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准备婚事
宋巧娘也满脸喜色附和着,随即转身进屋,等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二两银子递过去,
“闺女,这是你婶子跟你二伯母给的银子,正好今天给你。”
余月抬手收下。
余大山凑上前来,目光里满是思索,“闺女,你说我们家有喜事,需不需要请福满楼掌柜的来。”
余月听到这话,想到今日方锦为见到萧宥泽时的模样,挑眉开口,“老爹,请人的事你看着办就行。”
“好咧!”
余大山欢快的两手一拍,随即掐着手指开始算人数,“我粗略算了,村里人跟几位掌柜的,估摸摆二十桌就行。”
宋巧娘笑应声,“我看行,这二十桌能招待两百个人,指定是够的,正好小杏跟盼睇同一日出嫁,万万不能忽视了。”
这话一出,其余几家的人满眼惊讶。
宋老太率先开口,“巧娘啊,我们知道你们两口子心疼两孩子,只是这二十桌下来花销可就大了,摆个几桌我们热闹热闹就行了。”
一旁孙秋菊连连附和,“弟妹,宋婶子说的不错,如今我们房屋都盖起来了,吃穿用度也不缺,我们两家摆个几桌热闹热闹就好。”
宋小杏跟余盼睇是同样的想法。
宋巧娘看着众人,果断出声拒绝,“那不成,如今家里就这几个丫头,日子既然能过的去了,怎么能轻待呢。”
余月见几人意见不同意,最终出声阻止,“姥姥姥爷,二伯母婶子们,这席面的事就按二十桌定了,饭菜就按八凉八热来就好,这段时日大家伙儿使使劲,该准备嫁妆的准备嫁妆,该备聘礼的备聘礼。”
这话一出,众人相互看眼对方,瞬间不再反对。
余大山见状,乐呵呵起身,“既然事情都商量好了,那我这就去找江夫子写几封请帖,村里人口头通知就行,这几个掌柜的得正式点。”
其余人见余大山这般重视婚礼,纷纷起身离开再去准备。
接下来的时间里,余月趁早去镇上新置办了两房家具,到时候就当是贺礼了……
方家酒楼里。
为了躲避萧宥泽,方锦为从镇上躲到了县城里。
可收到请帖的那一刻,便知自己这次是死活也躲不过了!
方锦为面上麻木,手里捏着从京城快马加鞭送过来的信。
信上只有简短三个字:勿泄露!
此时的他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说实话,这段时间胆战心惊的生活,还不如他乖乖滚回家去继承家产,最起码不用三天两头的碰见萧宥泽……
可如今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方锦为认命的起身,提前去准备贺礼。
………
转眼过去了二十多天。
这二十天里,可谓是热闹非凡,众人简直是手忙脚乱。
既要准备婚礼用品,又要收集胭脂虫又要处理甘蔗红糖,忙到晚上头一沾枕头便睡。
婚礼前一天,狗窝村村民自发将自家的桌椅送过来。
院里忙活的是热火朝天,男人帮忙在村尾几家院里挂红绸,妇人准备宴席用的饭菜,就连村里的孩童,也在村里大树上提前贴着囍字。
众村民忙碌着,个个脸上满是笑意。
这么几十年来,村里不是没有过喜事,可在一个村里,同天嫁两女,同天娶两媳的事情却从未有过,更别提席面办的这般大了……
可当余大山带着众人,将铺着红布的桌椅搬到四合院外边宽阔的场地时,有人满是不解。
余大山满脸笑意,“这两家娶亲,如果分开去各家院里的话大家观不了礼,将宴席婚礼摆在这,到时候拜完天地了直接送回各家就好。”
这番解释让众人觉得新奇,满心期待着第二日的到来。
镇上火锅店。
宋家众人想到明日家里有喜事,将今日准备不多的菜品卖完,收拾好店内。
随即在牌匾上贴上‘家有喜事,歇息三日’的纸张,几人坐着牛车匆忙回村。
………
翌日天刚亮。
提前找好的两位喜婆已经提前到了。
陈梨花几人端出点心倒上茶水招呼着喜婆,分别给了她们喜钱。
两位喜婆看着手里份量不轻的喜钱,嘴上不断说着喜庆话,随即分别去给宋小杏二人梳妆。
经过这段时间的洗脑,加上识字读书以及灵泉水的滋养下,宋小杏同余盼睇不但样貌出落的水灵,身上的气质晏然不同往日。
二人端坐在余月送来的梳妆台前,看着上完妆后不认识的自己,想起短短几月时间的变化,眼眶里不由含着泪花。
喜婆面带笑意,看着宋小杏笑开口,“姑娘,今日是大喜的日子,切莫哭鼻子。”
宋小杏点头应,看着铜镜里照应出沈氏的身影,回头唤声,“娘,你来了。”
“姑娘你们母女说说贴己话,我去外边等着。”喜婆说着离开屋子。
沈氏心里五味杂陈,拿起桌上的梳子,满眼心疼,小心翼翼的梳着宋小杏的长发。
“杏丫头,如今你长大了,也寻得知心人,娘看大毛是个好孩子,你过去了要照顾好自己,同婆母好好相处。”
沈氏话音中带着哭腔,说着流下喜悦的泪水。
宋小杏拿起桌上的帕子,起身擦拭着沈氏的眼泪,声音中带着些许不舍,“娘,女儿知道,今日出嫁后我不能陪在你身边,往后你要照顾好自己。”
沈氏喜极而泣,“娘知道,娘都知道,你婆家就在旁边,想吃娘做的饭了随时回家来。”
………
另一边屋里。
孙秋菊扶着自己越发大的肚子,梳完余盼睇的头发后坐下来,满眼心疼的看着面前的女儿。
余盼睇红着脸颊,小声开口,“娘,你嘱咐的我都记住了。”
孙秋菊抬手牵着余盼睇的双手,不舍的握了又握,“盼睇,你婆母是个好相处的,狗剩也是个勤快的孩子,娘知道你们情谊不浅,往后你们夫妻一心,一定要好好过日子。”
“娘,我知道了,往后你要照顾好自己。”余盼睇应声,说着看向孙秋菊的肚子。
她希望爹娘这次能得偿所愿,往后再也不受他人嗤笑。
……
四合院门口。
村民来的时候,便见每个桌上已经摆好了瓜子茶水,就连每个孩童兜里都装着不少瓜子糖瓜,村尾满是欢声笑语。
陈梨花几人站在门口迎接着客人,余大山坐在一旁登记贺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