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项目落成

第二天。

青霉素项目正式落成,时樱将保密文件传递给眼前的十个研究员。

看着这人手,她深叹了口气。

高校药学停招多年,许多专家劳动下放,人才断层严重。

能凑齐眼前的研究团队已经很不错了,所以,贺江流被留了下来。

而这,只是挑战的开始。

第一个阶段是初筛菌株,这时候培养基就成了难题,国外技术封锁华国,断供了菌株培育所需的培养基原材料。

时樱白天在实验室昏天暗地,到了晚上就跑到空间里,一边喝灵泉水,一边熬大夜,在资料库中搜寻。

历史上,华北制药厂用“山芋粉-葡萄糖阶梯?料”工艺代替了玉米浆,但会使提炼收率下降8%。

哈兵制药厂用“麸曲培养液”工艺代替了玉米浆,但会延长发酵时间,导致染菌风险增加。

所以,这两个技术只能参考着来。

经过十天的调试,终于让她确定了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其中最关键的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碳源,还有齿痕元素的补充。

得出培养基数据当天,一堆研究员嗷嗷大哭,报到厂上时,杨厂长失态的从椅子上跌下来,根本不敢信。

“你是说她自主研究了,完全能代替国外玉米浆的培养基?”

研究员连连点头:“是啊,厂长,我们自主研究的培养基,就在含糖量比玉米浆高出2%,完全可以替代国外的培养基了!”

一听这个,杨厂长差点幸福的晕过去。

他们这哪是副厂长,这直接是请来了一尊金娃娃。

国外进口的培养基买不到,高价买到的又太贵,不足以支撑研究需求。

而国内经过改进代替的培养基又效能太差,这就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培养基差,培养出的菌种差,改良的抗生素效能差。

一长串的差,简直让人心梗。

而现在,他们自主研发的培养基已经能完全代替国外!

这要是其他药厂的厂长知道,估计能羡慕的整晚睡不着觉。

而且,就这培养基他们就能单开一条生产线,销往全国。

药厂的指标又是噌噌往上涨。

时樱对这个成果不是很满意:“要是时间足够,我能把这2%的差距抹平了。”

杨厂长激动地一拍大腿,嗓门都高了八度:

“这时间咋不够了,别人研究都是一年两年的,咱也不用这么赶,慢慢来。”

时樱摇了摇头:“我想在过年前把青霉素弄出来,这个培养基还只是初版,勉强能用。”

杨厂长呼吸都差点停了,啥,这还只是初版?

下一秒,过年前,青霉素弄出来?

这说的是人话吗?

就他知道的,泸市制药厂从两年前就开始研究抗生素。

现在都没一点风声传出来,不知道是不是胎死腹中了。

他委婉提建议:“这时间会不会太赶了?”

时樱掏出密密麻麻的计划表:“如果严格按照这个计划来,时间来得及,我还腾出了十九天的误差时间。”

杨厂长愣愣的将计划表展开,旁边研究员们看了几眼就扭过头去,只觉得自己瞎了。

妈嘞,副厂长疯了吧。

她把他们当驴使,也不能把自己不当人吧。

他们已经好几次看见时樱坐在地上,趴在一张小板凳上睡觉,睡起来后就猛猛灌浓茶,跟不要命似的。

杨厂长一听研究员告状,心疼的不行,马上就给时樱强制放了天假。

她原本就是瓜子脸,没有多少肉,结果这么几天下来,脸又小了一圈。

时樱:“……”

默默从计划表划了一天。

时间飞逝。

两个月过去,时间来到了一月末,临近年关。

有空间内资料库打基础,时樱能直接正确的迭代方向,这一下,就节省了小半年的时间。

菌种经过紫外诱变迭代,选出了三株候选菌株。

接下来,就要对候选菌株全面评估。

……

京市。

邵家大儿媳妇付红药一大早就收拾好衣服:“妈,我回娘家住两天。”

从黑省回来后,她一直想回娘家转转,但回来忙的不停脚,一直没抽出时间。

直到这几天,她终于闲了下来。

铁简文:“行,你跟老大说一声,别让他担心。”

付红药痛快的应了声,然后开始整理衣服,还有这两天买的礼品。

一罐富强粉,一袋萨其马,还有大顺斋的糖火烧,菠萝罐头……

手里提的满满的,刚了家门,她突然一拍脑袋:“茶叶没带。”

那茶叶可是她特意向时樱讨的呢。

说着,又噔噔噔跑回去,将油纸包从柜子里翻出来。

看了看,又有些犹豫,她爸嘴挑,最喜欢品茶。

有时候连那种铁罐装的茶叶都觉得一般,勉强吊着。

她这……拿一个油纸袋装,会不会太简单了。

要是单独送给她爸没什么,但偏偏家里有嫂子,看到了难免会说几句。

纠结了半天,付红药转去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一罐茉莉花茶,红字白罐。

嗯,京市人都爱,中规中矩,挑不出错。

手里的东西堆成了小山,付红药只好叫了辆乌龟车,一路颠簸到了家属院门口。

门卫眯起眼,慈祥地打招呼:“红红回来了啊。”

付红药故作嗔怒,嘴角却忍不住上扬:“大爷,您还叫我红红呢,我都嫁人了,得叫红药!”

大爷哈哈一笑,挥了挥手:“行行行,红药,快进去吧,家里人都该等急了。”

付红药拎着大包小包,脚步轻快地走向家门,轻敲了几下,门后传来嫂子的声音:“谁呀?”

付红药深吸一口气,笑靥如花:“是我,红药。”

“快进来,快进来……”

大嫂招呼着付红药坐下,目光从她手里满满的礼品上略过。

一个慈祥的小老头从房间里走出来,看到付红药,忍不住埋怨:“这都多久了,总算想起我这个当爹的了。”

付红药也有些心酸。

嫁了人顾虑的多了,要平衡家庭事业,回娘家的次数也少了。

陪着付老说了会儿话,避不开的提到了邵家发生的事。

“……老二的媳妇有个养女,叫时樱,这小丫头很厉害,我看邵家也有想让你关照的意思。”

说到这,付老明显挺感兴趣:“你说说看。”

付红药却有别的意思:“爸,我的意思是该帮的地方帮,但不要牵扯太深。”

“为什么?”

付红药:“她是被抱错的,亲生父母都在沪市,祖上是红色资本家,但你也知道红色资本家的定性很模糊。”

付老却剧烈咳嗽起来,半天才急切的道:

“沪市,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