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与天庭为敌?
“她不过是私配了凡人而已,
这天规何等苛刻,何等不近人情?
难道就因为天庭在依规行事,
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母亲永世被压在那桃山之下,什么都不做吗?
身为人子,此等行径,与禽兽何异?”杨戬喃喃自语。
说到后面,杨戬几乎是一字一顿,眼神里也逐渐显现出一丝痛苦,挣扎和迷茫。
他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想救自己母亲脱困。
他想为自己父兄报仇。
可他亦身具凡人血脉。
从小的经历,师尊的教导,还有他自身的性情,都让他想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找到一丝正义性。
可是李长青的分析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他母亲的作为......
可杨戬不想放弃,他无法坐视母亲受苦。
内心的执念,外界的不解,还有法理上的劣势,多番因素交织下,杨戬只感觉到痛苦万分。
看着杨戬面上痛苦的神情,还有眼眶里逐渐涌上的血丝。
李长青对其性情为人,不由更加了解了几分。
杨戬是心存正义的,
他绝非自私自利,任性妄为之人。
他希望在心里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丝正义背书。
他渴望能够说服自己,渴望从内心里说服自己,自己所思所想是对的。
若非如此,他不会表现的如此痛苦。
李长青看着这位未来的清源妙道真君,后天庭时代的战神、猎神、凡间护国之神。
看着他痛苦纠结彷徨的神色,思忖片刻,心里慢慢有了决断。
他缓缓摇了摇头,神色里似乎带着一丝看透世情的从容。
“当然不是!
贫道可从来没说过,你不该或不能去救你的母亲?”
杨戬微微一怔,缓缓抬起头来,看着不远处的李长青,脸上神情愣了愣。
好一会儿,杨戬才稍微回过神来。
他有些不解的问道:
“可师叔刚刚不还说,我母亲是因为违反了天规才被压在了桃山之下,天庭没有做错吗?”
李长青笑了笑。
“天庭关押你的母亲,跟你去解救你的母亲,这是两件事。”
杨戬脸上的表情更加疑惑了。
他深吸一口气,拱了拱手道:
“杨戬听不明白,还请师叔解惑!”
李长青不疾不徐的斟了两杯茶水,脸上闪过一丝追忆,不知道想起了什么。
片刻后,温和清朗的声音再次响起在杨戬的耳边。
“贫道在凡间游历之时就发现,人间百姓做事情的时候,都喜欢问一个对错。
他们觉得,做对的事情,就能得到好的结果。
如果做了错的事情,就会招来灾祸。
所以,
他们希望有人能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杨戬静静的听着。
李长青的声音还在继续。
“凡人寿短,且被红尘之气蒙蔽心灵,看不清前路,看不清所求。
他们渴求好的结果,不希望遇到灾祸,有此行径,贫道倒也能理解。
可在贫道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懒惰和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说到这里,李长青声音顿了顿。
杨戬嘴唇动了动,似乎有些欲言又止。
他的些许细微表情自然没能瞒过李长青。
“师侄认为此言不妥?”
杨戬沉默的点了点头。
李长青笑了笑,不以为意。
自顾自的开口解释起了缘由。
“将对错的评判标准交付旁人,渴望由旁人告诉自己该如何行事。
在贫道看来,这本质上其实是一种逃避。
自己不愿意担责,就将决断的权利交到别人手上。
如果招致了不好的结局。
就可以告诉自己,看,他们都说这是对的,
我照着做了,可还是出现了这样的结果,这能怪我吗?”
杨戬听到这里,心里微微一动。
话说到这里,李长青微微叹了口气,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神色略显唏嘘。
“若单以对错而论。
对这天地而言,万物轮回,生死有序,似乎才是对的。
原因在于,天地间的灵气是有限的,长生的修士越来越多,总有一天天地灵气终将消耗一空,这天地也将不堪重负!
可道祖老爷,和道门三教祖师看不到这一点吗,
他们还是传下了道统,
道门众修士,有谁因为这个就放弃自身道途了吗?”
杨戬眼神微微一闪,神情若有所思。
李长青举起茶杯,轻轻咽下一口茶水,看了一眼对面陷入思索的杨戬。
“接下来的话,是贫道游历人间悟道所得。
师侄姑且一听,若能稍解胸中愁苦,也不枉贫道这番口舌了!”
杨戬抬起头来,拱手行了一礼。
“师叔所言大有深意。
杨戬亦心有所悟,这里先行谢过师叔了!”
李长青放下手中茶杯,沉吟片刻后缓缓说道:
“对我等求道之人而言,
所谓对与错,所谓规矩,不过都是外界对你的定义,也是外界赋予你的枷锁。
虽说生灵之自由有其边界,但生灵之心绝不可囚。
求道之人当论因果。
你母亲身受神位,违反天规私配凡人是因。
家破人亡,子女流离就是果。
论述天规对错,论其公正与否没有意义。
她做事之前,心里就该料想到这等结果,有此结局怨不得旁人。
同样,对你杨戬而言。
你也不必去执着于对错,
你该思考的,是你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结果。”
杨戬神色一动,眼睛里闪过一丝莫名光彩。
“师叔的意思是......?”
李长青撇了他一眼,说出来的话振聋发聩。
“以是非对错之念来决断所作所为,非道者当为。
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只要你能担得起后果,还得清因果!”
话音一落,杨戬愣怔当场。
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只要你能担得起后果,还得清其因果......
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只要你能担得起后果,还得清其因果......
李长青的话语一遍遍的在脑海中回荡。
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杨戬只觉振聋发聩。
恰似闪电划过夜空,杨戬只觉胸中迷雾尽去。
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往日的纠结是何等可笑。
是啊!
纠结是非对错有什么意义。
我母亲做错了,我就能眼睁睁的看着她被压在桃山之下受苦吗?
我母亲做错了,我就能看淡父兄惨死吗?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