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女神的逆袭甜宠记荒游麟焱的昊子阳

第273章 方案制定,创新模式

舷窗外的星光在屏幕映照下泛起细碎的银光,我将赫兰星的坐标锁定在系统界面上,指尖滑过那片灰暗的区域。回到飞船后,承安特意把在新岚星遇到的那个孩子写着“我想当老师”的破旧笔记本保留了下来,此刻他正趴在桌边,手里还握着它。

“妈妈,我们真的能帮他们吗?”他抬头问我。

“当然。”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但得先理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顾柏舟站在一旁,手里翻着我在各星球收集的纸质记录。这些资料有的用电子笔写就,有的甚至只是潦草的手稿,纸张颜色深浅不一,语言也不尽相同。他皱着眉,低声说:“这些数据……有点乱。”

“是太杂了。”我点头,启动系统界面,“不过好在,我们有它。”

随着系统运行,全息投影在我面前展开,成百上千条信息开始自动归类、翻译、整理。屏幕上逐渐浮现出一张庞大的教育现状图,颜色从深红到浅绿,代表不同星球的教育资源分布情况。

“数据格式统一完成。”系统提示音响起,“翻译误差率已降至3.2%,样本分析进度68%。”

我松了口气,继续操作筛选功能,把各个星球按发展等级分为三类:中心发达型、发展中型、边缘落后型。每一类中,都存在共同的问题——各类星球普遍面临着教育资源困境。

“这不仅仅是资源分配的问题。”我喃喃道,“而是整个体系出了毛病。”

顾柏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屏幕上的数字,眼神沉静。

我调出任务面板,输入关键词:“跨星系共享课堂”、“虚拟导师系统”。

系统立即弹出反馈:

【跨星系共享课堂】

功能描述:通过全息影像技术实现远程同步授课

优势:打破地域限制,共享优质教学资源

难点:需稳定星际信号传输,确保实时互动

能量消耗:中等

【虚拟导师系统】

功能描述:基于Ai模拟名师授课,提供个性化辅导

优势:可复制、可更新、适应性强

难点:初期数据库构建复杂,需大量高质量课程样本

能量消耗:高(可申请文化专项补贴解锁低能耗模式)

我盯着这两项方案,心中渐渐有了方向。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送几本书或者建几间教室。”我说,“是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地获得知识。”

承安眨了眨眼,似乎还不太明白,但他用力点了点头。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试点吧。”我打开通讯模块,准备联系第一颗实验星球。

选择标准很简单:一颗发达星球,用来测试上限;一颗发展中星球,验证可行性;一颗边缘星球,评估适应性。

我敲下了第一封邮件的标题:

《关于“跨星系共享课堂”与“虚拟导师系统”试点计划的合作邀请》

第一封回信来自新岚星的一所公立学校,负责人附上了一段视频链接。画面里是一群孩子围坐在一间空荡荡的教室中,墙上挂着一块斑驳的黑板,角落里堆着几本破损的课本。

“这是我们能提供的全部教学资源。”负责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如果你们真能让孩子们听到更好的课……我们愿意配合一切尝试。”

第二封来自星域b的农业村落,那位年迈的老教师在回信中写道:

“我教了四十年书,看着一代代孩子长大成人。如今我老了,但他们还在等着有人来教他们。听说你们有新的办法,我很想看看。”

最后一封来自赫兰星,内容简短,却让我心头一颤:

“这里的孩子已经很久没上过正式的课了。我们只有一个要求——请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还记得他们。”

随信附带的照片上,一群孩子趴在破旧的木桌上写字,背景墙上用粉笔写着几个大字:

“知识改变命运。”

我久久望着那行字,手指轻轻摩挲屏幕边缘。

“我们会做到的。”我轻声说,像是对谁承诺,也像是对自己说。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当前任务进度:45%】

【待解锁功能:星际教师联盟】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撰写试点计划书。

时间在数据和文字中悄然流逝,飞船依旧在星海中航行,引擎的嗡鸣声成了唯一的背景音。

我调出系统地图,将三颗实验星球标注出来,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结构。

“发达星球做模板,发展中星球做桥梁,边缘星球做突破。”我一边整理思路,一边在终端上记录,“第一步,搭建共享课堂的基础网络;第二步,部署虚拟导师系统的初级模型;第三步……”

“第三步是什么?”承安凑过来问。

我笑了笑,没有立刻回答。

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而此刻,我只想专注地,把眼前这一份方案写完。

当我终于按下“保存并发送”的按钮时,系统界面突然跳出了一个新的选项:

【是否激活“情感共鸣教学模式”?该模式可根据学生情绪状态调整教学节奏与方式,首次使用将消耗100能量值。】

我愣了一下,随即想起之前系统提到过的“情感共鸣功能”。那是田园女神系统最初就拥有的能力——感知使用者的情绪,并据此调整作物的生长速度。

而现在,它被应用到了教育上。

“或许……这也是个机会。”我轻声道。

正要确认激活时,承安忽然指着屏幕下方的一行小字喊道:“妈妈你看!”

我低头一看,发现那是在一份偏远学校的调查报告末尾,有一行手写的字迹:

“我想和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上课。”

字迹歪斜,却透着一股坚定的力量。

我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已多了几分决然。

“我们一定会让他们,拥有同样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