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轰动全京城

寒风扑面而来,吹起了衣袂翻飞。

他今天到底是哪根筋又搭错了?

明明方才还在谈笑自若……

马车重新起步,缓缓上路。

车轮滚滚之声渐渐掩盖了四周的寂静。

很快,醒黛的身影就在暮色中越来越小。

她身形单薄,身影更是显得无比落寞。

这时,夕阳已然沉下半边身子。

天地交接处染上了淡淡的血红。

四周一片陌生景象,她环顾左右,神情恍惚间辨不清前路方向。

与此同时,马车继续穿街过巷。

在拐过几条长巷后终于停在了巍峨宏伟的国公府门前。

早已等候多时的管家走上前,低声道:“老夫人特意交代,只要您一回来,请即刻前往寿安堂。”

“夫人已经过去了。”

府门外,寒风凛冽,飘落几片枯黄的叶。

仆役神色肃穆,低垂着眼睛,在门口等候已久。

见马车缓缓停下,他快步上前,躬身禀报:“夫人已经过去了。”

门口的小厮上前禀报。

墨瑾昱掀开车帘,一袭玄色长袍映入微弱的日光之下。

他面色冷峻,眉眼间沉静无波。

踩着踏凳落地,迈步走入府邸,径直向寿安堂方向行去。

尚未进屋,便听到堂内传来婆媳二人清脆悦耳的笑声。

那笑声里透出一股暖意。

还没进屋就听见屋里传出婆媳俩的笑声,见他进来,郭氏笑着招呼。

“昱儿总算回来了,快来看看,这些都是姑娘画像。”

只见她穿着素雅却不失贵气的衣裙,头饰整齐,笑意盈盈。

见到儿子进门,立即从椅子上起身迎上。

“我和老太太挑了不少人家闺秀,都挺合适,你瞧瞧。”

话音未落,旁边的老人也笑眯眯地接过话头。

郭氏一边说着,一边亲热地上前拉着儿子坐下,笑容满面。

“等下个月老太太寿辰一办,咱们就一封封发帖子请她们来,仔细相一相。”

她轻轻拍了拍儿子的手背。

前几天才放出话说要给少爷议亲的消息。

这消息吹遍京城各个角落。

引得各户有适龄闺女的人家无不跃跃欲试。

这一传出去,两天之内上门投递的画像就没断过。

每日都有人带着礼登门,或托媒婆转交画像、生辰八字。

墨府门房忙得脚不沾地,收下的卷轴堆满了案台。

画像被整理分类后送入内院,由婆婆郭氏亲手过目筛选。

婆媳两个一个个认真筛选,挑出了好几个家境好、长相俊俏的女子,婚事前景大好!

他们细细比较,评头论足。

有人出身世家,书香门第。

有人容貌出众,温婉大方。

更有人是权贵之后,前途不可估量。

每挑选一人,两人便点头微笑,信心倍增。

老夫人乐呵呵地道:“你母亲说得没错,你现在身子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把家里热闹起来。”

她说话时,坐在软垫靠椅之上,面容虽显岁月痕迹,却神采奕奕,眼里藏着慈爱。

“添几口人,也好有人陪你娘,再过一年两年,咱抱个孙子,我这个做祖母的也享点福。”

她说这话,脸上洋溢着满足。

画像一张张铺在桌上,墨瑾昱扫了一眼,示意他看看有没有合意的人。

画轴一张接一张地展开,墨香氤氲。

画卷上的女子个个娇美秀丽,仪态万方。

他微微俯身查看,面上神色依旧淡漠。

郭氏站在一旁,一边指着画,一边逐个介绍起来。

“这是……”

她的手指轻轻滑过画纸边缘,目光中流露出满意之色。

“年方十六,知书达理,性情温和。”

“还有这一位,是永宁侯府的姑娘……”

“出自名门世家,父亲曾随军征战立功,她本人聪慧灵秀,在宴席上见过一面的人都称赞她品貌双全。”

“这可是成王府送来的!”

她压低声音,语气中带着一分敬畏。

她特地把最后一张画像拿了出来。

画像被单独放置在一旁案几上,用红绸盖住。

“这是庆安郡主,还记得吗?小时候就长得招人喜欢。”

郭氏语气轻快,带着回忆的味道。

“小时候常在宫里玩耍,那时就机灵可爱,如今想来也有好几年没见。”

“四年前跟着王妃去山上修行,前两天才刚回上京。”

“那山高路远,听说是修道练心的法门,不知如今是否还像儿时那般活泼聪慧。”

她说到这里,语气略有迟疑。

“成王府特意送来画像,肯定是在为郡主的婚事操心。”

她低声感叹,目光在画轴和儿子之间来回,心中暗暗祈盼这张图,能触动儿子的一点兴趣。

当年成王府出的事,那可真是一件轰动全京城的大事。

当时朝野内外,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纷纷。

传言王爷、王妃之间产生了嫌隙。

两人关系越闹越僵,最终竟到了难以调和的地步。

于是王妃毅然决定,带着年仅十四岁的女儿一同前往山上修行,以远离尘世纷争。

从那以后,她们母女二人一走便是数年光阴。

至今未归。

而今,时隔多年才听闻王妃与郡主终于返回京城。

消息一经传出便又引起了不小震动。

说起庆安郡主,她的美貌和聪慧早已名扬京中。

如今也已过了十六岁的好年华。

只是婚事一直拖延至今,还没有着落。

难怪成王府眼下急着为她择婿议亲。

要说起来,也真是个巧合的时机。

若是在四年前,那时郡主年纪尚小,还未及笄。

论起身份品貌,都不足以匹配高门望族的子弟。

这样一位出色的闺秀,如今才有资格谈亲事,也只有这个时候才会被众人真正看重。

郭氏一边回忆,一边念叨着说个不停。

几乎将整个成王府的过往都娓娓道来,

嘴皮子都说得干了。

然而对面站着的墨瑾昱,却始终神色淡淡的,

脸上不露喜怒,

对这些热闹八卦没有丝毫兴趣一般,

任凭母亲说破嘴,他也毫无反应。

“我儿啊!”

郭氏忍不住拍案站起,语气中满是焦急。

“你也二十有三了!你可知道寻常百姓人家的男子像你现在这年纪,孩子都打转满地跑了!”

她边说边摇头叹息,满脸无奈。

你为何偏偏这般沉得住气?

难道连一点凡心也不动么?

她叹了口气,气鼓鼓地坐下。

原以为这一次儿子总算有点动静,会认真思虑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