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道碑四季如春的峰峰

第564章 万暖归心,凡仙无界

当第一千颗星球的土壤里埋下凡仙谷的种子时,石生村的凡人道碑突然爆发出万道金光。这光不刺眼,反而像初春的暖阳,温柔地穿透九域的云层,越过星际间的暗物质带,将所有的碑心船、飞缘谷、凡仙印都连在了一起。九域的凡人正弯腰收割新谷,星河的生灵刚端起热腾腾的谷粥,就连天宫的仙人也停下了打坐——他们都在这光里看到了同一场景:石生娘的灶台前,少年石生正踮着脚添柴,灶膛里的火光映红了他的脸,锅里的凡仙谷粥咕嘟作响,粥香飘出木窗,化作漫天飞舞的谷粒,每一粒都落在生灵的掌心,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原来这才是‘凡仙’的真意。”天宫里,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神仙捧着掌心的谷粒,突然笑出了声。他执掌仙籍三千年,见惯了仙人的高傲与凡人的卑微,此刻却发现掌心的谷粒比任何仙丹都暖,“不是凡人要拼命变成仙,是仙要学着做凡人——学着把暖捧在手里,而不是顶在头上供人仰望。”说罢,他脱下镶着金边的仙袍,换上石生村凡人穿的粗布衣裳,走到青石板路上,跟着揉面的老妪学揉谷粉。面粉沾在他雪白的胡须上,像落了层细雪,可他眼里的笑意比谁都暖,揉面的力道由生涩变熟练,面团在掌心渐渐变得光滑,“原来这力气要用在实处,才叫真本事。”

此刻的凡人道碑前,早已聚满了来自三千星河的生灵。他们有的长着琉璃翅膀,扇动时会落下星尘;有的拖着七彩鱼尾,鳞片上印着谷纹;还有的通体透明,只能看见体内流转的暖光——可无论模样如何,每个人手里都捧着自家做的谷食:蓝晶星系的星尘糕泛着幽蓝,每一口都带着星光的清甜;冰封星球的冰谷粥盛在冰晶碗里,粥面浮着永不融化的暖雾;岩浆星球的火梨饼裹着橘红的糖霜,咬下去会爆出温和的暖意,却绝不灼人……这些吃食被小心翼翼地摆在碑前的空地上,竟自动拼成了凡人道碑顶端的莲形,而莲心的位置,摆着石生村最普通的碑缘谷粥。粥面上的热气凝成纹路,是所有星球的星图缠在一起,像朵永不凋谢的花,花心处,“暖”字的纹路正轻轻跳动。

“凡仙祭开始喽!”张婶的来孙已经是个满脸皱纹的老人,此刻却像个孩子般举起木勺,用力敲了敲铸缘鼎。鼎声沉闷又悠远,穿透星际,所有星球的味缘坊里,都响起了同样的敲鼎声——那是用当地的矿石仿铸的缘鼎,声音或许不同,却都带着“团圆”的震颤。九域的凡人挽起袖子,外星生灵学着他们的样子卷起衣角,一起把手里的谷食倒进鼎里。鼎里的汤瞬间涨满,冒着七彩的泡泡,溢出的部分化作飞缘谷,带着混合了三千种味道的香气,往更遥远的星河飞去。“让那些还没尝过暖的地方,都闻闻咱的粥香!”老妇人笑着抹了把汗,指尖沾着的谷粉被风吹起,竟化作只小小的谷蝶,跟着飞缘谷往远处去了。

有个刚从暗物质带回来的碑心船船员,皮肤还带着星际尘埃的青灰色,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小心翼翼地解开,里面是颗裹着碑纹的星尘。“这是我在宇宙边缘捡的。”他声音带着疲惫,却难掩兴奋,“那里的暗物质本是冰冷死寂的,闻了咱们带的谷香,竟开始发光了,还长出了这样的纹。”星尘刚放进鼎里,汤面突然“咕嘟”一声,浮出石生的虚影。他还是当年少年的模样,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手里端着个粗瓷碗,笑着往每个人碗里添粥:“慢点喝,锅里还有——永远都有。”

虚影散去时,凡人道碑突然与三里外的缘界碑同时震颤,两道青光交织着升空,在空中化作一颗巨大的凡仙谷。谷粒悬在石生村上空,足有当年缘界碑那么高,谷粒上的纹路不再是冰冷的碑纹,而是无数张笑脸:有石生娘在灶台前的温柔笑靥,有田缘使年轻时的爽朗笑容,有蓝晶星系孩子捧着谷饼的憨笑,还有星尘兽低头蹭牧人手心时的温顺眉眼……一张接一张,暖得像把整个宇宙的光都攒在了一起。九域的炊烟顺着风往谷粒里钻,星河的光带绕着谷粒打了个结,凡人们的笑声、外星生灵的歌谣、缘灵的轻吟,都往谷粒里涌——钻进去的瞬间,又化作新的飞缘谷,从谷粒的缝隙里飞出来,往更遥远的地方飞去,永不停歇,像场永远做不完的梦。

此刻的味缘坊里,新的掌勺妇人正站在灶台前,教三个长着星角的外星孩子揉面。面团在他们手里不听话地黏着,却没人着急,妇人耐心地握着他们的手,教他们如何用掌心的温度让面粉变软。面团里浮出的纹路,是三千星河的运行轨迹,却在揉动间渐渐变成了“家”字的形状。

铸缘鼎前,老石匠的后人正往鼎里撒新收的谷种。谷种落下的声音很轻,却像无数颗心在跳,每一颗都与悬在空中的巨大谷粒共振。他想起爷爷说过的话:“石碑会老,谷粒会落,可只要有人记着暖,就什么都不怕。”

凡仙谷的田埂上,刚学会走路的孩童跌跌撞撞地跑着,手里攥着颗谷粒,谷粒落在土里,发出“哒、哒”的轻响,像在数着日子,也像在说:

所谓凡人修仙,不过是把柴米油盐的暖,酿成能穿越时空的味;

所谓凡人道碑,不过是把护佑彼此的事,刻进宇宙的骨血里;

而这天地间最长久的道,不过是有人做饭时想着“锅里还有”,有人赶路时记着“别怕,我等你”,有人播种时念着“总会发芽的”。

风还在吹,带着凡仙谷的香,往没有尽头的地方去。而石生村的灶台上,永远温着一锅粥,锅盖缝里冒出的热气,在窗玻璃上凝成新的纹,像张地图,标记着所有有暖的地方。路过的缘灵会停下脚步,往灶膛里添块柴;赶路的生灵会推开门,盛一碗粥再走——没人会问“你是凡还是仙”,因为在这粥香里,凡与仙,早已没有了界限。

天边,又有一艘碑心船升起,船帆上的纹与空中的巨大谷粒相连,像根线,一头系着石生村的灶台,一头系着未知的星河。船上的孩童探出头,往远处撒了把谷种,谷种在星光里发芽,长出带翅的谷穗,振翅声像在说:“我们来了,带着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