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埋下种子
对于室友艳羡的目光,阮玉只是笑了笑说:“我也很累的,只要咬牙坚持下来,慢慢地就会好起来,加油姐妹们。”
对此,室友们表示,说了等于没说。
也就是这次军训,因为阮玉的表现过于突出,经常被教官们拉出来夸奖,整个学校的新生都知道,今年这一届的新生里,有一个特别优秀的姑娘,据说都快三十岁了。
军训结束的时候,阮玉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还被安排上台讲话。
军绿色的军训服,将阮玉整个人衬托得白得发光。
这次军训所有人都晒黑了,只有阮玉一个人,不仅没有黑,反倒是感觉越来越白,在众人之间十分突出。
她往前面一站,所有人的目光便瞬间就被她给吸引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不知道是谁认出了阮玉。
“诶?她长得怎么有点像去年那个上报纸的年轻主任。”
“好像还真是,我以前就在农业局工作,那张报纸被咱们单位领导勒令必须要看,我记得就是她!”
...
一旦有人将记忆的闸门打开,那就刹不住了。
去年全国发行的农业报,或许普通人可能不会买,但机关单位是一定会订的,而在高考开放之前,大部分有点家底的高中毕业生,基本上都会被安排进公家单位里上班,这其中当然也有农业局或者农垦局的。
一时间,全场都沸腾了。
他们没有想到获得这样成就的人,居然还会继续考大学。
直到教官出声,让全场安静下来,阮玉才拿起话筒笑着开口道:“既然大家认出了我,那我就先做个自我介绍吧,我叫阮玉,来自黑省哈市平西县大荒地农场,目前在农场中担任主任,未来毕业的去向也是继续建设农场,我相信,未来的大荒地农场,会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地方,日后有机会的话,欢迎大家去农场做客。”
阮玉说话温柔又有礼貌,话说完后,底下便传出热烈的掌声。
谁不喜欢跟有能力的人交往呢?
阮玉说完这些话才开始进行军训总结分享,而她之所以这样安排,也并不是因为自己想要出风头。
整个农业大学以后面临的就业环境,都将会和土地种植有关系,给他们留下了印象,等到以后想要招揽人才的时候,好歹已经出现在对方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种子。
京市农业大学的学生以后可都是香饽饽。
等到军训结束之后,阮玉已经多了很多朋友,而同寝室的室友,在听说阮玉居然是农场的主任,还并没有大肆宣扬的时候,更是刮目相看了。
军训结束后,也正式进入了大学课堂中。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习任务比想象中要重,不仅有最基础的农业科学和社会学之外,还要学习经济学和管理学。
阮玉在创办养殖场之后,也会去废品站找一些,关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书籍,学习起来倒是还好,倒是最基础农业学科,阮玉学起来却是有些吃力。
她以前并没有真正系统地学习过农业知识,农场农业方面的问题,也都是梅亚琴和梅见舟在解决,她也并没有掺和多少。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很多东西她都听不懂,还是后来课后经常询问老师,加上去图书馆学习,才勉强跟上了进度,慢慢地,倒也能跟上了。
不知不觉间,大家似乎都已经习惯了学校的教学进度。
转眼间就到了五四青年节前夕。
紧张学习了几个月,阮主任把一张演出报名表发了下去。
“为了促进大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建议这次的五四青年节全市大学生汇演,大家都报名参加,宣扬我们农业经济管理系的团结合作精神。”
阮主任说着,还童心未泯地替大家建议了几个节目,都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歌曲,或者是话剧舞蹈表演,看得全系十个学生眉头紧皱。
看着他们系人少,但学习任务是真的重,主要还是因为这个阮主任。
系主任叫阮知秋,今年已经六十岁了。
他虽然表面上看上去,是一个思想开放,看起来很好相处的小老头,但是在学习上的严苛程度,看上去完全就不像是接受过西方开放式教育的,倒像是不折不扣的中式教育成果。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阮知秋对学生的严格程度几近变态,阮玉和杨秀娟两个女生倒是还好,班级里的八个男生,是真正受过阮知秋摧残的,知道他的可怕之处。
唯一让阮玉感受到阮知秋严厉的,是她在刚开始没有跟上农业相关专业进度的时候,阮知秋亲自将她叫到了办公室里,然后督促她将没有跟上的内容,全部都背诵下来后,才放她离开。
在所有学生眼里,这老头简直就是一个恶魔。
这次的表演,被阮知秋这么一说,大家就知道,想要逃避是万万不可能的了,只能忍气吞声的开始填写报名表,下课后,阮玉拿着全班同学的报名表,交到阮知秋独立的办公室里。
阮知秋的办公室摆设几乎没怎么变过,和刚开始报到的时候,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将报名表放在桌子上,阮玉就要出去,被阮知秋喊住。
他若有所思地上下打量了阮玉一样,开口道:“你是班长,这次的节目策划彩排就交给你来负责。”
“阮主任,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节目表演,要不然还是换个人来负责吧。”
“不用,我看你就特别合适,至于节目方面,今天放学你和杨秀娟跟我出去一趟,我带你们去观摩观摩。”
阮玉还想要拒绝,但阮知秋却已经不准备在听她说话。
这小老头...
阮玉满心都是不愿意,可眼下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能在心里叹口气出去了。
放学的时候,阮玉和杨秀梅一起来到阮知秋的办公室,阮知秋没有骑自行车,带着两人出了校园。
出门就是公交车站,中途转了一辆车,一个小时后,三人站在了京市师范大学的校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