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狂人出手,一天解决半年难题
会议结束的余波还未散尽,新成立的“厂长技术办公室”和“数据核算中心”便已成了全厂上下议论的焦点,以及笑话的中心。
然而,作为笑话主角之一的陈默,却对此恍若未闻。
他没有去理会厂里会分给他哪个办公室,也没有去管那些背后戳戳点点的目光。从会议室出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走向了全厂公认的“癌症晚期”——三号生产线。
三号生产线,是红星轧钢厂身上一块流脓的烂疮。
设备是五十年代的老古董,三天一小修,五天一大修,生产出来的钢材次品率常年维持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却像个无底洞一样,始终不见好转。技术科为此成立过好几个攻关小组,熬白了头发,最终也只能拿出一个结论:除非整条线报废换新,否则无解。
当陈默那邋遢的身影出现在三号线车间时,立刻引起了一阵骚动。
“嘿,那不是陈默吗?他来这干嘛?”
“还能干嘛,新官上任三把火呗!咱们新厂长钦点的‘技术主管’,来视察工作了!”一个老工人阴阳怪气地说道,引来一片哄笑。
技术科长王振华,带着几个心腹技术员,也“恰好”跟了过来。他抱着臂膀,嘴角挂着一丝冰冷的讥诮,他倒要亲眼看看,这个被许大茂捧上天的疯子,究竟能耍出什么名堂。
面对周围的指指点点和嘲弄,陈默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眼前这条锈迹斑斑、散发着浓重机油味的钢铁巨龙。
他没有像其他技术员那样,先去翻看那堆积如山的维修记录和设计图纸。
他只是绕着生产线,缓缓地走了一圈。
时而俯身,侧耳贴在冰冷的机壳上,闭目倾听。
时而伸出手指,如弹奏钢琴般,在不同的部位轻轻敲击,感受着那细微的震动反馈。
他不是在检修,更像是一位神医,在为一头濒死的钢铁巨兽,进行着外人完全无法理解的“望、闻、问、切”。
“呵,装神弄鬼!”王振华身旁的一个技术员低声嗤笑道:“他以为自己是听诊的老中医吗?这可是钢铁机器,不靠数据和图纸,靠耳朵听?简直是笑话!”
王振华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轻蔑之色更浓了。
在他看来,陈默的这番举动,就是哗众取宠的极致。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继续这么“诊断”下去时,陈默停下了脚步。他转过头,对一旁看傻了的车间主任说道:“一把三十六号的活扳手,一罐黄油。”
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
在所有人质疑的目光中,陈默拿着工具,二话不说,直接钻进了机器底座那狭窄油腻的空间里。
“他……他要干嘛?”
“天知道,估计是想把里面拧松几颗螺丝,好显得自己干活了吧?”
王振华冷眼旁观,心中已经给陈默判了死刑。三号线的问题是系统性的结构老化,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岂是拧几颗螺丝就能解决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十分钟……二十分钟……
就在一些人看得不耐烦,准备散去的时候,陈默从机器底下钻了出来,满身的油污,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一旁同样在默默观察的许大茂面前,言简意赅地吐出两个字:
“好了。”
好了?
这就好了?!
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小时,没换一个零件,没看一张图纸,就这么钻进去捣鼓了一下,就好了?
王振华第一个忍不住,嗤笑出声:“好了?陈默,你当这是小孩子过家家吗?这条线半年的问题,你半小时就解决了?你糊弄谁呢?”
周围的工人和技术员们也纷纷摇头,看向陈默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
陈默甚至懒得用正眼看他,他只是盯着许大茂,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开机,看数据。”
许大茂脸上露出一抹一切尽在掌握的微笑,对车间主任点了点头:“按他说的做,开机!全功率运行!”
车间主任虽然满心疑虑,但厂长的命令不敢不从。他走到电闸前,深吸一口气,猛地将闸刀合了上去!
“嗡——轰隆隆——!”
三号生产线,这头沉睡的钢铁巨兽,再次发出了轰鸣。
然而,就在机器启动的瞬间,在场所有老工人的脸色,齐齐一变!
那声音……变了!
不再是过去那种刺耳的、带着金属疲劳的哀嚎,不再是那种零件与零件之间虚浮摩擦的杂音!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流畅、顺滑、充满了力量感的咆哮!仿佛一头病入膏肓的老牛,在一瞬间被注入了猛虎的精血,每一个齿轮的啮合,每一个部件的传动,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和韵律感!
“这……这声音……”一个经验最丰富的老工人,声音都在发抖。
王振华脸上的嘲讽,瞬间凝固了。
还没等他们从声音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生产线的另一端,第一块经过处理的钢锭,顺着传送带缓缓滑出。
在车间顶灯的照射下,那块钢锭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气泡和裂纹,通体散发着一股均匀而又深沉的金属光泽!
完美!
这是一块教科书级别的完美成品!
紧接着,第二块,第三块……源源不断的完美钢锭,从生产线上滑出,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在向所有人展示着它们脱胎换骨后的强大!
“快!快去质检!”车间主任激动得语无伦次,亲自抱着一块还带着余温的钢锭冲向了质检室。
五分钟后,一个年轻的质检员像疯了一样冲了回来,他手里捏着一张化验单,因为极度的激动,声音都变了调:
“报告!报告厂长!所有指标……全部优等!次品率……次品率为零!!”
轰!
整个车间,彻底沸腾了!
而就在第二天清晨,一份由新成立的“数据核算中心”统计出的生产报表,贴在了三号车间最显眼的公告栏上。
上面只有两行字,却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具冲击力。
【三号生产线昨日生产数据】
【调整前平均次品率:20%】
【调整后次品率:0.5%!!!】
那个刺眼的“0.5%”,像一记响亮到极点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每一个曾经质疑、嘲讽过陈默的人的脸上!
尤其是技术科长王振华,他站在公告栏前,死死地盯着那个数字,感觉自己的脸火辣辣地疼。他的脸,瞬间从铁青变成了煞白,又从煞白涨成了猪肝色,最后,他几乎是狼狈地,在周围工人敬畏的目光中,落荒而逃。
整个技术科,都被陈默这神乎其技的手段彻底镇住了,再也没有一个人敢多说一个字的闲话。
而就在全厂都还沉浸在陈默创造的奇迹中时,林晚,这位同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少女,正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出的报表,敲开了许大茂办公室的大门。
她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一丝令人心悸的锋芒。
“厂长,”她将报表放在许大茂桌上,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通过对近三年物资领用记录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我发现了一个每年……至少让我们损失二十万的巨大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