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怀礼辉的电话

第215章 怀礼辉的电话

怀礼辉脸上挂着中国人特有的、介于谦恭与笃定之间的温和笑意,耐心应对着这些繁杂琐碎的程序流程。+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他微微前倾着身,递上盖好章的运输单时,手指稳健,眼神却偶尔掠过窗口旁悬挂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滚动显示着即将发往中国的国际班列计划。

那代表着家的方向,以及即将到来的、属于团聚与饺子香的仪式感。“铁牛”需要安全穿越这漫长寒冷的西伯利亚“死亡铁路”,最后抵达中国边境。每一步程序的敲定,都像是为归途上的一道闸门加一把牢固的锁。完成一项申请,他便迅速把文件收到腋下那个结实的黑色文件夹里。

傍晚,莫斯科城华灯初上,冰雪覆盖的街道被映成一片朦胧的五彩。

怀礼辉裹着厚厚的羽绒服,站在猎人商行地下层一家长长的柜台前。这里人声鼎沸,混合着烤列巴的麦香、腌黄瓜的酸冽和蜂蜜蛋糕的暖甜气息。

他的脚步在一排排散发着浓郁地域气息的土特产货架前挪动:套娃精致繁复得晃眼,层层旋开像俄罗斯少女羞怯又热烈的心事;

琥珀原石带着波罗的海海水的蔚蓝,被时光凝固成晶莹剔透的树脂泪滴;沉甸甸的大块炼乳状巧克力堆叠成砖墙;

色泽纯正腥气浓烈的棕红色鱼子酱在玻璃柜里冰冷闪烁着诱惑;

带着松杉清冽气息、印着繁复教堂花纹的上好椴木盒伏特加,瓶身在冷光下折射着诱人的淡蓝……

他在不同的柜台前流连驻足,像一个在记忆宫殿中穿行的游魂。+w^o\s*y!w..′c-o¢m+

眼前掠过祖母布满褶皱、温暖如初的笑容——那是一盒散发着麦芽甜蜜味道的传统方块状蜂蜜姜饼;

父亲那双常年握笔、骨节分明的手——一款古朴沉实的铜制复古墨水台;

母亲永远絮叨着需要暖和围巾的话语——一条铺展开如红场晚霞、羊毛柔厚触感温暖的纯色大披肩;

妹妹清脆雀跃的笑声仿佛在耳畔响起——一顶缀着雪绒球、毛茸茸可爱的兔毛帽子……

每一件礼物被精心选出,放入购物车时,都如同将一缕从俄罗斯冰原采撷回的奇异暖意小心包裹好。

“麻烦,每样都帮我包得再细致些。”怀礼辉对笑容甜美、脸颊冻得红扑扑的女售货员轻声说,“要坐很久的火车呢。”

然而,一种微妙的忧虑如同西伯利亚原野上悄然升起的薄雾,在怀礼辉忙碌间隙悄然盘旋缭绕。

这份忧虑的中心,是一个有着如贝加尔湖初春冰面般眼睛的金发德国姑娘——克劳迪娅。\e,z′暁.说\网· ¨首~发?

当他在拥挤的地铁里被挤得东倒西歪,或者在一家家特产店铺中精挑细选时,他眼角的余光总是不由自主地扫过身后拥挤喧嚣的人群。

那抹跳跃的金色或者那种特有的、混合着青春果香气与皮革气息的香水味道并未出现,这非但不能带来丝毫轻松,反而让那个念头愈发清晰而灼热:回国的日期正一天天、一分分,不可阻挡地走近!

终于在一次从火车站成功为爱车拿到重要通行单据后,怀礼辉并未立即赶回弥漫着机油和松节油混合味道的厂房。

他拖着疲惫但轻快了一点的脚步,刻意穿过几条安静、积雪更深的小街,找到一个僻静的公用电话亭。亭子罩满了新落下的雪沫,内部狭小冰冷。

他哈出一团团浓重的白气,拨通了那串越洋而来的数字。听筒里传来漫长而单调的等待音,如同横亘在欧亚大陆上空冰冷电线里凝固的电波。

终于,“hallo?”一个带着德国北部地区特有冷静质地的年轻男性声音隔着遥远的距离传来,略微有些失真。

“弗雷德里克?”怀礼辉用英语清晰地问道,语调是他少有的郑重其事,“是我,怀礼辉。”

遥远的柏林某处舒适的办公室内,弗雷德里克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挺首了背。

窗外是典型的欧洲冬日灰蒙蒙的天空。对于这个来自中国、且与自己那被宠坏了的妹妹关系微妙的俱乐部股东之一,他自然抱有格外的关注。“怀先生?最近有时间了吗?我很怀念我们上一次关于古典战役的推演。”

怀礼辉的声音通过听筒传来,带着莫斯科冬日凛冽的空气感:“有件事想跟你沟通一下。我们俱乐部即将迎来长达一个半月的假期,时间就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前。”他顿了顿,让关键的信息清晰地传递过去,“我了解到克劳迪娅今年非常期待

能与自己的家人共度圣诞之后的重聚,尤其是她的嫂子和小侄儿卢卡斯。”

这话半真半假,克劳迪娅想的是东方的新年。怀礼辉巧妙地将“思乡”这个最强大且无法辩驳的理由嵌入了字里行间。“我们这里工作即将收尾,正是空档期。索菲亚也说过,这段时间处理完‘战利品’的初步整理,就没什么需要克劳迪娅驻守的事情了。”

“战利品”几个字他咬得很轻也很郑重,“难得有如此充裕的时间,何不来莫斯科看看?也顺带接克劳迪娅回柏林?你们兄妹许久不见,这里,”怀礼辉的声音听起来无比诚恳踏实,“也正好有她最熟悉的环境。” 最后一句话,巧妙地给事情抹上了一层合理的暖光。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传来轻微的背景纸张翻动声,显然弗雷德里克在快速回忆和盘算。

妹妹上次提到这个小侄子卢卡斯,确实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这个中国人不仅提供了时间点上的便利(一个半月的长假期),更强调了妹妹的“思家”,甚至暗示这里有她在俱乐部工作的“责任衔接”(索菲亚)。

理由充分得几乎无懈可击,仿佛拒绝才是不近人情。

“一个半月……” 弗雷德里克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原本严谨的德国口音此刻听起来有种如释重负的欣然,“这很宽裕,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团聚机会。” 纸张翻动的声音停了,“那么,怀先生,我会尽快处理这边的事务,预定飞往莫斯科的时间。” 一丝极淡的打趣意味隐隐传来,“毕竟,我也很想念我那活力过于充沛的妹妹了。”

寒风卷过莫斯科近郊空旷的“猫熊与北极熊探险俱乐部”基地外的道路,卷起干燥的雪粉打在冰冷的车窗上。

怀礼辉驾驶着他的“铁牛”,正平稳地驶向通往阿列克谢废旧钢铁厂的主干道。

今天是俱乐部正式放假前的最后一刻。车内暖气很足。李宏窝在副驾驶那张包裹性极强的真皮座椅里,头歪向车窗玻璃一侧,发出轻微的鼾声,连日忙碌的疲惫和即将归家的放松,让他在发动机平稳的低鸣中沉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