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之巅抱着脚走路
第35章 出发(三)
小
大
按照漆德玮提议,詹谷堂回到商城南乡,还真的组织人员,在穿石庙山洞里,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十来人,得知刘方和吴毅是周维炯安插在李老末李四虎那里的同志,也喊来了。
会上,就漆德玮所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言,展开了讨论。
也是,这是策略问题,我考虑不太成熟,詹谷堂说,这样,目前虽不能要命,但先记着。我知道,他们由民团保着,一时动不了。为了安全起见,你们行动时都蒙着脸,防止认出来。弄来的枪支弹药一律归农会,由农会分配,多余的藏起来,以后再说。至于钱财,一部分留党费,交上级,一部分留开支,拿出大部救济那些贫苦百姓,特别是那些被杀害的农协主席以及成员,要对他们的家属子女关照,对于孩子,我们有义务领养过来。我听说,吴家店农协主席杨三木,被土匪杀害,实际上就是官府勾结土匪干的,但是,你说咋办?也不是给我们的同志报仇的时候。但是,他们家属以及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有些已经出去要饭,还有的活活饿死在路上,十分寒心。此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杨三木的儿子,叫杨克定吧,让他三爹抚养,他三爹也是农协主席,对这孩子多加照顾,按照我们党的政策进行抚恤,并把他吸收到儿童团里,你们说,这样行吗?
这样做,太好了,也不会让那些跟着我们闹革命的人心冷,吴毅说,只是,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李鹤鸣到处找都找不到我们,我们自己暴露出来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你这担心得很对,但是,你考虑过没有,我们革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詹谷堂说,在商城,有四届县委书记都被他们杀害了,大多数党员藏的藏逃的逃,有些还变节了,投降李鹤鸣,为啥呢?这不是说,我们的事业不行了吗?如果我们没有行动,没有作为,那么,谁还跟我们走?去年,发展党员是很迅速的,可是,今年呢,到现在,有一个人积极要求入党吗?
我赞成詹谷堂主席的意见,刘方说,最起码,我们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的党十分顽强,是不会被白色恐怖吓倒的,也不会被目前的困难挡住的,我们还要前进,还要奋斗;另外,我们也给那些观望等待的农民兄弟以希望。白沙咀的陈打铁,去年,由农会协调,购买地主家三亩良田,还没有种一年,今年下半年,又无偿还给了大地主。暗地里接触,陈打铁说,他们家的小炮队到俺家放出话来,说我们就是gf,是抢了他家的田地,到一定时候不归还,是要反攻倒算的。你说,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是命重要,还是田重要呢?
哎,也是的,李梯云说,我补充几句:一是我是支部书记,完全赞成詹主席的意见;二是有些行动要讲究策略,总体上要团结,要注意保密,行动上要防止被发现,再者,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防止我们内部的叛徒,这是最危险的;三是有些事情处理,不要留蛛丝马迹,特别是枪子弹药,这些东西很敏感,抢来了,没有力量的情况下,一定要藏好,有地道的藏在地道里。王有福,你们知道吧,他把农协的三条枪都藏在大树窟窿里,杨晋阶要,他说都砸了,烧了,就是铁东西,我都打成锄头了。杨晋阶不死心,派人收,在他家挖了一尺多深都没有找到,逮捕入狱,詹主席利用关系把他捞出来,他十分感激,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同志了。
他加入我们的组织?吴毅说,这,我就放心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暗地里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听从党的,到一定时候,开展反击,为死难的兄弟报仇雪恨。
姨夫,还是你想得周到,李梯云说,你讲的,很鼓舞人心,我听了都热血沸腾,只不过像漆德坤、吴守亮等,这些同志,不知道他们在哪儿?
你去找一个人。
谁?
周维炯。
他回来了?
回来了,在丁家埠民团。
他在民团?
嗯。听说还是老漆家说的话儿。我有些不明白,漆杨两家为了利益,明争暗斗,如同水火,咋回事儿?
你可能不知道,漆树仁与杨晋阶是同学。漆家办教育时,经漆树仁介绍,杨晋阶到明德学校管内务,虽没教过周维炯,但从这点说也算周维炯的半个老师。再说了,漆先涛也说话了,漆先涛的威望,你也是知道的。
既然漆先涛也说话了,那么,漆树仁咋又出头呢?
杨晋阶这个人很势力,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杨晋阶又是个爱面子的人,我听说,漆先涛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杨晋阶看了,没回绝,但是,也没有答应,可以说直接无视,也就把信放在案头。副团总吴成格知道此事后,联想到自己姑父也写过推荐信,咋回事儿?搞不懂,就问张瑞生,张瑞生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像这样的事情,多了也不好,不利于姐夫的威信。
张瑞生看吴成格不太明白,又说,姐夫的意思你能不知道,那封信写得不太客气,里面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好像命令似的,要是办了,传到社会,恐怕会有人说我杨晋阶就是个孬种;不办呢,无外乎得罪漆先涛一个人,于是,就犹豫,所以放在那里,不置可否。哎,这里就不能说详细了,你自己体会吧。
吴成格知道后,不知道咋传到漆树仁耳朵去了,于是,漆树仁亲自登门拜访,到了杨府,见到杨晋阶说,先涛大哥行动不便,卧床多日了,不能亲自来府上,还请杨区长见谅。至于那封信,也是师爷代笔,你可以看看,笔迹都不是大哥的。说过,奉上二百块大洋说,大哥害怕师爷办事不踏实,让我代替他来一趟,这点小意思,算请你喝杯酒了。
哦,原来如此,这般说,也算合理,是杨晋阶的为人。
再说了,漆树仁与漆树贵不同,漆树贵是个官迷。漆树仁风雅,很像他大哥漆先涛,对当官毫无兴趣,跟杨晋阶又没利益冲突,有的是同学情谊,所以,漆树仁的面子,杨晋阶还是要给的。
梯云呀,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杨晋阶为何卖这个面子?因为张瑞生不懂军事,虽说会玩手腕,能控制人,但在非常时期,就是短腿,詹谷堂不想他们再往下说,于是说,那个副队长吴成格是王继亚的人,家庭富裕,很有势力,杨晋阶能信任?所以嘛,知道周维炯上过军校,又讲义气,在他眼里,又是个孩蛋子,想拉拢。
那我去找他,李梯云说,不是很危险?
要是被拉拢过去了,是有些危险,刘方也说。
咋知道呢?吴毅说,我们这是开会,都是猜测,有可能不准确。
分析,李梯云说,现在经常拉练,主要在关帝庙。那地方有个岗地,是荒坡,空着,是拉练的好场所。周维炯去后,也没与之联系过,听说,他还很认真,看似出于真心,想给杨晋阶训练出一支过硬队伍,取得杨晋阶信任。
是很信任,民团里都叫他“炯爷”,不知道杨晋阶待他啥样?
这个事情,不能多计较,詹谷堂说,这孩子,我是他老师,知道。此人有那么一点狭义心肠,于是虽说好冲动,但是,也都在他的理念范围内,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别说喊他炯爷,就是喊他太爷爷,他也不干。
做事情挺有原则的,吴毅说。
也正因此,对于周维炯到丁家埠民团的经过,有各种版本,但是,都还是围绕着他的人脉,还有就是围绕着他的性格,也就是这个“炯爷”来的,李梯云说,不管咋样,维炯跟我在笔架山学习过,也算了解,我估计,杨晋阶就是冲着周维炯这个调调,对周维炯放心了,才让他到自己的民团的。
这也算信任?刘方问。
嗯,应该是吧,李梯云说,这个情况,也为周维炯的身份做了很好的掩护。
詹谷堂吃惊,心想,本来想把他与漆德玮的谈话说出来的,瞅一瞅,这里人多,又是关键时刻,觉得不妥,同时,刚才李梯云暴露周维炯的身份,他也觉得不妥,因为周维炯毕竟深入虎穴,万一走风了,还得了?于是笑着说,对周维炯,你们别觊觎多大希望,说个不客气话,我为何始终没有说什么,是因为我当过他的老师,知道此人为人,说到底,亦正亦邪,不太靠谱,要不,为何咋都叫他“炯爷”呢?这个外号,就是打抱不平的那些江湖人士的称呼,所以说,他是不是党员,在座的,谁敢肯定?都不敢肯定吧。我在这里说一下:一是不要去试探,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别找他,二是我们对他还处在观察阶段,别去诱导他。对此,要用“三不”眼光对待此人,即不议论,不招惹,不用党员的标准对待他。为何要这样?我不说其他,退一步讲,要是坏人,也就是敌人派到“边界”试探我们的,那损失,可就大了。
会上,就漆德玮所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发言,展开了讨论。
也是,这是策略问题,我考虑不太成熟,詹谷堂说,这样,目前虽不能要命,但先记着。我知道,他们由民团保着,一时动不了。为了安全起见,你们行动时都蒙着脸,防止认出来。弄来的枪支弹药一律归农会,由农会分配,多余的藏起来,以后再说。至于钱财,一部分留党费,交上级,一部分留开支,拿出大部救济那些贫苦百姓,特别是那些被杀害的农协主席以及成员,要对他们的家属子女关照,对于孩子,我们有义务领养过来。我听说,吴家店农协主席杨三木,被土匪杀害,实际上就是官府勾结土匪干的,但是,你说咋办?也不是给我们的同志报仇的时候。但是,他们家属以及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有些已经出去要饭,还有的活活饿死在路上,十分寒心。此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杨三木的儿子,叫杨克定吧,让他三爹抚养,他三爹也是农协主席,对这孩子多加照顾,按照我们党的政策进行抚恤,并把他吸收到儿童团里,你们说,这样行吗?
这样做,太好了,也不会让那些跟着我们闹革命的人心冷,吴毅说,只是,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李鹤鸣到处找都找不到我们,我们自己暴露出来了,这不是不打自招吗?
你这担心得很对,但是,你考虑过没有,我们革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呀,詹谷堂说,在商城,有四届县委书记都被他们杀害了,大多数党员藏的藏逃的逃,有些还变节了,投降李鹤鸣,为啥呢?这不是说,我们的事业不行了吗?如果我们没有行动,没有作为,那么,谁还跟我们走?去年,发展党员是很迅速的,可是,今年呢,到现在,有一个人积极要求入党吗?
我赞成詹谷堂主席的意见,刘方说,最起码,我们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的党十分顽强,是不会被白色恐怖吓倒的,也不会被目前的困难挡住的,我们还要前进,还要奋斗;另外,我们也给那些观望等待的农民兄弟以希望。白沙咀的陈打铁,去年,由农会协调,购买地主家三亩良田,还没有种一年,今年下半年,又无偿还给了大地主。暗地里接触,陈打铁说,他们家的小炮队到俺家放出话来,说我们就是gf,是抢了他家的田地,到一定时候不归还,是要反攻倒算的。你说,都说到这个地步了,是命重要,还是田重要呢?
哎,也是的,李梯云说,我补充几句:一是我是支部书记,完全赞成詹主席的意见;二是有些行动要讲究策略,总体上要团结,要注意保密,行动上要防止被发现,再者,在这个时候,一定要防止我们内部的叛徒,这是最危险的;三是有些事情处理,不要留蛛丝马迹,特别是枪子弹药,这些东西很敏感,抢来了,没有力量的情况下,一定要藏好,有地道的藏在地道里。王有福,你们知道吧,他把农协的三条枪都藏在大树窟窿里,杨晋阶要,他说都砸了,烧了,就是铁东西,我都打成锄头了。杨晋阶不死心,派人收,在他家挖了一尺多深都没有找到,逮捕入狱,詹主席利用关系把他捞出来,他十分感激,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同志了。
他加入我们的组织?吴毅说,这,我就放心了,有了这些东西,我们暗地里招兵买马,壮大实力,听从党的,到一定时候,开展反击,为死难的兄弟报仇雪恨。
姨夫,还是你想得周到,李梯云说,你讲的,很鼓舞人心,我听了都热血沸腾,只不过像漆德坤、吴守亮等,这些同志,不知道他们在哪儿?
你去找一个人。
谁?
周维炯。
他回来了?
回来了,在丁家埠民团。
他在民团?
嗯。听说还是老漆家说的话儿。我有些不明白,漆杨两家为了利益,明争暗斗,如同水火,咋回事儿?
你可能不知道,漆树仁与杨晋阶是同学。漆家办教育时,经漆树仁介绍,杨晋阶到明德学校管内务,虽没教过周维炯,但从这点说也算周维炯的半个老师。再说了,漆先涛也说话了,漆先涛的威望,你也是知道的。
既然漆先涛也说话了,那么,漆树仁咋又出头呢?
杨晋阶这个人很势力,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杨晋阶又是个爱面子的人,我听说,漆先涛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杨晋阶看了,没回绝,但是,也没有答应,可以说直接无视,也就把信放在案头。副团总吴成格知道此事后,联想到自己姑父也写过推荐信,咋回事儿?搞不懂,就问张瑞生,张瑞生说,我知道你的意思,但是,像这样的事情,多了也不好,不利于姐夫的威信。
张瑞生看吴成格不太明白,又说,姐夫的意思你能不知道,那封信写得不太客气,里面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好像命令似的,要是办了,传到社会,恐怕会有人说我杨晋阶就是个孬种;不办呢,无外乎得罪漆先涛一个人,于是,就犹豫,所以放在那里,不置可否。哎,这里就不能说详细了,你自己体会吧。
吴成格知道后,不知道咋传到漆树仁耳朵去了,于是,漆树仁亲自登门拜访,到了杨府,见到杨晋阶说,先涛大哥行动不便,卧床多日了,不能亲自来府上,还请杨区长见谅。至于那封信,也是师爷代笔,你可以看看,笔迹都不是大哥的。说过,奉上二百块大洋说,大哥害怕师爷办事不踏实,让我代替他来一趟,这点小意思,算请你喝杯酒了。
哦,原来如此,这般说,也算合理,是杨晋阶的为人。
再说了,漆树仁与漆树贵不同,漆树贵是个官迷。漆树仁风雅,很像他大哥漆先涛,对当官毫无兴趣,跟杨晋阶又没利益冲突,有的是同学情谊,所以,漆树仁的面子,杨晋阶还是要给的。
梯云呀,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杨晋阶为何卖这个面子?因为张瑞生不懂军事,虽说会玩手腕,能控制人,但在非常时期,就是短腿,詹谷堂不想他们再往下说,于是说,那个副队长吴成格是王继亚的人,家庭富裕,很有势力,杨晋阶能信任?所以嘛,知道周维炯上过军校,又讲义气,在他眼里,又是个孩蛋子,想拉拢。
那我去找他,李梯云说,不是很危险?
要是被拉拢过去了,是有些危险,刘方也说。
咋知道呢?吴毅说,我们这是开会,都是猜测,有可能不准确。
分析,李梯云说,现在经常拉练,主要在关帝庙。那地方有个岗地,是荒坡,空着,是拉练的好场所。周维炯去后,也没与之联系过,听说,他还很认真,看似出于真心,想给杨晋阶训练出一支过硬队伍,取得杨晋阶信任。
是很信任,民团里都叫他“炯爷”,不知道杨晋阶待他啥样?
这个事情,不能多计较,詹谷堂说,这孩子,我是他老师,知道。此人有那么一点狭义心肠,于是虽说好冲动,但是,也都在他的理念范围内,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别说喊他炯爷,就是喊他太爷爷,他也不干。
做事情挺有原则的,吴毅说。
也正因此,对于周维炯到丁家埠民团的经过,有各种版本,但是,都还是围绕着他的人脉,还有就是围绕着他的性格,也就是这个“炯爷”来的,李梯云说,不管咋样,维炯跟我在笔架山学习过,也算了解,我估计,杨晋阶就是冲着周维炯这个调调,对周维炯放心了,才让他到自己的民团的。
这也算信任?刘方问。
嗯,应该是吧,李梯云说,这个情况,也为周维炯的身份做了很好的掩护。
詹谷堂吃惊,心想,本来想把他与漆德玮的谈话说出来的,瞅一瞅,这里人多,又是关键时刻,觉得不妥,同时,刚才李梯云暴露周维炯的身份,他也觉得不妥,因为周维炯毕竟深入虎穴,万一走风了,还得了?于是笑着说,对周维炯,你们别觊觎多大希望,说个不客气话,我为何始终没有说什么,是因为我当过他的老师,知道此人为人,说到底,亦正亦邪,不太靠谱,要不,为何咋都叫他“炯爷”呢?这个外号,就是打抱不平的那些江湖人士的称呼,所以说,他是不是党员,在座的,谁敢肯定?都不敢肯定吧。我在这里说一下:一是不要去试探,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别找他,二是我们对他还处在观察阶段,别去诱导他。对此,要用“三不”眼光对待此人,即不议论,不招惹,不用党员的标准对待他。为何要这样?我不说其他,退一步讲,要是坏人,也就是敌人派到“边界”试探我们的,那损失,可就大了。