

    “那一片,我们白天不是没有全部逛完吗?”

    “你怎么知道,哪块地方最重要啊?”

    李惊棠却回我:“我心里能听到的,一直在喊我的那道声音,那道声音响起的地方,肯定就是最重要的地方……”

    “直觉告诉我,它是从我们白天,没来得及进去看一眼的那个小木屋里响起来的,靠近那个地方,肯定就是……”

    “肯定就是最重要的,藏了秘密的地方……”

    李惊棠这会儿说话的语气有些机械,与她从前说话的结构有些不太一样。

    我虽然觉得奇怪,见她身上没有其他反常,却也没有多想,只以为她是不是被那道不断呼喊她的声音,弄得有些紧张了才会这样?

    我问她:“你说的那个地方……”

    “就是白天浮现出红光,最后引来了那些红袍僧人的小木屋对吧?”

    李惊棠乖乖地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沉闷地说:“白天被拦着没有进去,太遗憾了……”

    “我们应该进去的,应该进去的……”

    奇怪的举动重复多了,我就算不想怀疑,也有些经不住了。

    我的眉头轻拧,停下脚步,转过头来,朝着李惊棠的身上望了过去。

    我问:“为什么应该进去?”

    “这个应该从何而来?”

    “惊棠,你是不是还感知到了什么,没有告诉你十五姐姐啊?”

    李惊棠的双瞳虽然早就恢复了正常,可她的眼神却是很空,像是一具没有魂魄的行尸走肉一样,眼神怎么都聚焦不了。

    她只机械地不断重复着一句:“我就是知道……”

    “我就是知道的……”

    “我们白天应该进去的,应该进去的……”

    “要不是那群该死的和尚拦着,我们已经进去了呀……”

    她这说话的口吻实在太不对劲,我立马用力地一把拽住了李惊棠的手臂,强迫她将目光转向了我,语气略显焦急道:“小惊棠,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怎么了?”

    李惊棠的眼神涣散得就像个瞎子一样,她根本不敢转过头来看我,而是躲过我的目光,声音发虚地回了句:“我……没事……”

    “我没事啊……”

    “十五姐姐,你们快带我一起翻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