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仙剑奇侠录-上》

沉睡中的萌兰瞬间睁开了那双豆子大的小眼睛,愣愣的看着眼前骤然出现的人影。

这人身形宽大,做道人打扮,身上穿着一件灰色道袍,脸上似乎时刻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来人上下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花熊,眼神里略有诧异。

“没想到,你竟然还活着?”

萌兰听到这话,短吻嘴微微咧了咧,威胁似的露出了半尺长的犬牙。

“吼!”

低沉的吼叫声在林间响起,声音传出三丈之外,却骤然湮灭在了夜空之中。

圆滚滚的身躯微微往后挪了挪,豆子大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

道人看了看地上散落的瓜果残骸,微微摇了摇头。

“你的主人命丧于敌人之手,而你现在却为了一口吃的,就准备屈从敌人的子孙后辈吗?

如此行径,简直丢尽了妖族的脸面。”

花熊死死的盯着眼前的不速之客,圆滚滚的身躯微微绷紧。

“你先主人何等英勇,敢同轩辕神农争夺人皇之位。

眼下你妖族有志之士,正为了占据更多的栖息之地在北海苦战。

你若有你主人血勇之万一,此刻,就该在北海和你的同类一起奋战,为你妖族搏出一片天地。

而不是为了口吃的,就在这里装傻卖蠢!”

萌兰抬头看了看眼前的人影,下一刻。

“嗖!”

庞大的身躯,以和体型完全不符的迅捷迅速转身,扭头就跑。

然而刚跑出几步。

“砰!”

圆乎乎的脑袋,重重的撞在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上。

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萌兰顿时被撞了一个屁墩。

圆滚滚的身躯坐在地上,两只爪子抱着脑袋,看着眼前无形的屏障,整只熊显得有些懵逼。

“老老实实跟我走吧!

你根本就不该出现在这里。”

说话间身着灰袍的庞大道人伸手一拂,一道无形的锁链凭空浮现,瞬间就将地上的花熊捆了个结结实实。

“嗷呜......”

萌兰奋力的挣扎,口中爆出一阵示威性的嘶吼,然而它所有的举动,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都显得毫无意义。

灰袍道人没搭理它的举动,只是若有深意的回头看了看王宫的方向,脸上闪过一丝古怪笑意。

随后目光在城东别院和驿站的方向停留了一瞬。

下一刻,一人一熊的身影骤然消失在了竹林之内。

专心修改文稿的李长青正陷入了忘我之境,对外面的一切动静毫无所觉。

倒是驿站之内,正和副将张焕谈话的魔礼寿神色微微一动,有些疑惑的抬头看了看城外的方向。

“将军,怎么了?”

魔礼寿仔细感应片刻,微微摇了摇头道:

“没什么。

刚刚本将似乎感觉到一丝被人窥视之感,但仔细查看之下,却并未什么发现!”

张焕闻言微微一愣。

“这朝歌,难道还有其他修士出没不成?”

魔礼寿摇了摇头。

“兴许是有高人路过吧!

此事无须担心,商国乃是人族气运汇聚之所,就算真有高人到此,也不会贸然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张焕闻言这才稍微放心下来。

片刻后,两人再次继续起了先前的话题。

“你觉得,那李长青口中的娘娘究竟指的是何人?”

张焕皱着眉头陷入了思索。

他虽然修习的是武道,不过征北军中多异士,太师闻仲亦是截教金仙,耳濡目染之下,他对仙人之间的事情多多少少也有了几分了解。

片刻,他沉吟着说道:

“依将军先前所言,这李长青能得圣人亲自传法,在截教中想必地位不低。

若无意外,当是入得圣人法眼的二代弟子。

单论辈分,说不定太师都得算是他的晚辈。

而能被他称呼为娘娘的......

嘶......”

说到这里,张焕倒抽一口凉气,瞳孔也逐渐缩成了针尖。

魔礼寿神色也有些凝重。

“能被他如此称呼的,必然是长辈。

截教三霄娘娘应该还当不起他这般称呼,他所指的,当是人族圣母娘娘。”

话说到这里,两人顿时面面相觑,场中一时陷入了沉默。

良久,张焕才回过神来,龇着牙仿佛便秘般道:

“大王在圣母庙里提诗的举动确实不妥,圣母娘娘降下灾祸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难道,这李长青就是来行此事的?

可这也不对啊,他所行诸事,怎么看怎么像是在护持商国上下。

现在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魔礼寿紧锁眉头,也不由得回想起了临行前太师的嘱托,以及自己这段时日以来了解到的,当日女娲庙里的情形。

片刻后,魔礼寿长出一口气道:

“事情也不一定就如我们所想的那般。

无论如何,这李长青至今所做的事情,都对商国上下大有益处。

我们只需要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告知太师就行,具体如何应对,想必太师自有分寸。”

......

七日后,李长青终于修改完成了自己的初稿。

当他从书桌前站起,看着桌案上那一摞厚厚的文稿,一时间忍不住长松了一口气。

“欠债的滋味是真不好受,

有了这东西,总算是能对娘娘交差了!

以后每月一更,谁也别想让我多些。

反正整个天地间,除了我没人能写这东西。

我脑抽了才自己卷自己!”

随手一挥,卷走些许残余纸屑,李长青转身就走出了书房。

“翠微!”

蹲在院子里数蚂蚁的翠微霍然抬头。

“在呢,先生!”

“准备准备,老爷我今天要加餐!”

“唉!”

傍晚时分,李长青品尝着鲜美的鲈鱼汤之时,突然想起了什么。

“秋粮已经开始采收了吧?”

翠微点了点头。

“是的先生。

今年庄稼的长势可好了,我去菜市买鲈鱼之时,看到农人们可高兴了。

我听到无数百姓言谈间都对先生可感激了。

先生不知道,今天百姓采收的粮食比起以往年份里,可是足足多出了三四成。

很多人都说,以后有了这耕犁,兴许早晚有一天,整个商国上下就不会再有人饿肚子了。

先生,您对整个商国上下的恩德,可是大到天上去了!”

李长青闻言笑了笑,随即微微摇头道:

“有了这耕犁,挨饿的人肯定会少一些,但挨饿的人肯定不会永远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