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溺水之人
“戬儿......
长大了啊......”
玉鼎真人语气当中,既带有一丝欣慰,又有着些许伤感。
欣慰的是,自家徒弟终于懂了收束意气,顾全大局。
而伤感......
若无心中千般顾忌,若有师门身后撑腰。
自己徒儿身为堂堂圣人门徒,玄门三代弟子第一人,面对区区天庭,又何须如此低声下气?
玉鼎心中一时间诸多感怀。
而旁边,
李长青旁观着杨戬的这番举动,亲眼看到这个后世的三界战胜神折腰。
纵然明知杨戬这番举动,乃是出自自己指点,
纵然自己心里也清楚的知道,杨戬这样做是对的。
但李长青此刻,却仍旧不免微微叹了口气。
亲眼看男儿折腰。
那绝对不算不上什么......好的体验。
“难怪世人都爱孙猴子啊!
如果可以,
谁又愿意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如果可以,
谁又愿意长大呢?”
作为后世知名度最高的两位神话人物。
大圣爷的人气明显要高于杨戬。
究其原因。
或许......
一个是理想中,自己想要活成的模样。
不畏强权,嫉恶如仇,
追求平等,向往自由!
而另一个,
那是现实中,身负重担,不断妥协的自己。
纵然本领高强,心怀不屈,却终究不得不为现实和家庭的枷锁低头。
李长青身前,
某个人形器灵听着杨戬的这番言语,微微撇了撇嘴嘀咕道:
“虽然确实长了不少脑子,
但看着莫名有些不爽利了!”
最近看多了某人写的小说故事,
某个人形器灵已经不知不觉间,口味变得有些刁钻了起来。
比如此刻,
她就想看甥舅翻脸,大打出手的戏码。
虽说终究打不死人吧,
但好歹也能算有个乐子不是?
可现在......
就这情况,怎么可能打的起来。
一旁的杨婵定定的看着远处的二哥,脸上的神情有些复杂难言。
旁人的心绪无法影响场中的局势。
位于风暴中心的两人,眼下也无意去顾忌旁人的想法。
东木公看着眼前的阐教弟子,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处理了。
无论他来时路上做过多少次猜测推演,
都没有想过,
这杨戬,竟然会有如此通情达理,会有如此服软之举动。
“陛下!
现在该怎么办?”
空荡荡的凌霄宝殿上,玉帝身前的心音铃里传来了东木公请示的声音。
玉帝霍然起身,背着双手在大殿之内一边来回踱步一边思索。
人间,场中一时陷入了沉寂。
桃山山腹之中,
云华仙子定定的看着远方背对自己独面天庭的挺拔身影,
不知不觉间,已是泪流满面。
“戬儿......”
......
片刻后,
凌霄宝殿中,玉帝陡然止步。
清朗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既然这小子服软,
吾这个当舅舅的倒也不好没有表示。
这样,
任由他带云华离去,但需对杨戬言明......”
桃山。
东木公眨了眨眼睛,侧耳静听着玉帝陛下的吩咐。
杨戬肃立原地,即使面对大罗金仙,面对可以轻易绞杀金仙的天庭战阵,也没有丝毫的戒备防范神色。
他原本以为那一番话,自己会很难说出口。
自己说出口之后,会满腔羞愤。
但此刻,当真的说出那番话,
他却发现,他更多感觉到的,是憋闷,是空虚。
长久以来,他一直是将救出母亲,向天庭复仇,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
过往,他也一直是靠着这等信念,在支撑着自己辛苦修行,游历和战斗。
可现在......
母亲和妹妹还需要自己保护。
天庭势大,即使是眼前的天庭,也绝非自己所能撼动。
更别提,封神大劫已至,此劫之后天庭之实力必然百倍于今。
杨戬心中明白,
此劫之后,自己与天庭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今后的天庭,必然将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绝非自己所能应对。
如同长青师叔所说,
就算有朝一日,自己成就大罗金仙,甚至成就准圣,又能如何?
自己就能斗的过那玉帝吗?
或者说,就算斗过了,又能拿他怎么样?
天庭乃是三界中枢,事关无数生灵之命途。
天庭若乱,这天地间亿万众生必将血流漂橹,
其中,就包括自己所出身的人族。
自己当真担的起这般因果?
自己又当真忍心造成如此局面?
更别提,天地间六位圣人绝对不会任由自己动摇天地秩序。
太清圣人的善尸化身,可就在天庭坐镇。
在往上,还有一个就连浮起一丝念头都会感觉到绝望的道门师祖。
所有的这一切,虽然都还没发生,那些苍穹高处的大都能也都还还没有任何举动。
但杨戬却分明能感觉到,身周那层层叠叠无形的束缚。
他知道,自己拿凌霄宝殿上的那位没办法了。
但以往的他,就算明知如此,
他还可以在心里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
等我变强,我一定要将我所遭受的一切,都还回去。
心中对那人的恨意,也还可以支撑他一直走下去。
被仇恨和修行填满的日子,让他也没有时间去思考斗不过怎么办,斗过了又该怎么办。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了下去,
他也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天仙巅峰。
直到那一天,
从凡尘而来的长青师叔,一语点破他心中迷雾。
是啊!
想那么多干什么呢?
我想做什么就去做。
只要做完之后,我承担起后果就行了。
报仇的事情暂时无力为之,不去想他。
但救出母亲,这已经是最后的机会了。
然后,他就真的行动了。
教内不允,我就一个人来。
就算不借助圣人大教的力量和名分,
我也要尝试将母亲救出来。
身为人子,坐视母亲受此苦楚,何以为人?
可是当真的劈开桃山,让母亲脱离樊笼。
为了保护母亲和妹妹,他自言一切因果自身担下之后。
以前有意忽略的问题,就再以次来到了他的眼前。
为父兄报仇......
今生已然无望了!
母亲和妹妹,就是套在他脖子上的无心枷锁,让他再也没有勇气去走出那一步。
这一刻,他仿佛感受到了,小时候在河流里玩耍时无意中落水之后的闭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