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黄榜到了,是时候该算账了

    与此同时,这位被百姓歌颂称赞的国公爷,这会正睡眼惺忪的从床上爬起来。

    洗漱后,魏武没好气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沈林、张海和郑师爷三人。

    “你们有必要这么早就把我叫起来吗?”

    沈林和张海都没说话,只是一味的看着郑师爷,而后者也缓缓开口说道:

    “少爷,朝廷的黄榜到了,并且已经张贴出去,摊丁入亩之事可以开始了。”

    听到这句话,魏武瞬间就清醒过来,转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

    “走,叫上户部那些官吏,咱们去知府衙门。”

    等魏武一行人来到知府衙门之时,发现祝宗善早已在此等候了。

    “大人!”

    “嗯!进去再说。”

    魏武点点头回应,随后所有人跟在他身后一起走进了公堂。

    等所有人坐稳后,魏武这才看向祝宗善开口问道:

    “摊丁入亩的告示张贴了没有?”

    “已经贴出去了,并且下官专门安排了人在告示旁念诵和讲解。”

    “不错,不过还不够。”

    魏武回应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

    “很多百姓不在城中,并且进城也少,还要安排人去城外县、乡、里向他们公布此事。”

    “是,下官等会就派人前去,但这需要一些时间。”

    “无妨,推行摊丁入亩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不差时间!”

    朱元璋定下的行政体系以一百一十户为一里,推丁粮最多的十户轮流担任里长。

    然后百里为县,面积大概方圆五十里左右,不过实际却是以地区的差异而调整。

    唯独乡这个单位没有明确界定多少里为一乡,都是根据地方不同而灵活划分。

    北方或是边缘位置大概两到五里为一乡,但是南方人口密集,大概五到十五里。

    而江南这边作为最富庶的位置,一乡的管辖最低都有十里,最高甚至可能达到三十里。

    也就是说江南这边一个乡大概是一千一到三千三百户,而一户大概是五到六人。

    这也是为什么江南乡绅士族难搞的原因,因为随便一个乡都有好几千人。

    如今洪武年间还算是好的,土地兼并还处于最初阶段,不少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

    可后期的大明,土地全在乡绅手中,那些百姓基本都成了他们的佃户。

    佃户们生死都在乡绅掌控中,但凡有不听话的,乡绅一句话就能让他们饿死。

    朝廷有丁税压着,土地又被乡绅拿走,想活着要么变成隐户给乡绅做狗。

    要么就只能逃跑变成流民,为什么明末时期的造反那么多,到处都是山匪强盗。

    就是因为吃不饱饭的人太多了,这些人想活着就只能另找出路,哪怕是歪路也无所谓。

    李自成能够造反成功就是靠的这些人,他的队伍里基本上全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

    摊丁入亩虽然不是完美的国策,但一定是现阶段能够起效的,并且也是最适合的国策。

    只是大明如今的识字率并不高,多数底层百姓根本就看不懂告示也不明白其中的好处。

    所以,关于这国策的具体内容,一定要让最底层的百姓了解,并让他们牢牢记在脑中。

    这样他们就不会被乡绅蒙蔽,在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老老实实被乡绅们压榨。

    为什么魏武要祝宗善派人下乡,原因就在这里,对此,祝宗善心中也明白。

    所以在魏武说完后,他立刻就准备让师爷去执行,然而这时魏武却再次开口。

    “此事先不急,可以先确定好人选,在此之前还有一件事更重要。”

    “大人,何事?”

    祝宗善拱手询问,然后就看到魏武呵呵一笑说道:

    “很简单,昨天没来的那七家,我要知道他们家年轻后辈的消息,这个祝大人可了解?”

    “下官倒是有些耳闻,但了解的不是很多,不过下官的师爷对此事很清楚。”

    说话间,祝宗善便直接看向自己的师爷,随后魏武也跟着看了过去。

    看到两个大人都看着自己,师爷赶紧清了清嗓子说道:

    “回禀两位大人,上次小人列邀请名单的时候就了解过,两位大人尽可询问。”

    “很好,那你说一下,那七家年轻后辈有多少人,我说的是嫡庶都算进去。”

    听到魏武的询问,师爷立刻就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册子,然后在心中计算。

    随后在师爷的回答和解说中,魏武得到了答案,一共是一百三十多人。

    不得不说这些江南富户确实过的舒服,只是年轻一辈的人加起来就有这么多。

    折算一下差不多每家有十八人了,不过对魏武来说这却是个好消息。

    所以在听完了师爷的回答后,魏武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笑容。

    “祝大人,接下来就劳烦你派人跑一趟,把师爷说的那些人全部带回衙门来。”

    祝宗善闻言神色一愣,随后忍不住开口问了一句。

    “大人,带他们回来总得有个理由,您准备……”

    魏武嘿嘿一笑,也不瞒着祝宗善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这次来苏州,除了推行朝廷的国策之外,陛下还将修路的事情交给我处理。”

    “正好最近修路之事陷入停摆,需要招募一批人去修路,正好就让他们服徭役了。”

    “哈?”祝宗善满脸错愕,随后赶紧说道:“大人,这样,恐怕不妥啊!”

    “有何不妥?他们都是大明的子民,我看这件事就很妥。”

    魏武转过头来看向祝宗善,后者赶忙开口说道:

    “可大明律规定可以以钱代役,他们只要拿钱出来,咱们就不能强制拉他们服徭役啊!”

    “嗯,你确实不能!”

    祝宗善话音刚落,魏武就点头赞同的回应了一句,不过紧接着又开口说道:

    “不过我可以,他们想告上朝廷也好,找人弹劾我也罢,随他们去,我不在乎。”

    “可是……”

    祝宗善还想再说什么,可魏武却伸出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祝,你是个好官,但正因如此,这些富商士绅才更清楚应该怎么应付你。”

    “但我不一样,对付他们这些人,就得我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人,才能让他们束手无策。”

    “所以,按我说的去做就行了,这也是为了摊丁入亩顺利进行,就算朝廷追究责任,也不会牵连到你半分。”

    闻言,祝宗善立刻开口说道:

    “下官倒不是担心背责,只是……罢了,下官这就安排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