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工厂

旱季炽烈的阳光使基坑内的积水迅速蒸腾。

白日在坑内工作时,土著甚至能感受到热气从土壁和地面上流动,烘暖他们的身体。

喜阴喜潮的昆虫根本受不了这种环境,早就逃之夭夭。

……

经过测试,陈舟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并未受到影响,但为求稳妥,他还是命令土著从河中挖取一批沙砾,平铺在了基坑底部,然后压平。

毫无疑问,这又费了几天时间。

在基坑垫层施工完成后,真正的重头戏开始了——绑扎基础钢筋,安装模板。

万丈高楼平地起,按照设计绑扎钢筋这一步便是重中之重。

无论如何,木模的误差都不能大于10。

陈舟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一步,在土著们绑扎钢筋的时候,他全程亲自监督,时不时掏出盒尺测量。

一旦有土著绑扎的钢筋不达标,不仅要拆掉重做,还要罚一道菜——

自从正式开工以后,土著们全都享受到了以前从未拥有过的好伙食,顿顿有肉有蔬菜有饮品,偶尔还能喝上两杯酒。

这种生活待遇使他们如入天堂,就算白天干活再累,晚上能吃上这顿饭也觉得值了。

尤其是肉菜,不是由陈舟亲手烹饪就是星期六炒制,配合辣椒、蒜等调料,吃起来那叫一个香。

若是因工作失误导致失去这道肉菜,当晚被罚的土著看着别人吃饭,都能被馋得流口水。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

初次不达标的惩罚标准较轻,假如土著出现第二次不达标,乃至第三次检验不合格的情况,后果可就严重多了。

从第二次不达标开始,就有了连坐机制,不单是不达标的土著,其他人也要被罚去一道菜。

到第三次不达标,他们就要面对星期日的鞭子了,而且是所有人一起面对。

在这种赏罚严明的规矩下,所有土著在努力干好自己活的同时,都会自觉地监督同伴。

尤其是其中几个活干得最漂亮的,为了保住晚上的那道肉菜,他们恨不得自己会分身术,变成好几个帮同伴干活。

……

不过虽然每个土著都想把活干好,但大家都是第一次从事这项工作,毕竟不熟练。

刚开始绑扎钢筋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犯过错。

接连好几天被罚去肉菜,挨了两次皮鞭后,土著之中才产生几个能把这活干好的“大工”。

待那些不熟练的土著在这几人的带领下,慢慢增进技术,能做到0失误后,工作进度才快了起来。

……

由钢筋编织的骨架矗立在了17世纪的孤岛上。

它漆黑的外表,整齐的方格,宛如一座来自未知世界的祭坛,令人心生敬畏。

莫说土著。

当庞大且端正,毫无艺术美感,只有一种敦实感与工业感的工厂框架在落日的余辉中投下阴影时,就连陈舟这个现代人看的都有些痴了。

钢筋混凝土森林,代表着现代社会的冷漠;

代表着车水马龙的匆匆;

代表着快节奏生活,雾霾与朝九晚五,代表着生活的压力与亚健康。

它仿佛一个毫无生机的巨人,将所有个体都拥抱在怀中,用一个个小小的方块,房贷、车贷、养育孩童、赡养父母将人束缚起来,汲取希望与自由。

陈舟曾经对钢筋混凝土建筑毫无欣赏之意。

因疫情辞职,回到老家去水泥厂上班之前,他就在西北的一座大型企业上班。

那企业距离城市极远,单独构成了一片建筑群。

每天下班,他都独自返回宿舍——

一栋栋一模一样的,笔挺的灰色高楼,使人感受不到世界的缤纷多彩,只能浸没在枯燥的生活中。

从建成到废弃,它们坚硬的身躯沐浴着风雨,被时光摧残,仿佛一直都未改模样。

陈舟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从钢筋混凝土建筑中找到值得欣赏和怀念的东西。

但在这里,在这被时间相隔,遥远到看不见家乡丝毫影踪的地方,他推翻了自己曾经的想法。

现代设施的便利、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坚固带来的安全,以及最重要的——熟悉感。

这些都是陈舟独自住在窑洞中曾经憧憬过的。

无论有没有敌人,他都想要一座坚不可摧的庇护所,哪怕这座庇护所并不美观。

而这屹立在17世纪的框架,便是庇护所的最佳载体。

无论是土著的木矛木箭,还是这个时代的火枪火炮,都攻不破厚实的钢筋混凝土墙壁。

至少在这孤岛上,只要没有地震海啸或者火山喷发一类的自然灾害,遇到危险他只要往工厂中一缩,就能稳居不败之地。

若再加上充沛的食物储备,光伏板与储能电池提供的能源,批量制造的枪支弹药。

这座工厂便可成为一个浑身是刺的乌龟,攻守兼备——

那正是陈舟想要的。

……

钢筋绑扎完成,土著们开始安装木模。

岛上的大号宽木板全都来自于超时空切割,均为奢侈的实木板材。

这些在现代被用于支撑茶台或者富豪家实木家具、实木地板的珍贵硬木到了陈舟这里,只能充当限制混凝土的“墙壁”,待用过后全都会被劈碎烧火。

……

与绑扎钢筋相比,安装木模这一工作的难度显著降低了许多。

没用多久,土著们就一层层装好了木模,然后在陈舟的指挥下,分成浇筑基础混凝土。

在此过程中,他们还要将混凝土振捣密实,免得出现蜂窝麻面。

基础工程完成施工后,土著们一边跟着陈舟学习结构安装一边将各类构件,如钢柱、钢梁、屋架等搬运到工地旁边,以便于施工使用。

同时他们还要对浇筑后的基础工程进行养护,在整整一周的保湿后,才拆除模板,回填土壤,紧密压实。

……

工作一项接着一项。

土壤刚压实,土著们就开始进行下一步施工了。

陈舟打算先进行柱基础施工,将工厂的承重搭建起来,然后再搭建其它结构,最后组装构件。

柱基础的施工与地基基础施工方式大同小异,渐已熟练的土著们不用陈舟过分监督,也能合格地完成工作。

而组装构件工程就比较复杂了。

陈舟必须得想办法将钢柱吊装到工厂顶端,校正好角度,再用钢楔固定,最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至于房梁与屋架的施工就更麻烦了,他不仅得把房梁和屋架端正地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还要在高处用电焊进行焊接。

所幸光伏板和储能电池都能正常使用,解决了使用电焊机的问题,不然陈舟就只能用自制的金属零件固定房梁和屋架了,那样屋顶的坚固程度肯定比不上焊接。

但凡质量能好一点,谁愿意将就呢

……

除组装构架之外,在建设钢筋混凝土工厂的过程中,陈舟还得注意预留管道。

搭建地基时,他便提前预留了下水管道,用于排放污水废水。

建造上层建筑时,需要预留的管道就更多了。

考虑到以后可能会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源,陈舟提前留下了安装热水管道的空间。

光伏板和储能电池不能都在屋外摆着,陈舟打算在二层单独腾出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的屋顶用于铺设两块光伏板,光伏板的线路通过预留的线路通道穿进屋内,与储能电池相连接。

这样既能保证光伏板吸收阳光,又能保护储能电池。

待储能电池充满电后,还能在房间内直接进行更换。

正好工厂内需要用电的地方多,有这么一个房间,只要搬运储能电池就能满足各个区域的用电需求,十分方便。

而且陈舟还想到,随着神秘奖励陆续送达,以后岛上肯定不止这么两块光伏板发电,也不止四块储能电池,因此他在预留热水管道的同时,还在设计墙面的时候预留了电线管道。

贯通整座工厂各处的管道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

如今,它们只需等待车辆汇入,就能带领陈舟和土著们步入一个更美好更发达的时代。

……

万事开头难。

从懵懵懂懂,被罚掉饭菜,到驾轻就熟,逐渐了解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搭建方法,再到帮助首领建设调整框架,土著们的进步速度快的惊人。

伴着钢筋的绑扎,木模的安装,水泥的浇筑。一座灰色的,方方正正,呈长方体造型的工厂缓慢成形。

六十多个日升日落,星辰斗转,见证着它钢铁骨架的生长,坚实血肉的填充。

当陈舟和土著们用自制的简易起重机将沉重的钢梁、屋架拽上近10高的屋顶时,所有人都明白,这个漫长且浩大的工程终于步入了尾声。

……

岛屿每年的第一个旱季都格外漫长。

从四月中旬到八月中旬,这接近半年的时间赐予了陈舟足够的施工周期。

神秘奖励像是挑战过程中一个个微小的刻度,让他一步一步走向成熟与衰老。

……

双股钢丝绳悬吊着屋架,陈舟戴着防护装备,在一片昏黑的视线中,用电焊枪点着屋架的每一个连接点。

土著们戴着藤编安全帽,有的在二楼仰望首领,有的在屋顶帮忙。

电焊枪滋啦滋啦的声音,还有耀眼的光芒,以及背靠旭日的首领,总让他们觉得恍惚。

就像陈舟曾经推测过的一样——

领先一百年的科技会让人羡慕,领先三百多年的科技水平只会让人敬畏乃至崇拜。

从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不过是加强了对金属的应用而已,打起仗来,还是冷兵器互拼,这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从铁器时代到电气时代,那可是质的飞跃。

人们对世界运行底层规律的了解,使人类可以从肉眼不可见的,或是人力不可触碰的力量中获利。

光、电、气,这些看得见摸不着,甚至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对土著来说完全是未知的。

能用铁刀杀人,在他们看来是勇士。

能发光,能凭空产生炽热的能量熔化金属,这种能力他们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想破头都想不通。

这种疑惑,就像他们理解不了脚下这座坚如磐石的“神殿”是怎样成型的,即使他们全程参与了这“神殿”的建设。

……

陈舟这个“首领”与土著们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

他有个特别反常的属性——越是了解,越不了解。

土著们可以通过相处摸透他们原来首领的脾气,掌握老祭司忽悠人的方法,或是从制造独木舟的熟手身上偷学技术。

就连星期六和星期日这两个先他们一步来到岛屿的人,本质究竟怎么样他们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唯有陈舟。

土著们越是想要了解他,越是发现他身上便是谜团,仿佛无数个晦涩知识的结合体。

他为土著们撰写的那些教科书中,汇聚着海量知识。

比如土著们最近需要统一背诵的千字文,从第一句话开始便颠覆了土著的世界观。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什么是天地什么是混沌什么是星宿什么是时间与空间

这些土著们从未思考过的知识,经陈舟解释灌入他们的脑子中,简直要把他们的大脑撑得裂开。

有时候,在学习新知识后,痛苦的土著们总是会想,像他们部落一样,有个能解释一切的神其实也挺好的。

世界运行的规律实在太复杂了。

不懂的知识实在太多,他们宁愿做首领所说的“傻子”或者“白痴”,快快乐乐的活着。

而且缠绕在首领身上的知识远不止这些。

还有更复杂更庞大的知识——

数学、物理、化学。

这几类知识土著们就完全看不懂了。

稀奇古怪的小符号,拗口的简称,繁多复杂的符号,天书一般的公式,以及各种各样的人名,让土著们学习并掌握这些还不如直接要了他们的命。

……

在陈舟“教育计划”的折磨下,土著们渐渐将对知识的畏惧和敬畏转移到了首领身上。

所幸土著对这个为它们带来更美好生活的首领心存无限的崇敬与善意。

不然陈舟这个汇集种种“不可名状”知识的首领,可能就要成为17世纪第一个富有克苏鲁色彩的可怕神明了。

……

总之,此刻披着夕阳余晖,在最高处焊接屋架的首领,于土著而言,即使不是神明也是世间最接近神的存在——

他们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