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击杀六贼
“我们在灵山体系之中又不是什么真正的高层人物,你觉得呢?”伽蓝之首反问。
金头揭谛顿时沉默了下来,旋即无奈的叹了口气。
被伽蓝之首这么一点拨,金头揭谛顿时明白,无论秦恒以后在哪一边,都不是他能够惹的起的。
一夜再无他话。
转眼间,天明便至。
陈姓老者早早便起床来,为唐僧和孙悟空师徒做好了素斋。
但是让孙悟空和陈姓老者都很诧异的是,这唐僧似乎睡的有点沉啊。
直至日上三竿时候才起床。
“师傅,已经中午了,早些吃了饭,好去取经!”孙悟空问道。
“明天取吧,明天取吧,今天再歇一晚上!”唐僧看了看天色说道。
“这天色其实也还早,便是用了午饭再走也不晚。”孙悟空道。
“不了不了,为师有些不舒服,就再多留一日吧!”唐僧摇头说道。
这一幕,让孙悟空愕然,他想到了唐僧之前在五行山前连日来不前进的情形。
这唐僧,着实有点懒。
他一点也看不出唐僧哪里不舒服的样?
不过想到了秦恒顺其自然之言,孙悟空也便坦然了。
随便,这经爱取不取,他也只不过是跟着走一个过场而已罢了。
当即任由唐僧一人吃午饭,而孙悟空则自顾自的在一旁修炼着。
越是修炼秦恒所传授的这门大五行避因果转化法身,孙悟空便越是觉得这门神通厉害无比。
他还真需要尽快将这门神通修炼成功才好。
他如今实力下降的厉害,纵有金刚之躯,也难免有身死之祸。
“你们家唐僧这是怎么回事?”
暗处,见唐僧又懒起来的秦恒,有些无语的看着十八伽蓝与五方揭谛。
二十三人闻言,面色都有些尴尬。
心中也是纳闷的紧,这金蝉子转世到底是怎么回事,取经如此的不积极。
他们还等着取经赶紧结束好分润一些西游功德突破修为境界呢!
倘若唐僧一直都这么懒散怠慢的话,那取经何年何月才能够结束啊?
“要不上报佛祖,让佛祖再派观音来监督一下?”
金头揭谛暗中传音伽蓝之首道。
伽蓝之首摇头:“我们先观察观察,总让观音菩萨来回奔波,倒是显得我们太无能了!”
金头揭谛,缓缓点了点头,不错,倒也的确是这个道理。
于此同时,值年功曹,值月功曹,值日功曹,值时功曹,则纷纷记录这取经过程之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包括秦恒与孙悟空之间的密切接触等等。
对于这些内容,秦恒也是非常不介意。
整个三界谁不知道他与孙悟空之间的关系要好,说些悄悄话又怎么了?
唐僧惫懒之下,众人又跟着歇息了一天。
秦恒暗中找来孙悟空,让孙悟空帮着再讲道大品天仙诀一番。
大品天仙诀,终入初窥门径。
【大品天仙诀(初窥门径1
50000)】
初窥门径的大品天仙诀,竟然附带增加熟练度的效果。
让秦恒的熟练度上限,竟然增加了五十点。
不过这个增加对秦恒如今来说来说,倒是显得有些微乎其微了。
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秦恒,我方才用我这八卦炉之中练就的火眼金睛观摩了一番这唐僧,发觉唐僧体内有一道金蝉元神若隐若现!”
讲道完毕之后,孙悟空对秦恒传音道。
“唐僧乃是昔年灵山如来大弟子金蝉子转世,昔年金蝉子被罚转世的理由是金蝉子轻慢佛法!”
“在这之前金蝉子已经转世九世了,每一次都在流沙河被天庭贬下凡的卷帘大将吃掉,连续九世之下,可能金蝉子的元神在影响唐僧,故而唐僧会本能的拖慢取经步伐!”秦恒猜测道。
“原来如此!”孙悟空恍然大悟。
“呔,将金银财宝都拿出来?”
正当秦恒与孙悟空寒暄之时。
一阵骚乱声响起。
大门被踹开,却见六个山贼强盗,冲了进来。
孙悟空见状,目光一寒。
秦恒则传音孙悟空道:“先别急着出手,让唐僧身受其害再说,省的万一你出手打杀强盗之后,唐僧会心有不忍,责备与你!以后也是如此,有事让唐僧先吃到苦头,他就没有责备你的理由了!”
“好!”孙悟空是听劝的,缓了立即出手打杀山贼的行为。
那边六个山贼肆意抢夺陈姓老者家中的财物还有唐僧的白马,唐僧上前还殴打唐僧。
唐僧发出惨叫之声:“悟空,救为师啊!”
“去吧!”秦恒对孙悟空传音道。
孙悟空嘿嘿一笑,这才出手。
出手之前,大喝一声:“休伤我师傅命来,你们六个泼贼!”
言罢,现身唐僧身前。
却见唐僧已经被打的鼻青脸肿了,嘴角流血,眼中显得非常惊恐。
“师傅,您没事吧?”孙悟空扶着唐僧,连忙问道。
“为师没事,悟空快快打杀了这六个山贼,坏人不除,那必是留着祸害善人,这六个山贼,抢劫也就罢了,还意图杀人,倘若留他们性命以后还会害了别人的性命的!”
唐僧一脸郑重的说道。
孙悟空闻言,心中欢喜不已,直想说秦恒玩的六,这既然是唐僧自已的意思,那他就意思意思好了。
下一刻,孙悟空眼中寒光毕露。
施展六道定身之术,然后挥手之间,便结果了六个山贼。
唐僧见状,双掌合十:“阿弥陀佛!悟空,你做的好!”
“师傅谬赞了,俺老孙刚刚还想着教训这六个山贼一通便算了呢,要是搁俺老孙昔年的秉性,自然是打杀了事,然而老孙如今入了师傅您的门下,倒是不敢随意打伤性命了!”
“别说是人,就算是以后扫地俺老孙也怕伤着蝼蚁,这夜晚灯火,俺老孙也需要罩住纱灯,以免飞蛾扑火而亡!”
孙悟空也做双掌合十之状,说道。
唐僧闻言,则苦口婆心道:“悟空,切莫如此迂腐,杀戮虽然不妥,然杀一人可救多人,此乃大善也!”
“师傅高见,徒儿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